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臣民的悲歌

换源:

  在地表活动期间,林越不止一次遇到逃离灯塔的尘民。他们通常衣衫褴褛,营养不良,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无法在地表生存,最终大多沦为噬极兽的食物,或者死于生态因子的侵蚀。

林越在一次猎杀行动后,在一个废弃的地铁站里发现了一群躲藏的尘民。他们有十几个人,老人、妇女、孩子都有。他们在地表已经挣扎了几天,饥寒交迫,疾病缠身。

他们看到林越出现时,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恐惧。他们知道地表人类的残酷,也知道灯塔对逃离尘民的追捕。

林越没有立刻靠近,他在远处观察着他们。他洞彻了这些尘民的身体状况,他们的恐惧情绪,以及他们对外界的戒备。他能“看”到他们体内生命源质的微弱波动,以及生态因子对他们身体造成的严重侵蚀。

他知道,他们无法在地表生存下去。他们缺乏生存技能,没有武器,对地表环境一无所知。他们的逃离,只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悲剧。

他走上前,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示意自己没有敌意。尘民们依然紧张,但饥饿和绝望让他们没有选择逃跑。

林越拿出一些自己储存的食物和水,递给他们。这些食物是他从旧世界遗迹中获取的,经过他洞彻判断可以食用。尘民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食物,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他们向林越讲述了他们在灯塔的生活。严苛的法则,低下的地位,无休止的劳动,以及对生育和情感的压制。他们无法忍受那样的生活,选择了逃离,即使知道地表充满危险。

他们讲述了灯塔的“基因检测”,那些被判定基因不纯净的人会被送往地表;讲述了“贡献点”制度,尘民们为了微薄的生存资源而拼命工作;讲述了他们如何偷偷地相爱、生育,却被灯塔发现并受到残酷的惩罚。

林越静静地听着,他的内心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感波动。他洞彻了这些尘民内心的痛苦、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望。他也洞彻了灯塔法则背后的逻辑:为了维持少数人的生存,而牺牲多数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知道,灯塔的法则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末日环境下,极端理性或许是维持群体生存的唯一方式。但这种理性,却以压抑人性为代价。

他洞彻了灯塔社会结构的脆弱性。这种建立在压迫基础上的秩序,是极其不稳定的。一旦外部压力增大,或者内部矛盾激化,它随时可能崩溃。

尘民们问林越,他为什么能够在地表生存?他是否知道通往安全区域的路?他们希望林越能够帮助他们。

林越没有直接回答。他知道,他无法带着这群没有生存能力的尘民在地表行走。即使他能够保护他们一时,也无法保护他们一世。而且,他的存在已经引起了灯塔的注意,带着他们只会增加风险。

他告诉他们,地表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生存只能依靠自己。他向他们展示了一些基础的生存技巧,如何寻找水源,如何辨别危险的植物,如何躲避低级噬极兽。这些技巧是他通过洞彻地表环境获得的。

他知道这些技巧对于他们来说远远不够,但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他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也无法改变灯塔的法则。

尘民们听了他的话,眼神中再次充满了绝望。他们知道,自己在地表几乎没有生存的希望。

林越给了他们一些额外的食物和水,然后离开了地铁站。他没有回头。他知道,他们的结局很可能与其他逃离的尘民一样。

这次经历让林越对灯塔的社会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洞彻了灯塔法则的残酷性,以及它对人性的压抑。他知道,灯塔并非他理想中的人类避难所。

他开始思考,人类在地表生存的真正出路在哪里?是在灯塔那种压抑的秩序下苟延残喘,还是在地表残酷的环境中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他认为,人类不能仅仅依靠旧世界的科技和法则来对抗末日。他们需要理解这个新的世界,理解玛娜生态,找到与它共存或者超越它的方法。

而他的能力,或许就是找到这条出路的钥匙。他能够理解玛娜生态,理解旧世界科技,理解人类自身。他或许能够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模式。

他知道,改变灯塔的法则或者拯救所有的尘民,是他目前无法做到的事情。他只能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探索世界的秘密。

他继续在地表行走,尘民们的悲歌在他脑海中回响。那不是情感上的同情,而是对人类在末日中挣扎求存的理性思考。

他知道,自己的道路是孤独的。他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能力。他必须依靠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

他看向远方,那里是灯塔的方向。他知道,灯塔的存在,是地表许多悲剧的根源。也许有一天,他会前往灯塔,不是为了寻求庇护,而是为了揭开它所有的秘密。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生态因子的存在。他已经不再畏惧它们,他能够理解它们,并找到应对它们的方法。

他继续前进,身影渐渐消失在废墟的阴影中。一个目睹尘民悲歌的男人,正在思考人类在末日中的命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