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

换源:

  两日后,广宗城外郊野。

十一典韦二人带领两千军马,急程赶到光宗境界,在离广宗十里处,忽见前方人喊马嘶,一队军马边战边退,这队兵马之后,漫天遍野,堵路塞道,追来黑压压一军。

仔细看去,逃跑的一队军马,虽然混乱,但士卒个个顶盔带甲,手持长矛大刀,奈何人数颇少,而追赶的那一军,个个黄巾抹额,手中兵器五花八门,队形散乱,一窝蜂般蜂拥而上,但是贵在人数众多,看去,要比逃跑的那军多出好几倍的兵力。

逃跑的一军,中军上董字大旗飘荡,而黄巾军中,大旗之上写着‘天公将军’。

如此看来,前方逃窜的兵士定是董卓带领的朝廷大军了,而后方追赶的定是张角。

董卓又败,而且是惨败,这时若有人从前路拦截董卓,与他身后的黄巾军形成夹攻之势,必能全歼朝廷大军,这倒是杀董卓的好机会,十一不由的有些心动了。

杀了董卓,也许就没有了后来的董卓乱政,天下大乱了,只是如此一来,十一和典韦便和黄巾起义军彻底捆绑在一条船上,他在想脱身,恐怕就难如登天了。

董卓不管怎么说都是朝廷命官,奉了朝廷旨意来平叛张角,若此时十一典韦联合黄巾叛军将董卓斩于阵前,他们从此之后将再无翻身之日,唯有在造反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还,哪怕到最后从新归降朝廷,估计朝廷中的众士族官员也不会容纳他们这些叛党,若天下安定,士族首先清除的必定也是他们这些归顺的叛逆者,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十一望着前方战场,心中反复思量,衡量利弊,典韦见十一久久不动,不由急道:“兄弟,前面定是张角大军,朝廷军战败,此时不救更待何时?”

典韦当然不知道十一心中所想,他也不会知道董卓在平叛黄巾之乱之后的胡作非为,祸乱天下,最终致使大汉终运,朝廷溃崩,天下三分,他此时只想赶紧灭了张角,救出典鸳鸯。

十一此时心中早已反复思量多次,若是出兵从前拦截董卓,那么阵斩董卓的几率会很大,而且也算是为天下除一大祸患。

只是十一不能确定的是,杀了董卓,历史的轨迹是否真的能因此而改变,万一董卓死后,又冒出来一个张卓,李卓或者王卓继续祸乱天下,历史依旧按着自己应有的轨迹推进发展,那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没有了这个董卓,历史将走向一个全新的轨道,改变应有的历史轨迹,但大的方向依然不变,大汉朝的国运依旧完结,那么到时十一对历史的预判先知,以及对于历史原有走向轨迹的了解将一无用处。

若是真是如此,那将得不偿失,反倒不如且救下董卓,让历史按着原有的轨迹发展,即使因为十一的到来,历史轨迹有一些小小的变动,但是大概得发展方向没有变动,那么十一靠着对原有历史发展走向的预先判知,反而更容易行事。

此时他自己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如今说来还只是平民一个,虽巧有机缘拜在皇甫嵩门下,但若是不能好好加以利用,他的实力将难在升一步,在这个讲究出身实力的历史朝代,十一恐怕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登上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舞台,他需要一段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积蓄力量。

现在,还不是改变历史走向的时机。

想明白了这些,十一果断做出决定营救董卓。

不过按原有历史轨迹来说,即使十一不出兵营救董卓,董卓这次兵败他依然能够化险为夷,他并没有因为这场战败有多少损失,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场败仗,朝廷再次罢免董卓讨逆之任,让皇甫嵩接替了董卓,继续讨伐张角。

十一不确定,历史记载毕竟太过模糊,一场大战,往往数语便一笔带过,其中细节也根本没有过多记载。

十一对身旁典韦说道:“典大哥,你看,如今张角大军势重,我们不可力敌,咱们这两千人马势单力薄,若是贸然冲上前去,无疑杯水车薪,恐怕也无济于事。”

“若想破张角,咱们唯有当做奇兵,突袭黄巾军中军,将其前军后军一分为二,从中截断,张角前军前后受敌,其军必然大乱,到时定有战机可寻。

这董卓虽然骄横残暴,但也是久经沙场之徒,他若有谋,定能看懂时机,把握住那短暂出现的战机,他若趁机带军反杀,与我等前后夹击张角前军,那么定能大破张角。”

典韦听了不由喜道:“兄弟说的好,那还等什么?我们先埋伏起来,等待时机,杀入黄巾军中军,破他张角大阵。”

十一呵呵笑道:“典大哥莫要着急,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们虽甘当做奇兵突起,但事先并未与董卓约定好,一切只是我们的计划而已,战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若是董卓惜命,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一旦我们在截断张角大军中军之后,董卓万一没有回军掩杀,那将陷我等与不利之地,那我们就危险了。”

“到时,我们深陷张角大军重围,将被黄巾大军团团围住,在想脱困,恐怕难如登天,说不定会全军覆没,这个责任我们可担当不起。”

典韦听了皱起眉头,想想也是,突袭中军确实风险太大,典韦犹豫道:“那该如何是好?兄弟,大哥相信你,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吧,我们照做就是。”

十一叹口气说道:“如今要破张角,突袭黄巾中军是唯一办法。”

“可惜如今我们兵力太少,正面援助董卓,恐怕根本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如今也只能放手一搏,我们就赌他董卓是否是员战将,还是徒有虚名,是个窝囊废吧。”

说罢,十一决然向身后众军士命令道:

“全军听令,全军潜伏右方树林中,不得发出声响,暴露行迹,不得擅自行动,所有将士,皆听我号令行事,违令者斩!行动!”

十一一声令下,两千军士默声往右方树林方向迅速潜行,埋伏在树林当中。

不多时,董卓带领朝廷众军边战边退,到了树林边上,身后,黄巾军步步紧逼,追杀朝廷败军。

眼见着两军又在树林前大战起来,十一趁机一声令下,带领着两千军士异军突起,斜刺里杀入黄巾军中,剑锋直指中军大旗。

“杀呀!”

两千兵马齐声呐喊,蜂拥冲出树林,张角大军不料此处竟还有埋伏,中军之处顿时有些慌乱,那些被惊到的黄巾士卒,慌忙逃窜,有往后跑的,与正往前冲的后军撞在一起,乱做一团。

有往前突窜的,推着前方正与朝廷大军作战的前军阵型大乱,无数人拥挤到一处,互相推攘,拥挤踩踏。

十一典韦二人一马当先,冲入张角大军中军,典韦手持双戟,左砍右杀,一路勇猛直前,势如奔马,手下更是无一合之敌。

十一同样突进中军,但没有亮出双爪,只以拳脚应对,所过之处,无数黄巾军士卒被十一重拳重脚打飞踢倒,打成重伤,身后两千军士,见两位主将如此勇猛,顿时士气大涨,他们紧跟二人身后,一路杀将过来。

这两千军士,犹如猛虎下山,在十一和典韦的带领下,硬生生在张角大军中杀出一条血路,血路直逼中军大旗。

十一正奋力突进中,迎面一员战将纵马袭来,那人顶盔掼甲,方面阔口,满面绒须,大环眼,阔口鼻,他手持镔铁棍,棍头镶嵌一物,形如冬瓜,上有倒刺。

那将厉吼一声:“贼子,拿命来!”

说着抡起镔铁棍,迎头朝着十一便一棍轮来。

那将人借马势,棍随人走,来势凶猛,这要是被这一棍打实,任你是铁打的身躯,也得骨断筋折,命丧当场。

十一见了,不敢迎接,猫身一窜,从棍下穿过,那镔铁棍带着凌风从十一头顶上一扫而过,躲过镔铁棍,十一旋身到战马腹部侧面,接着一个侧扫腿,正扫在那战马后蹄上。

那战马后蹄顿失平衡,行进不得,借着前冲之势,噗通一声一头栽倒在地,那马上战将,由于惯性,滚鞍落马,骨碌碌翻滚出去。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那马上战将也是大吃一惊,心中颇为郁闷,有见过用绊马索绊马腿的,有见过用斩马刀斩马腿的,也见过用铁蒺藜刺马脚的,如今他又见到有人用人腿踢马腿的,这人难道是铁打的双腿不曾,竟如此勇猛,用人腿踢马腿,竟然还把马腿踢折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能碰上。

那战将翻身站起,对十一怒目而视,来不及多想,擎起手中镔铁棍,再次向着十一当头砸来。

十一不慌不忙,眼见铁棍临头,十一侧动身形,那镔铁棍顺着十一鼻尖一棍扫下,砸在十一身前地上,嘭的一声闷响,棍头的铁冬瓜将地面砸出一个深坑。

不待那将收势,十一趁机一拳轰出,直奔那将面门,那将眼中一惊,心中暗叹一声“好快!”

来不及回棍格挡,十一铁拳在那战将眼中迅速变大,那战将提鼻猛吸一口气,接着阔口大张。

“吼~”

一声咆哮响彻十一耳边,那巨吼声犹如惊雷在耳边炸响,犹如雄狮临面,嘶吼咆哮,声波震荡,十一但觉耳中一片嗡鸣,接着耳中‘啪’的一声清响,便再无声息。

原来十一耳膜竟被这声巨吼瞬间震裂,若是换作平常之人,此时估计早已七窍流血,脑浆震碎,命丧当场。

好一声佛门狮吼功!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十一经历短暂的震荡过后,强大的自愈能力迅速恢复他的伤势,只在一息间,十一恢复如初。

已经打在那战将鼻尖的铁拳再次发动,十一以寸劲再次轰出铁拳,但由于距离实在太短,这一拳并未施展出全力,即使如此,这一拳打在那战将鼻头,也将那战将打的倒退三步,鼻梁歪斜,一腔热血汹涌喷出。

那战将但觉面门一阵酸麻,眼前金星乱冒,什么红的白的黄的蓝的,各种色彩在眼前轮番闪现。

那战将连忙用手捂住早已塌陷的鼻梁,滚烫的鲜血止不住的从他指缝里流出,缓了几缓,那战将才从眩晕中清醒过来心中不由赞道:“好厉害!”

那战将将镔铁棍横于身前,对十一怒目而视,自己的狮吼功向来无往不利,从没有人在如此近距离下承受自己一吼,还能做出反击的人,他十一此时是又愤又怒。

十一立身在那将身前,并没有趁战将眩晕之际偷袭,将他斩杀,而是等待那战将恢复过来,这才开口问道:“来将可通姓名!”

那战将对十一没有趁人之危,心中也是佩服,自古英雄相惜,那战将心中敬服,对十一嗡声言道:“某乃‘天公将军’座下渠帅周仓是也!”

十一听闻不由笑道:“哦,原来你就是周仓,哈哈哈哈,倒是没想到,小瞧你了,狮吼功不错,但也紧紧是不错。”

“接下来你可要小心了!”

言罢,十一展身而动,依然以拳脚应对周仓,这周仓也不愧是关羽的扛刀大将,倒是有着一把子力气,手中一条镔铁棍,挥舞的密不透风,跟十一打的有来有回。

正当二人缠斗之时,十一突然抽身跳出,对周仓说道:“小心身后!”

周仓闻言一惊,急忙回身举棍格挡。

‘嘡啷’一声,一对铁戟正砸在周仓中铁棍之上,巨大的力道将铁棍震动,周仓几乎拿捏不住手中镔铁棍。、

随着手上巨力传来,周仓再也站立不住,庞大的身形不由的倒飞而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典韦,典韦本在突进中,却越大越感觉不对劲,自己周围的敌军越杀越多,典韦趁机往前一看,几乎气的一口老血要喷出来。

原来按照十一的原计划,他们突进张角中军之后,前军必然打乱,战机呈现,董卓应当抓住战机趁势反杀回来,与十一典韦等人和破张角。

万万没想到,董卓带领的朝廷大军,在十一冲杀入黄巾军之后,压力顿时缓解,他们不但没有趁机反杀回来,反而抽身急退,加速逃窜。

典韦见势不妙,只得从新杀回来找十一商议,正好撞见十一被周仓缠住,典韦不做多想,从背后挺双戟便朝周仓砍下来。

十一撇见,不忍周仓就此丧命,周仓为人忠义,如今虽委身张角,成了黄巾叛军,但确实不失英雄本色。

十一这才抽身跳出,并及时提醒周仓,小心身后。

典韦一击过后,也来不追杀周仓,急忙跳到十一身边说道:“兄弟,大事不妙,董卓带军逃了,我们身陷重围,当尽快突围出去,否则全军覆没。

闻言,十一脸色大变,惊声骂道:“董卓,你个废物,混蛋,我必杀你!”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