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朱棣七

换源:

  朱标压制住自己,冷静下来。

他心中苦涩一时之间有种万念俱焚的感觉,到底是大明的皇太子,他看着温和的朱元璋,心中一暖,眼里全是慕孺。

朱元璋轻轻抚着朱标的肩膀,心中未尝不难受,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未来也太苦了,作为父亲他心疼……

灏小手一挥,画面纷飞,声音变得极具穿透力。

天幕上的画面又回到刚开始,威武雄壮的军队。

诸天万界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个高台上,最耀眼的最显眼的,高大威猛的男子。

他们已经看出来这是在誓师!!!

只见,燕王朱棣俊朗的面容,沉稳的看着面前的军队,满身的杀伐之气。

他像是不甘又像是不满的嘶吼,声音沉稳厚醇,带着信服力大声道。

【我朱棣,太祖高皇帝之嫡子,国家至亲。

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

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横起大祸,屠戮我家。】说到这里,朱棣有些难受,他眼眸里带着痛苦,又带着怀念。

【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

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

……】

画面中朱棣怒气冲天。他号召着,以奉天靖役的名义,起兵。

画面外的朱棣尴尬的看着突然站起身的父皇朱元璋。

朱元璋的确是被气笑,这个怂崽子,还祖训有云,偷换概念玩得溜啊,怕“必训兵待命”,个字是假的。

话虽如此,朱元璋却是十分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朱棣就这样造反了!

要知道,朱棣只是一个小小的藩王,现在都藩王可不是汉时的藩王,就这样还成功了……那朱允炆是有多无能,还是他教导六年之久,他眼瘸了啊!??!

“好小子!”

作为非正常手段上位的李世民,毫不掩饰的对朱棣表示欣赏。

李承乾看着,不由的摸了摸下巴,阿耶是喜欢这样的人!?

不行他的认真看看,好好学学。

还不知道自家好大儿在想什么的李世民,急不可耐的看着他们。

一脸的,“猫猫好奇jpg”

嬴政冷静的看着天幕,所以后世有分封,难不成他真的错了吗,他心中思绪纷飞,复杂难言。

不过一会儿,他又坚定的下来,分封不可取!他没错!

他又抬头看着朱棣,并吩咐扶苏好好看看。倒不是,他有多喜欢这个朱棣,是因为他家扶苏,简直就是一个正人君子,让他无奈。

现在看到这个叛逆的朱棣。可不就是,前一亮。反正只要扶苏有所悟,也值了。

想到这,一统六合的秦始皇不由的怨念横生。

早知道,一个人的思想那么难纠正,当初在忙也该分点心思在扶苏身上。

天幕说的这,饶有兴趣的问了几个问题。

【朱棣的造反是为什么呢?难不成只是为了他的野心,不顾天下的死活?朱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建文年间百姓,心都纠起来了,看着天幕,心中悲伤又麻木。

燕王殿下为什么要造反,是为天下吗?

他们小小百姓,该怎么样才能好好活下去……

现在战乱又起,他们该怎么办,天啊,你既然有眼就看看我们吧

他们哭泣着跪地祈求。

他们什么也不懂,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不懂什么天下苍生……

因为活着已经用了他们全部的力气了。

【朱元璋去逝时,是十分安心的,他认为,朱允炆一定可以好好治理天下,所以,他安心的去了。

朱元璋的逝去,笼在朱允炆身上的巨大影子也消散了。

刚刚登基的朱允炆,意气风发。有大抱负,他要像古今圣贤学习,欲从现在汉唐之荣光。

登基之初,他开始改革,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

制度“永维宽猛之宜,诞布维之政”,旨在消除“重典治吏”矫枉过正的负面影响,维持政权的稳固。】

嬴政惊讶的看着天幕,他已经知道后世帝王对百姓的看重。

他看着扶苏眼里的光芒嘴角微微颤抖,真是够了。

本来就被儒家忽悠瘸了,刚毅勇武的长子,现在看这个怕更难说了。

继承人,继承人,老天,你倒是给朕一个啊。

李世民意外的看着天幕,这个朱允炆好像也不是特别昏庸。

他在心里想着,转过头看着李承乾教育道,“高明,你要知道,君为舟,民为水,这个朱允炆不管是怎么失败的他减轻苛政就值得学习。”

“是,阿耶,我一定像朱允炆哥哥好好学习。”

李世民满意的笑着点点头。

然后,下一秒,李世民幽怨的看着天幕,现在将他的话收回去还来的及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