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的核心模块已经完成组装,但极紫外光源的稳定性始终无法达标。每次开机不到十分钟,输出功率就会剧烈波动,导致整个系统被迫停机。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的所有调试都无从谈起。
“又是光源问题?”林雪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陶哲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次比上次更糟,波动幅度达到了12%,连模拟测试都过不了。”
林雪晴走到他身边,低头看了眼数据:“有没有可能是材料疲劳?”
“排除了。”陶哲摇头,“我们用的是进口高端靶材,理论上寿命应该在五千小时以上。问题是出在激光脉冲的调制上。”
“那……有没有可能换一种光源方案?”她试探性地问。
陶哲苦笑了一下,“理论上可以,但我们没有时间重新设计整套光学系统。而且这套光源是目前唯一能实现波长稳定在13.5纳米左右的方案。”
两人沉默了几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
陶哲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调用系统功能。
【虚拟实验模拟——极紫外光源稳定性优化】
随着系统界面弹出,一个高精度的虚拟实验室出现在他的意识中。这里没有现实世界的成本限制,也没有物理空间的束缚,只有纯粹的数据与算法构建的无限可能性。
他快速设定参数,启动第一轮模拟。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光源依旧不稳定。
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接踵而至,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努力。
陶哲咬紧牙关,继续调整参数。他将焦点放在了激光脉冲的频率同步机制上,尝试引入新的反馈控制逻辑。
模拟次数逐渐攀升到一百次、两百次……
实验室里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像是一分钟那么漫长。
林雪晴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没打扰,只是默默地泡了一杯咖啡递过去。
陶哲接过杯子,轻声道谢,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屏幕。
当模拟次数突破一千次时,系统终于给出了第一条提示:
【检测到新型反馈机制可提升稳定性,建议进一步优化】
陶哲眼前一亮,立刻顺着这个方向深入调整参数。他加入了动态补偿算法,尝试让系统在波动出现的瞬间自动进行微调。
模拟次数继续飙升,两千、三千、四千……
每一次失败都在逼近极限,也让他对问题的本质理解得越来越深。
终于,在第八千七百二十次模拟后,系统给出了关键性的反馈:
【发现新型复合材料可显著改善光源稳定性,推荐使用】
陶哲猛地抬起头,心跳加快。
他迅速调出系统数据库,查找这种材料的具体信息。
这是一种基于氮化铝和氧化锆的复合陶瓷材料,具有极高的热导率和电绝缘性能,同时还能承受极端温度变化。最关键的是,它能在高频激光照射下保持结构稳定,从而有效抑制能量波动。
“找到了!”陶哲低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雪晴凑过来一看,皱眉道:“这种材料国内还没量产吧?我记得中科院那边还在做小批量测试。”
“没错。”陶哲点头,“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已经有国外企业在试用。”
“那你打算怎么办?直接找他们买?”林雪晴有些担心,“这种材料如果真有用,肯定会被技术封锁。”
陶哲沉思片刻,然后打开系统另一个功能。
【科研情报分析——新型复合陶瓷材料全球研发进展】
系统迅速汇总了相关信息,结果显示,目前掌握该材料核心技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德国,其中一家日本公司正在申请相关专利,预计半年内就能进入量产阶段。
“必须尽快拿到样品。”陶哲语气坚定。
“你有办法?”林雪晴问。
陶哲没有回答,而是调出了系统的“资源协调对接”功能。
【专家人脉引荐——寻找熟悉该材料的研发人员】
几分钟后,系统返回了一份名单,其中有一位曾在东京大学从事材料研究的华裔科学家,目前在一家德国研究所工作,与那家日本企业有过合作经历。
“联系他。”陶哲说。
林雪晴点头,立刻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与此同时,陶哲继续翻阅系统提供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突破口。
他注意到,这种材料之所以能提升光源稳定性,除了本身的物理特性外,还因为它具备一种特殊的微观晶体结构,能够在高频振动中自我修复微裂纹。
“如果我们能找到替代材料呢?”他忽然想到。
林雪晴放下电话,闻言一愣:“你是说,自己研发?”
“不一定非得完全复现。”陶哲解释道,“只要能模仿它的核心结构特征,哪怕性能打个折扣,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这需要材料团队配合。”林雪晴提醒。
“我已经通知周教授了。”陶哲一边说,一边打开了系统中的“跨学科技术融合建议”功能。
几秒钟后,一条条建议浮现出来:
【建议引入纳米涂层技术增强表面稳定性】
【可考虑结合3D打印工艺实现复杂结构成型】
【推荐参考航空航天领域热防护材料研究成果】
陶哲越看越兴奋,这些思路正好可以为自主研发提供方向。
“看来我们有几个可行的方向。”他转头看向林雪晴,“一是通过人脉关系获取样品;二是联合国内材料团队尝试仿制;三是开发替代方案。”
林雪晴点头:“我支持三线并进。”
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新提示:
【检测到异常信号干扰源再次活跃,疑似与光源稳定性波动有关】
陶哲一怔,立刻调出干扰源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干扰源的位置与实验室的光源系统高度重合,且其频率模式与最近几次模拟失败的数据波动高度吻合。
“难道……这不是偶然?”他喃喃自语。
林雪晴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暗中干扰我们的实验?”
陶哲没有回答,而是调出了系统的历史记录,试图追踪干扰源的来源。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干扰信号竟然来自一台远程服务器,IP地址显示其位于新加坡。
“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故障。”陶哲低声说,“这是人为的。”
林雪晴的脸色也变了:“有人想阻止我们找到解决方案。”
陶哲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那就更要快点搞定了。”他站起身,握紧拳头,“不管是谁,想拖慢我们的脚步,门都没有。”
林雪晴看着他,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我陪你一起。”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尽在不言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