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四女儿何茵,为了赚钱,小小年纪就出去闯荡,吃了不少苦头。
他常常为此感到自责和无力,觉得自己这个当父亲的没本事,没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而现在,看着女儿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他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他发现,这一切的改变,似乎都与外孙何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从何东那次“大病”一场醒来之后,虽然人变得比以前懒散了许多,整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不爱干活,也不爱出门。
但是,家里却实实在在地开始发生了一些好的变化。
先是何东自己的床铺变得舒适了。
然后是大女儿何平的小吃摊,在何东那些“歪点子”的帮助下,生意起死回生,越来越红火。
接着是四女儿何茵,也是在何东的“指点”下,找到了一个好摊位,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就连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二女儿何影,最近的精神面貌也好了不少,还主动去参加什么书画沙龙,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爱好。
还有那个刚失恋的三女儿何姗,在何东的“开导”下,也很快就走出了阴影,变得比以前更漂亮、更自信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姥爷李丁对何东这个外孙刮目相看。
他彻底改变了以前对何东那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看法。
他开始觉得,这个外孙,可能真的有点不一般。
他私下里不止一次跟女儿们说:“你们发现没有?自从东子那次病好之后,咱们家这日子,可就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我看啊,小东这孩子,就是咱们家的福星!是旺家的小子!”
他还经常跟老伴儿念叨:“老婆子啊,你看看咱们外孙东子,现在多有出息!虽然看着懒洋洋的,不爱动弹,但脑子可灵光着呢!他那些主意,可比咱们这些老家伙想得周到多了!”
姥爷李丁现在看何东,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
他觉得,有这么一个“福星”外孙在,他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何东也感受到了姥爷对自己的态度变化。
以前,姥爷看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担忧和不满。
现在,姥爷看他的眼神,却充满了慈爱和赞许。
何东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
他知道,自己这个“躺平”系统,虽然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好处,但也确实让他在外人看来显得有些“懒散”。
如果不是因为系统能间接帮助家里改善生活,估计姥爷早就忍不住要教训他了。
他想,自己也应该为姥爷做点什么,孝敬孝敬这位一直为这个家操劳的老人。
他注意到,姥爷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院子里那把吱呀作响的旧藤椅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听收音机里的京剧。
那把旧藤椅,已经用了好多年了,藤条都有些断裂和松动,坐上去不仅不舒服,还时不时地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影响姥爷听戏的心情。
何东决定,要给姥爷换一把新的、更舒适的摇椅。
他用系统奖励的钱,悄悄地去市里的家具店,精心挑选了一把用上好竹子制作的摇椅。
这把摇椅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细,椅背和椅座的弧度都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坐上去摇晃起来,非常平稳舒适。
他还特意买了一个用柔软棉布包裹的坐垫和靠垫,铺在摇椅上,让姥爷坐着更舒服。
除了摇椅,他还给姥爷买了几盘他最爱听的京剧名家演唱的磁带。
有梅兰芳的,有程砚秋的,有马连良的,都是姥爷以前经常念叨着想听,却又舍不得买的。
他趁着一个周末的下午,姥爷出去遛弯的时候,悄悄地将院子里那把旧藤椅换了下来,把新的竹摇椅摆在了原来的位置。
又把那些京剧磁带,整整齐齐地放在了姥爷床头的小柜子上。
傍晚时分,姥爷李丁遛弯回来,一进院子,就看到了那把崭新的竹摇椅。
他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走上前,仔细地打量着这把新摇椅。
他摸了摸光滑的竹制扶手,又按了按柔软的坐垫,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这这是谁买的摇椅啊?还挺好看的!”
姥爷自言自语道。
这时,何东从屋里走了出来,笑着说道:“姥爷,您回来啦。
这摇椅是我给您买的。
您那把旧藤椅太破了,坐着不舒服,还老响。
我给您换了把新的,您试试看,舒不舒服。”
姥爷听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呀,东子,你这孩子,太破费了!我那把旧藤椅还能用呢,买这个做什么。”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坐上了那把新摇椅。
他轻轻地晃动着身体,摇椅平稳而舒适地摇晃起来,没有一丝杂音。
柔软的坐垫和靠垫,将他的身体妥帖地包裹着,让他感觉无比的放松和惬意。
“嗯!舒服!真舒服!”
姥爷闭着眼睛,享受着新摇椅带来的舒适感,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何东又从屋里拿出那个小收音机和新买的京剧磁带,放到摇椅旁边的小凳子上,说道:“姥爷,我还给您买了几盘您爱听的京剧磁带,您想听哪一出,我给您放。”
姥爷一听,更高兴了。
他连忙点了一出马连良的《借东风》。
悠扬婉转的京剧唱腔,很快就在小院里回荡起来。
姥爷李丁坐在舒适的新摇椅上,听着自己最爱听的京剧名段,手里还端着一杯热茶,脸上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他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么舒坦过。
他看着一旁同样面带笑容的外孙何东,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欣慰。
他觉得,自己这个外孙,真是长大了,懂事了,也知道孝敬长辈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