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坐在办公室的会议桌前,面前是整整齐齐排列着的文件和电子屏幕。屏幕上滚动着新闻标题、社交媒体评论以及系统反馈的实时数据。他的神情冷静,目光在几条负面报道之间来回扫视。
“蓝星资本背后的操控者,已经不打算藏着掖着了。”他低声说道,手指轻点鼠标,将几篇关键文章保存进系统数据库。
李明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我们真的要正面打这一仗?他们背后可是王霖和赵虎,舆论战一旦打响,后果难以预料。”
“现在不是选不选择的问题。”陈宇抬起头,眼神坚定,“他们想把我拖进泥潭,我就把真相摆在所有人眼前。”
他打开系统界面,调出“舆论操控权限”,界面上浮现出当前网络情绪图谱——红色区域代表负面情绪集中地,绿色则是支持与中立的声音。眼下,红色几乎覆盖了整个版图。
“启动‘信息溯源’功能,锁定所有负面源头。”他下达指令。
系统迅速响应,数秒后,一份详细的报告弹出:
【主要攻击源:《都市时报》《经济内幕》《商业风向标》】
【幕后资金流向:蓝星资本→三家媒体母公司账户】
【建议反制策略:利用其财务漏洞曝光其虚假新闻行为】
陈宇嘴角微扬,随即拨通了公司法务部门负责人的电话:“准备对这三家媒体提起名誉权诉讼,证据我已经整理好了。”
挂断电话后,他转头看向李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些媒体自己站出来说话。”
李明点头,立即开始联系几家愿意配合的主流平台。
第二天上午,《财经观察》发布了一篇独家调查报道,标题为《谁在操纵舆论?三大媒体背后的资本黑手》。文章详细披露了《都市时报》等三家媒体的资金来源,并附上了部分账目截图,证实其确实接受了来自蓝星资本的大额注资。
这篇报道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都市时报被曝接受黑金赞助#】
【#谁在制造假新闻?#】
【#陈宇遭恶意抹黑,真相即将揭晓#】
与此同时,陈宇的公关团队也在同步行动。他们通过系统提供的“人脉拓展”功能,联系了几位曾在发布会上公开支持陈宇的投资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声力挺。
“未来城项目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我完全相信陈宇的能力。”一位知名投资人发表公开声明。
另一位科技圈大佬则直接转发那篇调查报道,并评论道:“这才是真正的新闻价值。”
短短几个小时,原本一边倒的舆论开始出现裂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那些负面报道的真实性。
但陈宇知道,光靠舆论反击远远不够。
“我们要用法律手段让他们付出代价。”他在会议上宣布。
当天下午,法院正式受理了陈宇公司提起的名誉权诉讼案件。三家涉事媒体纷纷回应,表示会配合调查,并称相关报道只是基于匿名信源的合理推测。
“合理?”陈宇冷笑一声,将早已准备好的证据提交给律师团队。
其中包括三份完整的银行流水记录、匿名爆料邮件的IP追踪结果,以及系统生成的一份“媒体影响力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这三家媒体在过去一年内多次发布未经核实的负面报道,涉及多家企业,最终都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这一次,陈宇决定不再给他们机会。
几天后,法院召开听证会,陈宇亲自出席。面对记者提问,他只说了一句:“我不是来澄清误会的,我是来还清白于世人的。”
庭审过程中,律师团队出示了大量证据,尤其是那份银行流水,成为关键突破口。原来,蓝星资本曾以“广告合作”的名义,向三家媒体提供巨额资金,条件是持续发布针对陈宇及其公司的负面报道。
随着证据链逐渐完整,三家媒体的辩护律师也开始动摇。
一周后,其中一家媒体率先撤回所有报道,并刊登道歉声明。另一家则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涉及多项财务违规操作。最后一家仍在挣扎,但其主编已在内部会议中承认“判断失误”。
这场舆论战,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然而,就在事件看似尘埃落定之际,一封匿名邮件悄然出现在陈宇的邮箱里。
发件人依旧未知,主题栏写着:“真相不止一个。”
他没有立刻点开,而是将邮件转发给了李明:“查一下这个账号的注册信息。”
“明白。”李明接过任务,神色凝重。
与此同时,系统也自动检测到邮件附件中的隐藏内容,并提示可能存在加密资料。
陈宇盯着屏幕,沉思片刻,才缓缓点击下载按钮。
附件是一段视频,画面模糊,背景音嘈杂。一名男子背对着镜头,声音低沉却清晰:“你以为你赢了吗?这只是冰山一角。”
画面一闪,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蓝星资本·第二账户”。
陈宇瞳孔微缩。
他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会议室门被推开,助理走了进来:“老板,日内瓦那边已经安排妥当,航班时间是明天早上七点。”
陈宇收起电脑,起身穿上外套:“出发吧。”
他走出办公室,走廊尽头的灯光微微闪烁。这座城市依旧喧嚣,但他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身后,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您有一项新任务待领取:揭露隐藏势力的真实目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