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初次交锋

换源:

  沈渊在警局走廊最里面,望着那扇半开的办公室门。阳光从百叶窗缝里斜照进来,在地砖上拉出一道道细长的影子。他吸了口气,走进去。

周铭正低头翻案卷,听见脚步声抬起头,眼神一下就冷了下来。

“你又来了。”他说得挺冲。

沈渊没理他这态度,走到桌前,把证物袋往桌上一放:“这是我在赵家找到的脚印分析。”

周铭扫了一眼袋子,没伸手接:“现场的脚印我们都采过了,用不着你补。”

“但你们漏了一个。”沈渊语气平稳,“在窗户边,地毯边缘的位置。”

周铭皱眉,明显不信:“听你说得跟亲眼看见似的。”

“不是看见,是推出来的。”沈渊拉开椅子坐下,“根据屋里的摆设、光线角度和空气湿度判断,那个脚印是嫌疑人离开时留下的。而且——”他顿了顿,“它和之前两起案子的脚印尺寸一样。”

周铭盯着他看了几秒,才开口:“你怎么知道尺寸?”

“我拍了照片。”沈渊从包里抽出一张纸,“对比之后发现,三个脚印长度都在27.5厘米左右,宽差不多10厘米。这不是巧合。”

周铭接过纸看了看,眉头越拧越紧。

“还有,”沈渊继续说,“这个脚印前掌压得比后跟深,说明走路重心靠前,训练有素。这进一步说明,不是普通小偷干的。”

周铭沉默了几秒,冷笑一声:“就凭一个脚印,你就敢下这么多结论?”

“不止脚印。”沈渊指了指证物袋,“旁边还有点泥土痕迹。虽然不多,但能推测出嫌疑人可能来自城郊,那种土市区基本见不到。”

周铭终于变了脸色。他放下资料,目光复杂地看着沈渊:“你到底是谁?”

“我说过,我是独立侦探。”沈渊语气依旧平静,“我只是想破案。”

“可你根本不讲规矩。”周铭声音抬高了些,“我们办案靠证据,不是靠你一个人瞎猜!”

“证据?”沈渊站起来,语气变得锋利,“你们的证据呢?监控拍不到,没人看见,连个指纹都没留下。而我现在已经掌握了他的身高、体重、走路习惯,甚至可能藏在哪里。”

“那你倒是说说看,他们下一步会去哪儿?”周铭不甘示弱地瞪着他。

沈渊没马上回答。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的车流,过了几秒才低声说:“他们不会停手。三次只是开始,接下来……应该是博物馆。”

“博物馆?”周铭愣了一下,“凭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前三次偷的是私人收藏品,价值高、难出手,但他们偏偏选这种目标。”沈渊转身看他,“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在为更大的目标铺路。而博物馆,是最合理的下一步。”

周铭咬着牙,脸上神情不断变化。他不想承认,但沈渊说得确实有些道理。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他低声说,“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要进博物馆查。”沈渊语气坚定,“你们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守在那里,我可以。”

“你疯了吧?”周铭猛地站起来,“那是重点单位,你能随便进?”

“那就让我当顾问协助调查。”沈渊直视着他,“或者你可以继续按老办法查,等他们真动手了再后悔。”

两人对视很久,空气中像绷着一根看不见的弦。

最后,周铭叹了口气:“我会申请调你过来。但出了问题,你全权负责。”

“行。”沈渊点头,“只要能阻止他们。”

几天后,夜色沉沉,海明市博物馆灯火通明。几名安保正在巡逻,脚步声在空荡的大厅里回响。

而在博物馆后巷的小路上,沈渊蹲在排水口旁。他用手电照向地面,果然看到几处细微的泥痕。

他蹲下来,轻轻拨开表层灰尘,露出一小片湿润的土。他用手指搓了搓,确认了自己的判断。

果然是城郊红壤。

“看来,我没猜错。”他低声说。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迅速回头,看见周铭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刚收到情报,”周铭走近几步,“今晚十一点到凌晨两点之间,有人要潜入博物馆。”

“来得比我预想的还快。”沈渊站起身,收好样本,“准备行动吧。”

“你是认真的?”周铭挑眉,“你打算怎么抓人?”

“不用抓。”沈渊嘴角微微扬起,“只要让他们留下证据就够了。”

“什么意思?”

“他们既然敢来,就不会空手回去。”沈渊走向侧门,“我会设个陷阱,让他们自己跳进来。”

周铭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人不像他想象中那么不可理喻。至少,他在动脑子。

夜风呼啸,远处钟楼敲响了十一下。沈渊站在暗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