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人才争夺战

换源:

  【叮——】

系统提示音在凌晨三点十七分炸响,陶哲猛地从实验台前抬起头,屏幕上的红色警告不断闪烁:

【检测到三名核心工程师访问异常链接,疑似收到境外招聘邀请函。】

他抓起手机,手指飞快滑动,打开内部权限监控面板。果然,三份辞职信的草稿正在待发送队列里躺着,时间戳显示最近的那封只差两分钟就要发出。

“林雪晴!”陶哲直接吼出声。

玻璃门被推开,林雪晴披着外套冲进来,眼神凌厉:“我刚查过邮箱,他们三个都收到了来自加州某科技公司的offer,年薪是我们这边的五倍。”

陶哲咬牙:“通知周教授,启动心理干预预案。我来查源头。”

他调出系统“科研成果监测”功能,输入权限ID和项目编号,几秒后,一串访问日志弹出来:三人近期频繁访问某国外企业官网,下载了多份技术文档和招聘手册,甚至还有薪资对比表。

“真敢干。”陶哲冷笑一声,立刻联系林雪晴,“封锁他们的数据访问权限,同时把离职流程冻结。”

林雪晴点头,转身离开。

陶哲盯着屏幕,忽然发现其中一封未发送的邮件草稿里,赫然写着一个名字:

**詹姆斯·霍克**

他瞳孔一缩,但没有深究,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团队,防止人才流失引发连锁反应。

-

陶哲坐在高铁上,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灯火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

他正赶往波士顿,目标是材料学专家沈知行。

对方是国内顶尖高校出身,后来赴美深造,如今已是MIT材料系终身教授,研究方向正好与当前光刻胶项目的瓶颈高度相关。

但问题在于,沈知行明确表示不会回国。

陶哲调出系统“技术理解力提升”功能,瞬间扫描完沈知行近五年发表的所有论文,提炼出其研究的核心痛点:**缺乏稳定且高纯度的稀土离子掺杂工艺支持。**

他嘴角微扬,拿出平板,打开国内稀土矿脉分布图,以及最新一批国产光刻胶测试数据。

视频会议接通时,沈知行正站在实验室里,背景是一排排精密仪器。

“陶先生,我知道你是谁。”沈知行语气平静,“但我已经决定留在这里。”

陶哲没废话,直接亮出数据:“这是我们在南方刚开发的一处高纯度稀土矿区,你之前论文中提到的几个关键参数,在我们这都能实现。”

沈知行愣了一下。

陶哲继续道:“而且,我想请你参与一个项目——用你的材料研究成果,配合我们的光刻胶优化方案,一起打破国外专利壁垒。”

沈知行沉默了几秒,忽然问:“你知道‘两弹一星’元勋们当年是怎么做的吗?”

陶哲点头:“他们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沈知行看着他,眼神有些动摇。

就在这时,镜头外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爸爸,中国高铁真的比这里的火车还快吗?”

陶哲笑了:“比这儿快多了。”

视频挂断前,沈知行低声说了一句:“让我再考虑一下。”

-

第二天,陶哲出现在深圳。

目标人物是光学工程博士叶青,她刚拿到硅谷一家初创公司开出的天价offer,年薪高达国内十倍。

陶哲没有打电话约见,而是直接带她去了光刻机测试现场。

“你看这个镜头模组。”陶哲指着操作台上的设备,“它将决定下一代芯片能不能突破封锁。你现在设计的每一个像素点,未来都会映射在千万台国产设备上。”

叶青皱眉:“我不是不想回来……只是现实很残酷。”

陶哲点头:“我懂。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现在不回来,等技术真正突破的时候,你可能连入场券都没了。”

他打开系统“历史科研传承”功能,调出上世纪七十年代老一辈科研人员手写笔记的影像资料,一页页翻过去,全是密密麻麻的手写推导过程。

“他们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我们现在,已经有基础了。”陶哲说,“你愿意成为那个推动历史的人吗?”

叶青沉默许久,最终叹了口气:“给我一周时间。”

陶哲知道,这一周,就是她的心理过渡期。

他知道,自己赢了。

-

最后一站,机场。

目标是量子计算专家陆文彬,他已经登上前往新加坡的航班,登机口就在眼前。

陶哲赶到时,广播已经开始催促登机。

他没有犹豫,直接调出系统“稀缺资源调配”功能,联系机场安检部门,谎称该航班存在安全漏洞,需临时检查。

十几分钟后,广播响起延误通知。

陆文彬皱着眉头走出候机厅,一眼就看到了陶哲。

“你怎么会在这?”他惊讶。

陶哲走过去,直视他的眼睛:“我们不是要你回来赚钱,是要你回来改变世界。”

陆文彬愣住了。

陶哲继续说:“你知道我们现在缺什么吗?不是钱,不是政策,是人。是像你这样真正懂技术、敢创新的人。”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如果你走了,那不只是你一个人的遗憾,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损失。”

陆文彬低头不语。

陶哲知道他在挣扎,于是补充一句:“你爸当年参加过‘银河号事件’,你说他要是看到你现在这样,会怎么想?”

陆文彬猛然抬头。

他没想到陶哲连这个都知道。

两人对视良久,最终,陆文彬缓缓开口:“……我需要重新订票。”

陶哲笑了:“欢迎回家。”

-

深夜,陶哲回到实验室。

林雪晴递给他一杯咖啡:“怎么样?”

“沈知行答应下周来考察,叶青确认加入,陆文彬也回来了。”陶哲喝了一口咖啡,苦得皱眉,“这场仗,我们赢了一半。”

林雪晴点点头:“不过,苏明远那边好像有点动静。”

陶哲挑眉:“怎么说?”

“他昨天发了个朋友圈,内容是你这次挖人的照片,配文是:‘人才争夺战,才刚开始。’”

陶哲轻笑:“那就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战略家。”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城市夜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场战争,我们不能输。**

也不能让任何人,带走属于我们的未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