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柯南路过,但完美错过!

换源:

  或者说,只看你所创造的“结果”,能为他个人,带来多大的“价值”。

贝尔摩德为他带来了他喜欢的艺术品,于是她得到了赞赏。

夏布利为他带来了可以用来管理收藏品的AI技术,于是他得到了重用。

这个标准,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直接,也如此的功利。

一种无形的,却又无比沉重的竞争氛围,开始在组织的高层之间,迅速地蔓延开来。

每个人都像是一只被无形鞭子抽打着的陀螺,不得不开始疯狂地旋转。

他们都害怕。

害怕自己,如果不能持续地,为先生创造出新的,让他感兴趣的“价值”,那么自己很快就会被取代。

被那些更年轻,更聪明,也更懂得“投其所好”的新人所取代。

就像夏布利,取代了那些只知道墨守成规的老人一样。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不被新人或其他同僚比下去。

一个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疯狂的,“内卷”时代,就在这种无声的压力之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组织这台原本就在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在这一刻,仿佛被注入了最猛烈的兴奋剂,开始以一种近乎于自燃的,狂热的速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加恐怖的运转。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内卷”浪潮中,反应最直接,也最激烈的,无疑是琴酒。

他是一个纯粹的行动派,一个信奉暴力和恐惧的刽子手。

对他来说,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只有一个。

那就是,杀戮。

用最高效,最血腥,也最具威慑力的杀戮,来向先生,向整个组织证明,他,琴酒,才是维持这个黑暗帝国统治的,最坚实的根基。

贝尔摩德的优雅?夏布利的技术?

在他看来,那都是些华而不实,上不了台面的小把戏。

只有恐惧,才是最真实的。

只有死亡,才是最平等的。

眼看着夏布利这个技术宅,都快要爬到自己的头上来了,琴酒的内心,充满了被挑战的愤怒和急躁。

他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立刻,拿出更亮眼的“成绩”。

于是,他为自己,也为他直属的行动小组,设立了一个极其严苛,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人性的,“月度清除指标”。

他要求自己和伏特加、基安蒂、科恩等人,每个月,必须至少清除三名,对组织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高价值目标。

这个指标,与以往的行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往,组织的清除行动,大多是“被动反应”。

比如,发现了叛徒,才去追杀。

比如,收到了卧底的情报,才去清理。

而现在,琴酒将这种模式,彻底地,转变成了“主动预防”。

他不再等待威胁的出现。

他要主动地,去寻找威胁,然后,在威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将其连根拔起。

他的目标范围,被无限地扩大了。

那些与FBI、CIA等敌对机构,有过任何形式接触的外部协力者,无论其地位高低,都是他的目标。

那些掌握了组织秘密,但目前还没有表现出背叛迹象的,不稳定的内部成员,也是他的目标。

甚至,那些在商业或政治领域,试图挑战组织权威,或者与组织产生利益冲突的外部势力,同样,也是他的目标。

琴酒的眼中,燃烧着近乎疯狂的火焰。

他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浇灌自己的功勋。

他要用堆积如山的尸体,来铺就自己通往先生心中,“第一功臣”宝座的道路。

他变得比以前,更加的忙碌,也更加的冷酷。

他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中飞行。

今天在罗马,解决一个向国际刑警组织泄密的黑手党头目。

明天在曼谷,端掉一个为CIA提供中转站的毒枭据点。

后天又飞回东京,去“拜访”一个与日本公安走得太近的政客。

他的保时捷356A,成了他移动的办公室和军火库。

他的黑色风衣上,永远都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和血腥的味道。

而他最忠实的搭档,伏特加,则在他的这种高压之下,苦不堪言。

伏特加感觉,自己大哥最近,就像是吃错了药一样。

以前,虽然也忙,但至少还有喘息的时间。

现在,他感觉自己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飞机上,或者车里,为大哥准备下一次行动的资料,检查武器,规划路线。

他连做梦,都在背诵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关于下一个目标的人物背景,和行动计划。

他不止一次,在睡梦中,因为背错了某个目标的血型,而被大哥那冰冷的眼神惊醒。

他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可能就要成为,组织里第一个,因为“过劳死”而牺牲的干部了。

但他不敢有任何怨言。

因为他能清晰地,从大哥那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的绿色眼眸中,看到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燃烧的,名为“竞争”的火焰。

他知道,大哥,是在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耀而战。

而他,作为大哥最忠实的追随者,唯一能做的,就是舍命陪君子。

贝尔摩德坐在纽约第五大道的一家高级咖啡馆里,慢条斯理地,用一把小巧的银勺,搅动着杯中的卡布奇诺。

她看着窗外,那些行色匆匆的,衣着光鲜的精英人士,嘴角勾起一抹充满了不屑的,淡淡的微笑。

对于琴酒最近那如同疯狗般的,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咬人”的行为,她当然一清二楚。

组织内部的情报,对她而言,是完全开放的。

她看着琴酒提交上来的一份又一份,充满了血腥味的“结果报告”,只是嗤之以鼻。

在她看来,琴酒这种纯粹依靠暴力和杀戮的手段,来博取先生关注的方式,实在是太低级,太粗暴,也太没有想象力了。

那是最低级的竞争方式。

就像两只原始的野兽,在用撕咬和咆哮,来争夺领地。

而她,贝尔摩德,是一个艺术家。

她要用更优雅,更智慧,也更高级的方式,来赢得这场“内卷”竞赛。

她选择了一条,与琴酒截然不同的,全新的赛道。

渗透,并控制,上层社会。

过去,她虽然也经常利用自己的身份和魅力,游走于上流社会,但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比如窃取某份情报,或者策反某个人。

那些都是“点”的突破。

而现在,她要做的,是“面”的覆盖。

她利用自己好莱坞女星“克丽丝·温亚德”的身份,以及她背后所代表的,组织的庞大资源,开始在日本的演艺圈和商界,编织一张巨大而又无形的人脉网络。

她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去窃取某个人的情报,或者某个公司的金钱。

她的目标,是要控制那些,在各个领域里,拥有话语权的关键人物。

她投资了日本最大的几家娱乐经纪公司,通过控股的方式,将那些当红的偶像明星,和手眼通天的金牌制作人,都变成了自己的“朋友”。

她利用这些“朋友”,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日本社会的舆论导向。

她可以让某个政客的丑闻,通过电视剧的剧情,被暗示出来,让其身败名裂。

她也可以让某个组织想要扶持的新兴产业,通过铺天盖地的综艺节目和广告,变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她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在日本的商界,组建了一个极其私密的,名为“千面”的高端俱乐部。

能够加入这个俱乐部的,都是日本最顶级的,银行家,企业家,和财阀的继承人。

在这个俱乐部里,她为他们提供最顶级的享受,最私密的信息,以及,来自组织的,最强大的“庇护”。

作为交换,这些掌控着日本经济命脉的人,都将成为她手中,最听话的提线木偶。

她要让组织的力量,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黑暗的,地下的角落。

她要让组织的力量,以一种无形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延伸到阳光之下。

延伸到国会的议事厅,延伸到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延伸到每一个普通人,每天观看的电视屏幕上。

她要让组织,成为能够真正左右这个国家命运的,幕后的黑手。

这,才是她认为,能够配得上先生那深不可测的格局的,“高级玩法”。

她相信,当先生看到,自己不仅能为他取来他想要的任何东西,更能将一整个国家,都变成他的后花园时。

先生一定会明白,谁,才是他最不可或-缺的,那个女人。

朗姆,依旧是那个,最沉得住气的人。

他就像一个经验最丰富的棋手,冷眼旁观着琴酒和贝尔摩德,在棋盘上,激烈地冲杀和布局。

他没有急于下场,参与这场看似热闹的“内卷”。

因为他知道,无论是琴酒的暴力,还是贝尔摩德的渗透,都需要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支撑。

那就是,情报。

没有精准的情报,琴酒的暗杀,就如同无头的苍蝇。

没有深入的情报,贝尔摩德的策反,就如同空中楼阁。

他,朗姆,掌控着这个组织,最根本的命脉。

他要做的,不是去和他们争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是要继续,专注于他的情报领域,将自己的优势,扩大到极致。

他正式启动了,那个已经在他脑海中,构思了许久的,代号为“乌鸦之眼”的,全球情报监控计划。

这个计划的野心,庞大到令人恐惧。

其最终的目标,是利用组织现有的,遍布全球的资源,以及夏布利带来的,那些革命性的新技术。

将组织的情报触角,像乌鸦的眼睛一样,延伸到这个星球上,每一个有价值的,阴暗的,或者光明的角落。

他下令,在全球范围内,收购了数十家,看似毫不相关的,中小型的数据服务公司和网络安全公司。

这些公司,将成为“乌鸦之眼”计划的,一个个前哨站和数据节点。

他利用夏布利开发的AI程序,开始对全球互联网上,所有公开的,和半公开的信息,进行无差别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抓取和分析。

从华尔街的每一笔股票交易数据,到某个非洲小国政坛的权力更迭。

从五角大楼最新公布的军事科技动态,到某个敌对情报机构探员,在社交媒体上,无意中泄露的,一张度假照片。

所有的一切,都将被纳入“乌鸦之眼”的监控范围。

他甚至,还启动了一个更加疯狂的,子计划。

他让夏布利,带领着他的技术团队,开发一种能够悄无声息地,植入到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机和电脑操作系统底层的,“后门程序”。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就意味着,全世界数十亿人的私人信息,他们的通话,他们的邮件,他们的位置,都将对组织,单方面透明。

朗姆要为先生,为他自己,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上帝视角。

他坚信,在未来的竞争中,在与FBI、CIA这些庞大国家机器的对抗中。

谁掌握了最全面,最及时的信息,谁,就掌握了一切。

他不需要去和琴酒争功,也不需要去和贝尔摩德斗艳。

他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将这张名为“乌鸦之眼”的大网,编织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

直到有一天,这张网,能够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

到那时,他相信,先生自然会明白,谁,才是这个组织,真正的,不可动摇的,基石。

陈闲对组织高层之间,这场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疯狂的竞赛,一无所知。

他也不知道,他的三个最得力的下属,正在为了“讨好”他,而将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他最近,又有了新的烦恼。

一个非常“高级”的烦恼。

随着他的玫瑰园工程,在全球顶级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进展神速。

他每天都能收到,关于又找到了某种珍稀玫瑰品种,或者又攻克了某个培育难题的好消息。

他的心情,一直都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然而,在物质生活和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之后。

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加挑剔的境界。

他觉得,古堡里那个,由他亲自下令,配备了顶级音响的私人音乐厅,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

音响的效果,虽然在普通人听来,已经是天籁之别。

但对于他这个,每天都用最顶级的古典音乐,来熏陶自己耳朵的人来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