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为什么!为什么林风的课这么难懂???

换源:

  时间也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很快,便传来了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林风也放下了粉笔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正好两个小时时间把今天想讲的内容全部都给这些教授们讲述完了。

他转过身来,扫视了一下台下的这些教授们,对于这些人林风还是很尊敬的,毕竟他们绝大多数的人,为了龙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时的他也毕恭毕敬的询问道:

“各位专家教授们,今天的课我已经讲完了,您们都听懂没。”

听着林风的询问,这些教授有的低着头,有的凝视着窗外,都沉默不语,好像没有听见林风的话一样。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风也见怪不怪了,毕竟自己所讲的知识大部分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这时他又一次的询问道:

“在座各位科研前辈们,大家如果有那个地方没有听懂话,您们可以当场提出来咱们一起探讨。”

说罢,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讲台上的林风,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听懂林风的讲课。

看着众教授们的表情,在场的学生精英们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眼神。

“我了个天呐,没想到林风所讲的内容这么多的教授都听不懂!”

“是啊!居然连我们学校的刘教授都没有听懂,他可是咱们龙国核物理专业的领军人物啊!”

“我估计能听懂这次讲课内容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人。”

“这......讲的实在是太变态了吧!简直就跟听天书一样,真是太难以理解了。”

因为在这些学生眼里始终觉得自己的教授基本上都是龙国科研界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对科研方面应该有着很深的造诣,而绝大多数的科研问题,在这些教授面前都能做到迎刃而解。

然而林风的一节课下来,使他们好多的人都有些听不懂,这的确属于罕见的现象。

他们看了看讲台之上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林风,心中感慨万千:

“林院士,实在是太厉害,他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

“我感觉林院士在科研界都不能用出类拔萃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登峰造极】。”

“没想到如此年轻居然能讲出这么深奥的知识,真是前途无量啊!”

“我算是服了,林风你是我们偶像!”

-

片刻之后。

一名两鬓斑白,身躯挺拔、年纪看似有六十上下的老教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讲台上的林风问道:

“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必须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来完成,就是让能量稳定的持续输出,但不能像氢弹那样一下子全部释放,这个超分子碳纤维恒温材料真的能实现吗?”

面对这位老教授的提问,林风只是转过身来,朝着黑板上写下了一大串的分子式。

并向这位老教授耐心的解释道,听着林风的解释,这位老教授豁然开朗,情不自禁的说道:

“难怪能承受住这高的温度呢,原来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竟然如此的紧密稳定.......。”

听着林风的讲解,在场的众人都面面相觑了一下,他们更加吃惊看着讲台上的林风。

随着这位老教授提问的结束,又有一名神采奕奕,年过半百的胖教授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学生们看着这位胖教授,心中无比的惊讶:

“我去,他.....怎么也来了!”

他可是咱们龙国最著名的核物理材料学领域的专家啊!前不久还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伴随着学生们的震惊声,这位胖教授向着讲台上的林风问道:

“要实现可控,那就需要将核反应炉加热到进亿万的温度,那又是如何实现真是的输出大于输入呢?”

对于这位胖教授的提问,林风笑了笑,朝着黑板上写下了V和M的方程式。

并向他解释道:

“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密度,几乎所有的可控核聚变都离不开等离子体,只要密度以及温度合适,电子就会脱离出了,我们可以通过V和M的方程来计算等离子体的行为轨迹。”

......

在随后的时间里,还有一些教授或者专家们站起来相继向林风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他们的提问,林风依旧能够做到对答如流。

当他们看到林风能够如此平静的回答起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时,现场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时也被眼前的这位少年的能力所深深的折服:

“实在是太厉害了,没有想到林院士讲的知识真是太渊博了,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难怪几十所高校的校长抢着让林院士到他们的学校任职呢。”

“一个学渣能讲出这么高深的知识吗,以后谁要是在骂林院士是国家的耻辱,我就跟谁急。”

“不知道林院士收不收徒弟,我真的好想拜他为师。”

时间过得很快,林风见没有人在提出问题了,他便朝着台下的众人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自己的讲课。

随即而来的便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甚至还有些学生不停的高呼着他的名字。

此时的林风悄悄的成为了在场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至于那些教授们也是感慨万千:没想到林风居然如此的了解可控核聚变技术。

如果我们能成功掌握这项技术的话,米国靠着高科技横行霸道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龙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讲台上这位叫林风的青年人!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