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飞渡(二)

换源:

  二

陈胜起义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大泽乡为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各郡县纷纷诛杀官吏,响应陈胜。昔日六国的关东大地,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处于风暴中心的齐、楚等地,变化尤为剧烈。

变化的局势,改变着人们的命运,昔日高高在上的秦朝官吏,如今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的处境异常险恶。坐视局势发展,就会遭受屠戮;为朝廷守城,只有死路一条;试图起兵反秦,也不为当地百姓所接纳。齐、楚之地的秦朝官吏,大多被杀。

身处漩涡中的秦朝官吏,徒劳地探寻着生存之道。

陈胜起义后不久,会稽郡郡守殷通看出了门道,唯有起兵加入反秦行列,才能保全身家性命。

他决定起兵。但他处境尴尬:虽然身为一郡最高领导,却是秦朝命官,被当地民众视为异类,要想被接受,必须得到地方势力支持。于是就苦寻对策。

思前想后,对策想到了避仇于郡治吴县的楚人项梁身上。

项梁是项燕之子,将门子弟,受家世熏陶,深谙兵法,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

殷通派人把项梁请了过来,与他谋划道:“如今,长江以西各地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国啊!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意已决,起兵反秦,请您和桓楚统率军队。足下以为如何?”

项梁甚喜,赞叹道:“我也听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当此亡秦之时,郡守能够当机立断,实乃大丈夫的明智之举。上可不失荣华富贵,下可脱百姓于涂炭。项某深为钦佩,岂敢不受命?只是桓楚逃亡在外,一时恐怕难以找到。”

殷通忙问:“如果一时找不到,足下可否独当此任?”

项梁踌躇道:“桓楚是楚国名将,百姓信服他。而梁未在军中任过职,恐怕难以服众。此事非同小可,务必慎重。我想,还是找到桓楚为上策。”

殷通道:“足下可以找到他吗?”

项梁道:“我想总有人知道他在哪的。这事交给我吧。”

殷通连忙称谢:“那就有劳了。只是——。”

项梁心领神会,不等殷通说完,就说道:“越快越好。”

殷通会心地笑了。随后将项梁送出门外。

回到住处后,项梁就与侄子项羽商议道:“今天殷通找我商议起兵之事。他想让桓楚和我为将,替他带兵。”

项羽瞪大了眼睛:“替他带兵?要带就给自己带!”

项梁道:“这话说得对!殷通是秦朝命官,由他挑头,百姓不附,断然不会成功!”

项羽道:“那我们就自己干!”

项梁道:“是的,我们自己干!但得首先干掉殷通。今天他让我帮着找桓楚,我想就从这里做文章。”

接着,叔侄二人仔细推演了行动细节。

第二天,项梁就带着项羽一同来见殷通。

到了郡府,项梁让项羽等在外面,自己单独进去见殷通。

殷通见项梁来了,十分高兴:“桓楚有消息了?”

项梁点头道:“有眉目了。昨天我回去,就交代舍侄项籍打探消息。可巧,项籍知道他在哪,今天我将他带来了,郡守有什么交代,可直接说与他。”

殷通道:“那就请令侄进来说话吧。”

于是项梁出去,将项羽带了进来。

殷通一见项羽的仪态,就知道是一个干练的后生,于是就请他坐下,问桓楚的所在。项羽道:“桓楚现隐居在由拳县白荻里,十天前,我还去见了他。”

殷通又问了桓楚的生活起居情况,项羽一一作了介绍。

殷通很高兴,对项梁夸赞道:“令侄英武潇洒,将来必成大器!”

项梁一边谦谢,一边看向项羽,对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可以动手了。

项羽飞快地抽出剑来,挥手砍向毫无防备的殷通。殷通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头颅就滚落到了地上。

可怜的殷通,身为一方大吏,却拙于识人,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态度恭顺,竭心为自己谋划大事的人,居然是最危险的敌人,满心想着“先发制人”,不想却“为人所制”,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项梁随即佩戴了殷通的印绶,手提殷通的首级,与持剑的项羽一同来到门外。

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门外的卫兵和属员,院子里顿时乱作一团。

卫兵们中有些是秦兵,他们见郡守被杀,端着戈矛就围了上来。那些本地的兵士,则立在原地未动。

力能扛鼎的项羽见状,挥剑就砍杀过来,边砍边发出震慑人心的喊声。

兵士被夺去了胆魄,被项羽击杀了上百人。

众人被项羽的神勇镇服了,一个个吓得趴在地上,不敢起身。

项梁于是召集吴县的豪强官吏,宣布起兵反秦。随即收服会稽郡各县的军队,得到八千精兵。项梁自封为郡守,任命项羽为裨将。成为了继陈胜之后,第二大反秦力量。

(谢谢您的支持与关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