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5.30-9.20

换源:

  5.30上午学了3节python

3*40min

6.3端午佳节

跟着王一婷练音

6.6

明天高考了,很多人在感概。其实我已经觉得离我太过于久远了,我已经回想不起曾经的那些往事了。

6.11

开始练习瑜伽

16:39

6.21

15.40查看工作指引

7.8

头晕,吃了火锅

7.9

在家,还得按照计划积极践行才行。

7.20

继续隔离般的生活

8.4

七夕情人节,却是陪人加班的一天哦。

8.13

思考了许久,未来的路如何走。目标和未来,两者的折中。

自身的病痛和需求,似乎有优质的医疗条件更加方便一些。

身体,学习,金钱

今天我是真正的下定决心了吗?一往无前?

一定要锻炼好身体

世界是残酷的,却要报之以歌。

没事多看看剑客,不换思想就换人。

8.15

加班两小时,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心安理得的休息。为什么自己总是做不完事,心里就感觉欠得慌呢?

王东岳

假装信。实际上不信

所有书都要读,实用主义。反着看

谁信谁傻,双减

回归自己的需求

放过别人,放过自己

做事的时候不带情绪

放得开,看得开

劳心者治人

不要比

利益

科学的结论领导受不了

不要管闲事

放下自尊心

8.22

早睡第一天打卡

8.26

高中同班同学和同班同学要结婚了,

8.30

我的心态真的差,为一个莫须有的东西烦恼,实际上是陷入了自我的精神内耗。

9.20

阴雨的一天,因为晚上熬夜了,心里特别难受,混混沉沉睡了一整天,头还是痛。

晚上7.00-10.00看案例,分析英语作文,中文先写出结构再用翻译软件翻译吧,后面再来慢慢改。

学习的空隙起来走了一走,其实慢慢走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这样不刻意的锻炼,而是有种顺其自然的感觉。

悲剧的诞生

一、导引

1、为什么看悲剧

2、尼采生平: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24岁当上巴塞尔大学教授,30多岁漫游欧洲,在1900年去世

3、《悲剧的诞生》的背景:尼采第一本正式发表的著作,写这本的用意不是为了介绍希腊悲剧历史,而是要教育现代人学习希腊人的人生态度。本书特点:行文复杂,一气呵成。

4、全书结构:第一部分,构成悲剧的两种艺术精神,一是强调秩序的日神精神,二是强调迷狂的酒神精神。第二部分,关于希腊悲剧的简史,悲剧如何从酒神精神中诞生,并在日神精神的帮助下发展到巅峰。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打破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平衡,最后消灭了悲剧。第三部分,尼采将视角从古代拉回现代,19世纪的德国,已经为希腊悲剧的重生准备好了土壤。

二、构成悲剧的两大精神

1、古希腊人艺术的两个重要部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2、解释日神精神:象征艺术中富有秩序的那一面,它看重结构的匀称,比例的和谐,强调对个性的鲜明表达。最能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形式,就是视觉艺术。审慎节制的人生态度。

3、解释酒神精神:象征艺术中激情与破坏的一面,它希望打破边界,摧毁个体,让人进入一种忘我和疯狂的境界。最能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就是音乐。放弃自我、一切皆空的人生态度。

4、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互相对立,互相补充,成为了希腊艺术发展的动力,推动着希腊艺术的发展。

三、古希腊悲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悲剧的原初阶段,悲剧不是某个剧作家的发明,歌队成员的原型不是配角也不是观众,在最开始他们就是悲剧艺术本身,悲剧只有音乐,没有的剧情——体现出酒神精神

2、第二阶段:悲剧克服了抽象性,添加了日神精神,出现了故事情节和戏剧主角。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结合,悲剧迎来了发展巅峰,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解析悲剧:观众在人物所遭受的苦难中,看清生命的真实状况,并热爱命运。

3、第三阶段:悲剧家欧里庇德斯的出现,他重视对话而非音乐,重视人物的日常生活,抹除掉苦难,挑战了传统悲剧;哲学家苏格拉底用乐观的理性打破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平衡,理性主义占据上风,消灭了希腊悲剧。

四、悲剧在德国再生的条件

1、条件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出现(康德、叔本华为例),理性认知触及到了边界,绝对真理的不可能,从而挑战了理性精神。

2、条件二:瓦格纳的音乐剧,融合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重塑德国神话。

五、影响

1、对尼采的哲学来说,《悲剧的诞生》是个伟大的起点,孕育了很多哲学关键概念,比如超人、谱系学、权力意志等。奠定了他反思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

2、对20世纪西方文明有重要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影响了文学、音乐和哲学。在心理学方面,影响了对潜意识的讨论。在人类学领域,开辟了文化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