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抉择

换源:

  入夜,长安城灯火通明。长安城八仙楼外的小巷子里。

看着外界的灯火通明与巷子里几盏孤独的火光。叶玄鸣疑惑道“八仙楼右转的小巷子?这里哪有什么食楼酒肆?”

“叶大人?来的这么早?”叶玄鸣回身一看:“原来是李大人,我对此地尚不熟悉,就提前来了?李大人,是这巷子里?”

闻言李大人笑了起来:“叶大人初来乍到,不清楚很正常。这里是胡人酒肆,选在这小巷子里,是商家没什么钱,来长安讨个生活。来来来,叶大人,我们先进去。”

“李大人,今日来了多少人?按惯例,加上我们应该五六个人吧。没事,叶大人不必惊慌。不过是老家伙们找个借口喝几杯罢了。”

推开门,只见里面三人席地而坐,地上铺着一张西域的小毯子。三人叶玄鸣倒是都见过,但是能喊出名字的只有张卿。

张卿看见叶玄鸣到来,站起身来迎接:“咱们的叶少卿来了,来来来坐这里。老板,上酒上肉。”

“叶大人,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说。”

“正戏开始了。”

“还请张大人指教。”

“前两日,圣上召见我,说要给太常寺安排一个少卿。按大唐律例,圣上发话了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叶大人,这少卿毕竟是正四品官,纵使是状元郎,也似乎有些过快了。”

“张大人,在下心中也很疑惑。”

“叶大人不必惊慌。”张卿说着为叶玄鸣倒了一杯酒。“叶大人,接下来的话只有在座的人知道。我曾去吏部看过叶大人的往事,我们也相信,叶大人是值得信任的人。不过,信任归信任,但是叶大人,有些事知道了之后,可就身不由己了。”

“张大人既然让我来了,那是料定我不会拒绝了。”

“叶大人应该知道我大唐的中枢是三省六部九寺。而三省六部与九寺之间,似有相通之处,这一点,叶大人可清楚?”

“这个问题,下官也曾想过,莫非是机构太过臃肿,所以分开了?”

“当年高祖开国,我大唐有二十四功臣辅佐高祖,我是张弘慎的后人,而李大人就是李孝龚的后人,这两位分别是程知节和虞世南的后人。事实上,我等三省六部九寺官员大多曾经辅佐过高祖功臣的后人。我们这些人在大唐多是世家大族,可自从侯军集东窗事发,为太宗所诛之后,三省六部九寺就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原三省六部官员凡属世家大族功臣之后的,都被一齐调往了九寺。而原先的三省六部则由各地科举等选拔的人为官。当然,我等并无怨言,圣上要平衡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很正常。如此能让圣上安心,天下太平,我等也支持这么做。但过了这么多年,九寺式微,三省六部渐起。那些所谓的臣子也建立了一张庞大的蛛网,这层层的蛛网,连我等大族也无法渗透。幸好,如今圣上也知晓了一些,将你派来了。”

“张大人,下官。。。。。。”

“叶大人,这乱事一开,天下必有大灾,到时候无论将相百姓都难逃一劫,百姓流离失所,路有饿殍,城有冷骨。如今边疆虽有战事,但我大唐内部各道百姓仍有安定的日子。叶大人既然饱读群书,想必这个理还是懂的。”

“张大人,这是自然,我自然是希望天下太平。”

“听闻叶大人,与尚书省之相有过往来?”

“确实有些往来。”

“叶大人是怎么看他的?”

“这。。。。。。请张大人直言,我对他并无太多映像,无非是尚书省的一个相而已。”

“叶大人倒是看的开,那我也就不隐瞒什么了。相府内有些秘密,我等怀疑是私藏了谋反所用之物,但具体是什么我等也不知情。”

“谋反?此事是不是各位大人多虑了,他已贵为尚书省相,并无谋反的理由。”

“叶大人,朝堂沉浮,每日都是惊天的浪涛。他以为尚书省相,却已经将手伸向了其他二省,甚至隐约有渗透进我九寺之内。当下,大唐的财政由我等太府寺隐秘掌控,也有这一份部分的原因。倘若真有人能将三省六部九寺全握于手中,那他拿到我太常寺官印的日子就是起兵谋反的日子。”

灯火摇曳之下,伴随着酒肉香味和平静外表的,是叶玄鸣震惊的内心。虽然早在看到相府内的地室后,就已经猜到宰相有打击异见的心,但没想到,会是谋反这一大罪。

许久的沉静之后,在灯火的照射下,张卿紧紧地盯着叶玄鸣:“叶大人,这大唐的子民,大唐的基业,需要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