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五妹何家喜的天真与麻烦。

换源:

  当然,他也会注意分寸,不会说一些太过惊世骇俗、超出时代认知范围的话,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只是在合适的时机,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分享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接触和交流中,何家文对胡建军的感情,也从最初的单纯欣赏和好奇,渐渐地多了一份更深层次的敬佩和倾慕。她觉得,胡建军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更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远大抱负的理想主义者。

这种认知,让她在看待胡建军时,眼中总是会不自觉地带上一种柔和的光芒。

这日中午,又到了午饭时间。红星机械厂的大食堂里,一如既往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工人们排着长队,打好各自的饭菜,然后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边吃边聊,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的嘈杂声。

何家文端着一个盛着白米饭和一荤一素两个菜的搪瓷餐盘,在拥挤的食堂里有些茫然地寻找着空位。她今天下楼稍微晚了一些,好一点的位置基本都已经被占了。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着,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点、干净点的角落。

就在这时,她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独自一人坐在一张靠窗的空桌旁,安静地吃着饭。

是胡建军。

他今天似乎也是一个人来吃饭,没有和其他技术攻关小组的成员在一起。他低着头,一口一口地吃着饭,神情专注,仿佛周围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何家文的心跳没来由地快了几分。

胡建军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朝她这边看了一眼。当他看到是何家文时,脸上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微笑,然后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可以过去坐。

那张桌子是四人座的,除了胡建军,还有三个空位。

何家文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她没想到胡建军会主动邀请她。在五十年代,男女之间虽然也讲究“同志友谊”,但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像食堂这样的地方,年轻男女单独坐在一起吃饭,还是会引来一些关注的目光。

她略微犹豫了一下。是找个别的角落随便凑合一顿,还是……接受胡建军的邀请?

只是那么一瞬间的迟疑,她便做出了决定。她不想错过这个可以和胡建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端着餐盘,尽量让自己的脚步显得自然一些,朝着胡建军那张桌子走了过去。

“胡师傅,这里……没人坐吧?”她走到桌旁,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声问道。

“没人,何同志,请坐。”胡建军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语气依旧是那么的平静和煦。

“谢谢。”何家文道了声谢,将餐盘放在桌上,然后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周围似乎有一些若有若无的目光朝他们这边瞟了过来,还夹杂着几声低低的议论。何家文感觉自己的脸更热了,耳根都有些发烫。她低下头,假装专心地整理着自己的餐具,不敢去看胡建军的眼睛。

胡建军倒是显得很坦然,他并没有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只是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饭。

过了一会儿,何家文才渐渐平复了有些紧张的心情。她偷偷抬眼看了一眼胡建军,见他神色如常,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两人一开始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吃着饭。食堂里的饭菜依旧是那么的普通,白米饭有些硬,菜的味道也乏善可陈。但不知道为什么,何家文觉得,今天这顿饭,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香一些。

“何同志,是扬城人吧?”

就在何家文以为这顿饭就要在沉默中结束时,胡建军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何家文闻言一愣,有些惊讶地抬起头:“胡师傅,您……您怎么知道?”她记得自己好像没有跟胡建军提起过自己的籍贯。

胡建军笑了笑,解释道:“上次听何同志说话,口音里带着一点扬州那边的腔调,猜的。”

他拥有八级钳工的MAX级技能,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对声音细微差别的辨识能力,虽然这主要用于判断机器的异响,但用来分辨方言口音,也并非难事。

何家文恍然大悟,随即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是的,我是扬城人。没想到胡师傅听力这么好。”

“扬城是个好地方啊。”胡建军随口感慨了一句。

一提到家乡“扬城”,何家文的眼神立刻就亮了起来,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是啊,我们扬城很美的。”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但很快,那份骄傲又被一抹淡淡的乡愁所取代,“只可惜,离家太远,自从来了淮城工作,就再也没回去过。”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眼神中也流露出几分黯然。这个年代交通不便,从淮城到扬城,路途遥远,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姑娘来说,想要回一趟家,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同志想家了?”胡建军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轻声问道。

何家文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有点。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就特别想念家里的亲人,还有家乡的那些……那些风土人情。”

她似乎是打开了话匣子,开始絮絮叨叨地向胡建军描述起她记忆中的扬城。

“我们扬城的瘦西湖,胡师傅您知道吗?那里的春天最美了,湖边的柳树发了新芽,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上,桃花也开了,粉粉的一片,就像画一样……”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向往,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烟花三月的江南水乡。

“还有个园,里面的假山是用不同颜色的石头叠起来的,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特别精致,也特别有巧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