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面子上压过大姐,也为了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她开始积极地在厂里留意那些家境较好、或者父母是干部、或者自身有发展前途的男青年。
她将目标锁定在了同厂设备科科长的儿子闫宏宇身上。
闫宏宇比何家喜大两岁,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化人。他父亲是设备科科长,在厂里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家里条件确实比一般工人家庭要好不少。闫宏宇自己也在厂里的技术科工作,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技术员,但工作清闲,也算体面。
何家喜觉得,闫宏宇各方面的条件都比李振华强多了,如果能嫁给他,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也能在姐妹们面前扬眉吐气。
于是,她开始主动接近闫宏宇,对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好感。
然而,闫宏宇为人有些眼高于顶,自视甚高。他觉得自己父亲是科长,自己又是技术员,条件优越,一般的女工他还真看不上眼。
对于何家喜的主动示好,闫宏宇虽然也有些心动(毕竟何家喜长得还算漂亮,身材也好),但态度却一直有些不冷不热,若即若离。
这让何家喜感到有些受挫,但也更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和征服欲。她觉得,越是难追的男人,才越有价值。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闫宏宇追到手
淮城轧钢厂为了提高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特地组织了一场全厂范围的青年工人技术比武大赛。
比赛分为钳工、焊工、车工、电工等几个工种,各个车间的青年工人都踊跃报名参加,希望能在这个舞台上一展身手,也为自己争取荣誉和奖励。
李振华也报了名,参加的是他最擅长的钳工组的比赛。
他知道,这是一次展示自己能力、提升自己在厂里声望的好机会。
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李振华照例进行每日签到。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钳工技能(中级)’”
这个奖励,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李振华只觉得脑海中灵光一闪,无数关于钳工的精湛技艺、操作技巧和经验心得,如同醍醐灌顶般涌入他的意识。
他感觉自己对钳工这门技术的理解,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仿佛一下子从一个普通的熟练工,蜕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法师。
他心中大喜,对明天的比赛更加充满了信心。
比赛当天,厂里的小礼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厂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青年工人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钳工组的比赛场地设在金工车间。
比赛的内容是按照图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锉刀、锯子、钻头等工具,手工加工出一个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金属零件。
这不仅考验参赛者的基本功,更考验他们的识图能力、操作技巧和心理素质。
李振华沉着冷静地走到自己的工位前,仔细阅读了图纸,熟悉了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只见李振华不慌不忙,先是认真地在毛坯件上划线定位,动作精准而熟练。
然后,他拿起钢锯,开始进行锯割。他的锯割动作稳定而有力,锯缝平直均匀,速度也比旁边的选手快了不少。
接下来是锉削。这是钳工活中最考验功底的一道工序。
李振华手持锉刀,推锉平稳,收锉轻巧,锉屑纷飞,金属表面很快就被锉得光洁平整,尺寸也控制得非常精准。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的从容不迫,那么的赏心悦目,仿佛不是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比赛,而是在进行一场艺术创作。
周围的裁判和观摩的工友们,看到李振华如此精湛的技艺,都不由得暗暗点头称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其他选手都还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甚至已经满头大汗,手忙脚乱了。
而李振华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
最终,在规定时间结束前,李振华率先完成了零件的加工。
他将加工好的零件仔细清理干净,郑重地交给了裁判。
裁判们拿起李振华的零件,用卡尺、千分尺等精密量具仔细地进行了测量和检验。
结果让他们大为惊喜
李振华加工的这个零件,不仅形状完全符合图纸要求,而且各个尺寸的精度都非常高,表面光洁度也达到了极佳的水平,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经过裁判组的一致评定,李振华凭借着无可挑剔的精湛技艺和完美的作品,力压群雄,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本次技术比武大赛钳工组的第一名
当厂领导在全厂职工大会上,郑重地宣布李振华获得钳工组冠军,并亲自为他戴上大红花,颁发奖状和五十元奖金,以及一些粮票、布票等奖励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李振华站在领奖台上,胸前戴着鲜艳的大红花,手中捧着沉甸甸的奖状和奖品,脸上露出了自信而谦逊的笑容。
这一刻,他无疑是全厂最耀眼的明星
李振华在技术比武中夺魁的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轧钢厂,也传到了何家。
何家丽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无比骄傲和自豪的笑容。
她为自己的未婚夫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她觉得,李振华不仅人品好,对自己好,还是个有真本事、能干大事的男人
厂里的同事和街坊邻居们见到何家丽,都纷纷向她道喜,夸她有眼光,找了个这么能干的好丈夫。
“家丽啊,你可真有福气振华这小伙子,太了不起了”
“是啊是啊,年纪轻轻就拿了全厂技术比武的冠军,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家丽,你以后可要享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