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地方?快跟大姨说说!”
何东将自己“想到”的那个铺面的具体位置和大致情况,详细地描述给了大姨听。
他还特意强调了那个铺面虽然目前看起来不起眼,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大姨,您相信我!那个地方,绝对是个风水宝地!您明天就抽空去看看,要是价格合适,就赶紧把它租下来!晚了,说不定就被别人抢走了!”
何东用一种近乎“神棍”的语气说道。
何平听了何东的描述,心里也有些半信半疑。
她知道那个铺面,确实像何东说的那样,空置了很久,看起来也不怎么起眼。
真的有那么好吗?
但是,她又想起了何东之前那些“神来之笔”般的建议,每一次都让她受益匪浅。
她觉得,自己这个外甥,看事情的眼光,确实比她这个庄稼人要毒辣得多。
于是,她决定,还是相信何东一次。
“那好吧!东子,大姨就听你的!我明天就去看看你说的那个铺面!”
何平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
再说二姨何影。
她精心准备的几幅画作,如期参加了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那个小型青年画展。
画展在一个不算太大的展览馆里举行,参展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本市的年轻画家和美术爱好者。
虽然规模不大,但气氛却非常热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业内人士前来参观。
何影的几幅画作,被安排在展厅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里。
她的画,大多是描绘市井生活和胡同风情的题材,比如《清晨的菜市场》、《雨后的小巷》、《槐树下的棋局》等等。
这些画作,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华丽的技巧,只是用一种朴素而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一些普通人生活中最真实、最生动的瞬间。
在众多追求新奇、前卫的现代派画作中,何影的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开始,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她的画。
大多数参观者,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些色彩鲜艳、构图大胆的抽象画或者装置艺术。
何影站在自己的画作前,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土里土气”的画,会不会被人嘲笑。
然而,就在她感到有些失落和沮丧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先生,却在她的画作前停下了脚步。
这位老先生,名叫陈逸飞,是一位侨居海外多年的著名华人收藏家。
他这次回国探亲,顺便也想在内地的艺术市场上,发掘一些有潜力的新人新作。
他已经在画展里转了好几圈了,看了不少年轻人的作品,但大多都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他觉得,现在的很多年轻画家,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和技巧上的炫耀,反而忽略了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真情实感。
直到他看到何影的这几幅画。
他的眼睛猛地一亮!
他被画中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人文关怀深深地吸引了。
他从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和感动。
他看得出来,这些画的作者,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内心充满情感的人。
他仔仔细细地欣赏着每一幅画,不时地发出阵阵赞叹。
“嗯,这幅《清晨的菜市场》,画得真好!把那种喧嚣热闹、充满烟火气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你看那卖菜大婶脸上的皱纹,还有那沾着露珠的青菜,都画得那么真实,那么生动!”
“还有这幅《雨后的小巷》,意境真美!湿漉漉的石板路,斑驳的墙壁,还有那从屋檐下滴落的雨珠,都透着一种淡淡的诗意和忧愁。”
“这位作者的笔触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她的观察力非常敏锐,情感也非常真挚。
她的画,是有灵魂的!”
陈逸飞老先生对着何影的画作,赞不绝口。
何影站在一旁,听到这位老收藏家如此高度的评价,激动得脸都红了,心里也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和自豪。
她没想到,自己的这些画,竟然能得到一位如此有分量的专业人士的认可!
陈逸飞老先生欣赏完画作后,主动找到了何影,向她表示了祝贺,并且详细地询问了她的创作经历和心得。
两人相谈甚欢,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
临走前,陈逸飞老先生对何影说道:“何影女士,你的画作非常有特色,也很有收藏价值。
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这几幅作品,不知道你是否有意向出售?我愿意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其中的几幅。”
听到这句话,何影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出售画作?而且还是被一位著名的收藏家看中?这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荣耀!
她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经过一番友好的洽谈,陈逸飞老先生最终以一个相当不错的价格,买下了何影的两幅画作——《清晨的菜市场》和《雨后的小巷》。
当何影从陈逸飞老先生手中接过那笔“巨额”稿费(其实也就几百块钱,但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时,她的眼眶湿润了,热泪盈眶。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通过自己的画作赚到的钱!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对她多年来坚持绘画爱好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她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何东,激动地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地向何东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东子!东子!我的画卖出去了!真的卖出去了!还是被一个大收藏家买走的!他还夸我的画画得好呢!呜呜呜我太高兴了!谢谢你!东子!如果不是你当初鼓励我,支持我,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