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宋教授与林风两人一阵寒暄过后。
林风望着那机场内的坦克、防爆装甲车,还有荷枪实弹的士兵们。
心中无比激动,没想到这群教授为了迎接自己回国,居然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要是按这样的阵仗。
那刚才在民航所看到的飞机护航群,也是这群教授们派来的。
龙科院的许式彦院长,看着站在哪里发呆的林风。
赶忙上前,并微微一笑:
“林风同学,你好,我就是龙科院的许式彦院长。”
“别紧张,这些士兵都是来保护您的。”
“迎接咱们可控核聚变的功臣回家,必须得提供最安全的保障,这也是高层的指令。”
听着许院长的解释,林风点了点头。
以这样的方式来迎接也是真够特别的!!!
-
这时....
一位胸带西北航天基地的教授也缓缓的走向林风,激动的说道:
“真是没有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能够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
“属实厉害!真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说着便握起了林风的手,补充道:
“世界上任何的高科技技术,在这项技术上都是小儿科。”
“虽然说可控核聚变技术是无价之宝,但是像你这样的人才更是无价之宝。”
“我相信,有了您的加入,我泱泱大国,此刻当兴啊!”
“........”
说着说着,苏队长也来到了许院长面前,礼毕:
“报告,院长同志,护送车辆已经全部到位。”
“并且前往龙科院的路线都已进行了交通管制。”
“是否撤离,请指示。”
许院长回应道:
“撤离,前往龙科院。”
话音刚落。
一辆类似中巴车长度的装甲车便缓缓的停在了林风的面前。
可别小瞧了这辆装甲车,它可是军方最新研制的,据说可以抵御TNT炸药的攻击。
并且车上配备了先进的北斗卫星系统和一个超大的作战指挥室。
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此时的许院长摆出一副【请】的姿势,很客气的说道:
“林风同学,此处不是咱们探讨交流的地方。”
“咱们还是赶紧上车吧!”
“前往龙科院,哪里比较安全。”
听着许院长的话,林风并没有相互的谦让,直接上了军车。
见林风上车,在场的众人也有序的登上了龙科院的大巴。
与此同时......
机场上的坦克以及防爆装甲车辆也朝着机场外驶去。
警戒也随之解除。
随着,林风等一众专家的离开,机场上的旅客们也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议论:
“这就......撤离了吗?”
“我......还没有看过瘾呢。”
“有网了,也有信号,可以打电话了。”
同时,机场外围的道路上参加警戒的警员身上携带的传呼机同时响起来。
“接上级通知:前往机场方向的道路解除警戒。收到请回答。”
警员001,收到。
警员002,收到。
而远处的一辆军车也将把守的士兵,一个一个【捡回】了车上。
道路上也开始恢复了往日的景象,但是他们心中的疑惑还是不由的涌向出来:
“看样子,已经接着这位【大人物】,警戒都解除了。”
“是啊!我以为还得一会呢,没想到这么快!”
“他会是哪一级人物呢?居然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我听说,全市的警察出动了三分之二。”
要知道,能让军警联合出动,那一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林风乘坐的装甲车上。
许院长看这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情不自禁的问道:
“林风同学,你是在米国的那个高级实验室里研发出来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呢?”
对于许院长的问话,林风便掏出手机递给了许院长,不好意思的说道:
“许院长,那有什么高级的实验室。
“这里就是我研发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室里照片。”
许院长看这林风那破旧的实验室,神情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这就是你研发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室吗?”
林风风轻云淡的回答道:
“没错,就是这几间实验室,许院长。”
“你......这搞的也太不讲究了吧!从看外表来看这几间实验室有可能已经废弃掉了。”
听着林风的回答,许院长还在幻想着,虽然说实验室外表破旧了一些,但是并不能代表什么,说不定里面别有洞天呢!
看着看着,许院长再度震惊了起来:
“不会吧!这......也叫实验仪器。”
因为这些东西最起码落后当今科学仪器十年左右。
此时......
许院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变的无比的僵硬。
简直是太颠覆他的认知。
而心中的震惊也是更加的强烈,犹如那万千潮水般涌现出来:
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因为在许院长的认知世界里,研发可控核聚变是一项复杂、精密的科研工作,它可比制造原子弹复杂许多,原本以为林风会在一个拥有着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宽敞明亮的实验室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地方。
此时的许院长,心里早已是五味杂陈了:
林风就在这么简陋的科研环境下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
那得有着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啊!
反而,我龙科院,每年花费那么多的科研经费,并且拥有着最先进的实验仪器,建立了一栋又一栋的实验大楼。
截止目前,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质的提高,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想到这里,许院长激动的拉着林风的手。
“林风同学,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咱们龙国的科研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的。”
还没等林风说话。
一位身穿龙科院制服的老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疑惑问道:
“林风同学,你是怎么想到在核反应时氘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其核外电子摆脱原子的束缚。”
面对老教授的提问,林风微微一笑:
“好像......是在科学杂志上有这么一篇关于【原子核能够相互聚合,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原子】的学术论文得到的启发,而这个原子结构图........”
经过林风的讲解,这位老教授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
“哦,我想起来,当时这篇学术论文轰动整个学术界,当时也没有多想,也没有悟出什么了,真是没有想到你竟然悟出了这么重要的东西。
老咯,不中用了,这真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
说罢,又有一位专家朝着林风问道:
“林风同学,那个超分子碳纤维恒温材料,真的能承受上亿的高温灼烧吗?”
林风点了点头:
“这个简单,首先要激活碳纤维上的活性因子,然后.......”
经过林风这么一说,这位专家恍然大悟,并竖起了大拇指:
“搞了半天,原来是这里没有弄明白!”
然而......
对于这些专家学者的问题,林风都会一一的解答。
其实他的心里还是一直很敬重的这些老一辈的科研人,对于一些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回答多细就回答多细!!!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