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入院

换源: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

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黎芳不只是右脚踝扭伤了,CT照片显示,她的右小腿还出现了一处骨折,骨头折断的纹理十分清晰。医生告诫她,三个月内卧床休息,“否则受伤的部位因为用力再次受伤的话,会落下后遗症的。”

这可怎么办?自己的工作刚刚有了些起色,工作谁来接替?自己一个人独闯大梁市,举目无亲,谁来医院照顾自己?她只能想到自己的室友慧慧。

掏出手机,黎芳拨通了慧慧的电话:“喂,慧慧,你在哪呢?”

“我妈明天过生日,我现在在回老家的路上。有什么事吗?”

“嗯……没事了,就是随便问问。”

挂断电话,黎芳将哀怨的目光投向东子,就是他!这个讨厌的人,如果不是他挡在前面,自己怎么会倒地受伤?这个时候,她已经忘记了自己才是这起交通事故的肇事者。

但是东子无暇顾及这些,黎芳打电话的当口,他正在窗口缴费,与医生交流接下来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医生建议黎芳先住院观察治疗一个星期,之后再带药回去静养,“伤筋动骨一百天呢,急不得,急也没用。”

所有的流程走完了,病房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了。空气骤然之间像是凝固了一样,静得出奇。

“你安心在这里养病,我会经常来……每天来的。需要什么,告诉我就是了。”

“不需要。谢谢,我朋友发信息了,马上过来。这是我的医药费,你收下,走吧。”

东子当然不会收下黎芳的钱。他突然之间想到了和单位的约定,“噢。那我去单位了,你保重。”

一路紧赶慢赶,临近中午的时候,东子终于赶到了单位的露天煤矿堆场。看见大家伙都在奋力地上煤、运煤,他穿了一件塑料雨衣,连忙加入到工作中。雨越下越大,雨滴打在额头上,汇成的雨水没有断线,让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堆场东边紧挨着大河,洪水不停冲刷,下面已经悬空了。情况紧急,伙计们,加油啊!”集团生产科的吴科长扯起嗓子,边干边喊。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下午三点的时候,堆场东侧的煤炭已经转移了多半,雨势也减小了,警情减除,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吴科长和应急办的工作人员检查了现场后,通知大家停工、休息。

东子此时已经饥肠辘辘、体力透支,他走在最后面,随工友们走向堆场一侧的简易工棚。一台转运车紧随人流,缓缓开进。

突然,东子脚下一滑,整个身体顺势向右摔倒。后面的转运车司机还没反应过来,只听见“哎呦”一声,众人回头一看:呀,车子的前轮已经碾到东子的左脚板了!

后移车辆后,大家将东子扶起来,“能走动不?”吴科长问。

东子动了一下,不行。疼痛已经使他的脸都变了形,他闭上眼,摇了摇头。

“谁有车?帮个忙,快点送东子去医院。”吴科长的话音刚落,有同事将一辆比亚迪轿车开到了身边。距离这里最近的医院是福城县福安社区卫生院,大约20分钟的车程。看见车里一脸痛苦的东子,吴科长急促地说道:

“走,福安社区卫生院。”

东子动了一下身体,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汽车在雨中疾驰,前面不远处就是福安社区卫生院了。东子再次扭动了一下身体,终于蹦出一句话来:

“停下。到哪儿了?”

“再坚持下,马上就到社区卫生院了。”吴科长安慰他。

“我,我……想去人民医院。那里的医生水平要高些。”

去往县人民医院,至少还要20分钟。治疗一个脚伤,这里的医生完全可以胜任啊。吴科长和其他的工友们面面相觑,又齐刷刷地看向东子,满是疑惑。但一想到东子是董事长身边的人,谁也不敢当面怼他。

吴科长右手一挥:“好吧,去人民医院。”

前方50米的一个岔路口,车子改变既定的反向,向福城县人民医院驶去。

脚板还在生生的疼,但是东子却眯缝着双眼,发出了一丝浅笑。

别人不知道,只有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