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两条腿走路

换源:

  主任办公室外墙上的空调外机正拼命的转动着,给这初夏带来了难得的清凉。

几株绿植在凉风的吹拂下轻轻的摇曳着充满活力的躯干。

坐在高强对面的黄主任看着眼前年轻人的反应有些奇怪,好奇的询问起来:

“我刚才说的你也知道?”

高强闻言眉梢挑了挑,点点脑袋回应道:

“主任说的我都清楚,不过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浙大二院在咱们国内是最顶尖的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之一,不管是临床水平还是科研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就拿咱们心内来说,浙大二院的院长就是心内科等主任,而且心内科的教科书就是他编写的,所以其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医学知识都是最前沿和最新的,我想去看看!”

三个月后自己就要去江浙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报道。

作为实习生的高强自然早就查过这家医院具体信息。

不得不说,也不怪人家在国内有这么大的名气,这教学和医疗实力确实雄厚。

即使这次高强真的拿不到offer,

但对于自身眼界的开阔也值这次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了。

怎么着都不算亏!

更何况还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到那时候高强的能力能到哪种程度尚未可知,

他对自己的天赋有信心!

黄主任听到高强这样说也不惊讶,

因为在医学界流传有这样一句话:

医学生所进入的医学院是什么样的水平,周围同事是什么样的水准,这就注定了他未来是什么样的水平和水准。

就拿他自己来说,

要不是他的博士是在名校读的,现在他是否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

对此恐怕真得打一个问号。

于是他笑了一下赞许道:

“对喽,年轻人嘛,就是要有这种心气,机会来了就紧紧的抓住它,不要让自己后悔。

至于他们选你是不是要把你当做垫脚石,这个我们不去理会他,你只需要最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这样,等你签完合同之后,我就把这事给院领导说一下。

毕竟你出去代表的是咱们辽沈医学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肯定得适当的给予你相应的帮助。

不然你要是表现的不尽如人意,那明年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也不好做不是?!”

说到最后黄主任甚至笑得跟只狐狸似的。

对于这事高强自然求之不得,于是站起身来打起保证:

“主任您放心,在这段时间里我肯定好好学习,上了节目中绝对不给您和学校丢人。

我试试能不能凭借我的一己之力把咱们辽沈医学院明年的分数线提上那么十几分!”

对于高强满嘴跑火车黄主任压根就不信。

毕竟一所高校的分数线怎么可能因为一名学生而提高呢,高强又不是马爸爸。

黄觉暗自摇摇头立下flag:

高强要真的能做到我就把办公桌给吃了!

“你小子别吹了。对了,你不是说要写一篇论文嘛,现在进行到哪一个阶段了,要不要我帮你看看?

像浙大二院这样的科研前沿阵地,对于文章可是很看重的。

你的学历肯定不占优势,要是能有一两篇文章发表,那你跟其他医学生的差距就会缩小很多。”

对于黄主任的教诲高强还是很感激的,而且他说的话也是高强努力写论文的目的。

为此他甚至还往科研论文撰写技能上砸了三百反内卷值。

想到这里高强就有点肉疼,

要知道每天的反内卷值都是有一个量的,平均下来差不多也就能获得二十个左右。

这就是说他把这一个月中一半的反内卷值投入到论文撰写技能上。

不过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毕竟想要在医学行业中有所建树,文章加成的重要性比一般人想象中大的多。

就算是在沈医这种地区性三甲医院,医生评职称时看的不就是文章的质量和数量嘛。

所以在这方面高强迟早都是要投入的,

而且越早越好。

想到这里,高强看了眼面板上第一篇论文的进度,胜券在握的回答道:

“主任,文章的初稿我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剩下的主要在于细节处的打磨。估计再有一周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到时候还得您来帮我把把关!”

写论文都是有技巧的。

一样的病例,相同的数据,同样一种结论,

有的人所撰写的论文就能发表成功,但有的人死活就是过不了。

这就是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经过好几次升级后的西医综合带给高强的绝不简简单单是临床诊断的提升,

还有一部分是对于基础医学理论的拓展。

所以高强在提升了文章撰写技能后,赫然发现写论文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嘛!

等于说高强现在已经补上自身最后一块短板,

是临床、科研两条腿走路。

这样无疑会走的更远!

不过听到高强这话的黄觉却吃了一惊,质疑道:

“快写完了?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啊,我想你之前除了本科毕业论文外应该接触到的论文不是太多。你可别胡写一通,这样是过不了的。

最重要的是你这么年轻可千万不要在这方面犯错误!”

高强闻言有些愕然,

随后察觉到黄主任言语中的意思后有些哭笑不得的解释说:

“主任您别急,我的文章不是在外面买的,这种事我可不敢干。

这次的论文从原始数据的收集到最终的撰写,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而且文章中的很多研究都是我根据咱们科室同一类病人入院前和入院后的病历作为基础的,不可能发生这种论文造假的丑闻,您多心了!”

至于黄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担忧,懂得都懂。

黄主任见高强脸上的表情也不似作假这才重新露出笑脸,但还是叮嘱道:

“你知道其中的利害就好。你的天赋非常不错,而你的未来我敢肯定只要不出意外必定是一片光明,所以有些事一点都不能沾,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才是!

这样,写完之后拿给我看看,我也可以帮你参谋参谋,看投哪家的期刊合适。”

“行,我知道了,在投稿之前肯定得然您把把关,我还想让您在上面挂个通讯作者呢!”

不过黄主任闻言却是不以为然的摆手拒绝:

“行了,通讯作者还是算了,我还不差那一篇文章,我敲敲边鼓倒还行。”

一篇文章可以署名好几位作者。而作者的排序规则是:

第一作者排第一位,第二作者排第二位,第三作者排第三位,依次类推……

其中从分量上来说,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其他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

所以文章投稿时高强肯定是第一作者,而通讯作者既可以是高强也可以署名其他的人。

既然黄主任不打算署名,那么高强就打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一肩挑。

况且文章本来就是他的,合情合理!

“主任,那您这要是没事的话记得帮我把假批一下,我就先出去了。”

高强指了指房门位置如是说道。

黄主任闻言故作不耐烦:

“兔崽子,滚吧!!!”

PS:新书如同娇弱的嫩芽,尚不能经受风雨,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多投点票,小作者拜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