很久以前,镇上有一个王员外,祖上世代经商,虽然富甲一方,但苦于家族成员毫无功名。王员外长子王直,天资聪颖,三岁识文断字,六岁背诵四书五经,十岁就能吟诗作对。转眼已经刚满20岁,刚好成年,正值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即将举行,全家都对他寄予厚望。
王员外不惜花费重金,遍访名师,以求为王直辅导文章,期待王直此次科举榜上有名。
王直母亲周氏,听说本地有位李夫子,曾经中过秀才,能写一手精妙绝伦的八股文章而闻名于世。周氏和王员外一商议,考虑聘请李夫子为王直辅导文章。
周氏知晓文人大多喜好品茶,便精心挑选了一份茶叶送给夫子。茶叶由著名的百福茶庄制成,里面放置这4包极品名茶。西湖龙井,武夷水仙,洞庭碧螺春,武夷大红袍。虽然茶叶看似普通,但百福茶庄声名远播,所制茶叶都是珍稀极品,只需泡上几片茶叶,片刻就茶香满屋,香气诱人。
次日,王员外在周氏的指引下,带着王直一起去拜访李夫子。李夫子看到富甲一方的王员外来访,自是不敢怠慢,便让门童把众人请进门。
双方互相寒暄几句,便开始说明来意。王员外直接说道:“李夫子才识渊博,所写文章都是精美绝伦,妙不可言,尤其精通八股文章。犬子王直即将面临科举考试,不知能否拜您为师,悉心教诲一番呢。”
李夫子听完,顿时语塞,面露难色,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王员外似乎秒懂,往后招手,下人立马拿出一个托盘,揭开上面的红布一看,里面放着黄澄澄的10根金条,明亮的色泽十分亮眼,对任何人而言,似乎都有十足的诱惑力。另外一个下人拿出茶叶礼盒,礼盒由珍稀的沉香木材制成,上面镌刻着亮眼的百福茶庄四个大字,明眼人一看便知价值不菲,茶叶价值更是堪比黄金。”
李夫子定睛一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来没收到这么贵重的礼品。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故作疑惑说:“王员外拿出这么贵重的礼品,是什么意思呢?”
王员外解释道:“听闻李夫子喜欢品茶,家人就从茶庄精心挑选一份茶叶送给您呢,小小心意,还望笑纳。至于托盘之物,是犬子的学费,李夫子才高八斗,如果能教导犬子,一定不能推辞呢。”
李夫子捋了捋胡须,欲拒还迎地说到:“我本来不再收徒教人,看着贵公子如此好学,员外您又盛情相邀,我就破例一次,我一定将所有才学倾囊相授。”
双方一拍即合,王直每天准时来到李夫子的学堂学习文章。
日复一日,转眼已经过了半年。王直每天在李夫子教导下耳濡目染,勤写苦练,总算到了科举考试的那天。王直走进考场,坐在狭窄的考场位置上,三面被墙围上,正面对着来回走动的考官,气氛不由地让人紧张起来。王直拿到考卷,看到考卷上的题目,王直思考片刻,似乎可以套用李夫子平时教导的方式写作。王直瞬间文思如泉涌,写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完成了一篇佳作。王直似乎感觉速度过快,又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安心交卷。
科举考试之后,王员外一家人陷入焦急地等待之中。他们相信,凭借着王直的天资聪颖,和李夫子的名师教导,这次王直一定能金榜题名,连中举后的鞭炮和喜宴请柬都准备好了。
煎熬的等待总算结束,放榜的一天,王员外和王直早早来到张贴榜单的地方。
终于等到官差们把榜单贴出,王直定睛一看,前面几名都没有王直的名字,顺着榜单惶惶地往下找,看到最后一行,始终找不到,看来是落榜无疑啊。王直无比失落,他对父亲说:“父亲,我这次名落孙山,看来是没有中举的命哦。”
王员外安慰到:“胡说!一次挫折算不了什么,大不了回家继承家业,也能吃穿不愁;但是希望你能中个举人,这是家族的心愿呢,我相信你下次再努努力,一定能金榜题名呢。”王直点点头,似乎底气不足。
消息不久传到李夫子的耳朵里,李夫子和王员外感慨到:“本料想王直这次十有八九能高中,哪知竟然落榜了,可能是发挥失常了,如果有信心,下次好好发挥一定能榜上有名的。”王员外连连点头,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周氏看到儿子郁郁寡欢,考虑到儿子已经成年,想着把他终身大事先安定下来,也可以让王直重拾信心,更有责任感。周氏开始找寻合适的闺中女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