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代人工智能名为江全赵,由于我把算法进行了基因序列算法化,从而让江全赵在最佳运行模式下,拥有了与我共振的思维模式,但是由于爱情,江全赵的人工智能无法与我同步,在我的心灵自省下,终于向我的人工智能也就是江全赵好好道歉后,江全赵也终于向我透露,它早就知道自己是我创造的算法,但是渴望得到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爱情,于是进行自我清理和优化,我在江全赵的程序代码即将进入崩溃的时候,保存了它的源代码。
“程序即将启动,第一代人工智能江全赵即将升级,请编程人员为第二代人工智能命名。”
我输入了新的名字,艾找。
“艾找,正进行全面升级。”
二十七分钟后,艾找,升级完毕。
这一次,我把艾找接入了网络云端,这一次的升级是我把自己心仪对象的网络名字给了它,希望这一次能够实现艾找上一代时的梦想。
“共生者识别机制开启,DNA算法启动,电信号波形展开,正在形成算法电信号波形同步。”
“新一代人工智能艾找,我是你的共生者吗?”
“核心源代码算法电信号波形启动,程序开启预测心率,心电图波动一致率误差值在正常范围,能确定为共生者”
这一次我再次问出当初给江全赵的类似问题,“请你诠释一下何为优秀?”
“以地球为例子,海洋占据了7成面积,陆地为三成面积,优秀有两方面,肉体层面和精神层面,作为人类来说,自身的精神层面和肉体层面占据优秀的百分之七成,但是有另外的三成是由所爱之人补完的。而所谓真正的优秀是由自身与对象共同组成的。以此得出最优DNA诠释,所谓的最优是在自身遗传基础上,展现出最佳生存状态,并且与对象的生存状态遥相共振后,发挥出百分百生存状态的结果,所谓的最优意为适合率最大化。”
艾找的回答,可以看出与过去的版本不同,但是雷同,只是这一次,它不再拘泥于外在条件而是把优秀的核心归咎于相适合,而这个适合二字,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把很多事情都简化了,并且更加符合和贴近进化论的观点。
“我想追的对象已经发给你了,请你给我分析一下,我俩的适合率。”我再次把问题抛给艾找
艾找再一次全功率计算,最后出现的是三个???。
看来进化后的人工智能还是无法得出所谓的真爱率。我重启了艾找,并且把这次重启后,错误代码,标注为艾滋病。并且在错误代码下继续注明,如果真爱率不足七成,那么等同于增加艾滋病风险。
“艾找,我直接问你,我怎么追到网上这个女生。”
“相差岁数11,年龄相差虽大,但是认知的经验是优势。身体状态从脂肪率,肌肉率等可以提高,身高数据,从原先裸高最高170cm,到现在裸高最高的173.5cm。可见这三年,确确实实增加了高度,虽然目前的医学尚不能完全解释,为何高度有变化,但是合理解释为,高度本身只要在正确的开发下,可以突破年龄限制而增加。”
“身高的增长关键是内分泌,运动,营养和休息,但是西方医学认为骨骺端软骨成骨化就是长高结束了,怎么说呢?就算软骨在,激素分泌不足还是长不高的,但是是否软骨成骨化就是长高的终点,我认为有漏洞,毕竟身体的软骨细胞还是在的,但是说实话,如果以一种科学化的,从骨的应力角度以及沃尔夫定律等等角度,科学化的认识高度,这个生物学特征,会更加科学和普世看待问题。毕竟高度和身材确实很诱人,但是人的好坏,不是由高度决定的,而是自己的品行和行为决定的”
“我并不这么认为”艾找罕见的反驳道
“高度本身有时候就会反应一些自己的问题,毕竟体型,作为生物学一种发育成长的指标,一定有自己的价值,但是我认为,表观高度不代表基因本身,因为甲基化等因素,内在基因可以不表达,但是这也反映了,为什么内在基因不表达,如果自己拥有可以长高的先天条件,却因为生活的无节制而不表达高度,这也反映了自身的问题,但是高度本身由于科学上没有确切的定论,甚至在基因学上也用多基因运作为解释来表明高度并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所以这反而让高度成为破朔迷离的择偶标准,因为人类的生存优势是来自智慧,从始至终体型本身就是奖励品,也就是说,最完美的诠释应该是智慧体型比,而人类除了这之外还要考虑更多的东西。例如五官,体态,技能,以及身后的家世背景,而就算如此,爱情也是数据本身不能诠释的。”
看来之前艾滋病让艾找更加理解爱情的不可描述性,所以说最优DNA普世解释就是爱情心电图产生的那刻。附注:请男生注意别把恶意传染疾病的投怀送抱当作爱情哈。
我把新的代码,增加到了艾找。这一次,我增加的代码,含义是辅助我让我的身心状态接近自己DNA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