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寿宴波澜楚潇受刑

换源:

  楚潇看着这个正默默啃食着野菜和糙面馒头制成的窝头的小男孩。小男孩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满是哀伤与无助。

楚潇心生怜悯,缓缓蹲下身子,轻声问道:“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询问吓到了,只是默默地啃着手中的馒头,一言不发。楚潇并未生气,而是更加温和地说:“小孩,你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

小男孩抬起头,用那双呆滞的眼睛看着楚潇,仿佛在审视着面前这个人是否可信。良久,他才用略带胆怯的声音说道:“我叫李想。”楚潇微微点头,又问道:“你就叫李想啊,那你有没有想做的事情呢?”李想闻言,摇了摇头。毕竟,他仅仅只有6岁,这个年纪的他还不懂得何为梦想,只知道生活的艰辛与苦涩。

楚潇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心中泛起一阵酸楚。他深知这孩子在如此年幼之时,便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想到此处,楚潇说道:“那你现在就在我们府中干点杂活吧。”李想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被不安所取代。他不知道这是否又是一场空欢喜,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在自己父亲母亲家的日子也是过得无比艰难,每天非打即骂,从未感受过丝毫的温暖与关爱。

然而,楚潇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伸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道:“今后我就是你的大哥哥,谁也欺负不了你。”这一句简单而有力的承诺,如同春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李想心中的阴霾。他望着楚潇,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与信任。

从那一天起,李想便跟着楚潇回到了府中。楚潇吩咐下人给李想准备了干净的衣物和虽然不精美但也算能吃饱的饭菜。李想第一次感受到了吃饱穿暖的滋味,心中对楚潇充满了感激。

在府中的日子里,李想虽然干的是杂活,但他却干得格外认真。他知道,这是楚潇给他的机会,他一定要好好珍惜。而楚潇也时常关心着李想,教他读书识字,给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楚潇的关爱下,李想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他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胆小怯懦的孩子,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少年。他知道,是楚潇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而他也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报答楚潇的恩情。

楚潇的日子在这半个月里过得浑浑噩噩,每日上朝对他而言,宛如一场折磨。朝堂之上,大臣们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那谄媚的话语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令他心生厌恶。然而,他却不敢表露半分不满,只能默默低头,噤若寒蝉。

曾经,他亲眼目睹一位大臣只因直言进谏,便被皇上无情地处死。那血腥的场景,大臣绝望的眼神,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自那以后,楚潇在朝堂上愈发畏畏缩缩,生怕稍有不慎,便步了那位大臣的后尘。

这一日,楚潇如往常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朝堂。他目光呆滞,神情木然,仿佛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听着那些虚伪的奉承,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但他只能强装镇定,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令人作呕的氛围之中。

当朝堂的事务终于结束,楚潇如获大赦般匆匆离去。回到府中,他瘫倒在椅子上,长吁一口气,试图摆脱朝堂上的压抑。然而,还未等他缓过神来,一封来自皇宫的请帖便送到了他的手中。

楚潇颤抖着打开请帖,只见上面写着皇上寿辰,特邀他进宫赴宴。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波澜,这究竟是福还是祸?他无从知晓。

夜晚,楚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深知皇宫乃是是非之地,此次寿宴更是吉凶难测。但皇命不可违,他别无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里,楚潇一边为寿礼之事绞尽脑汁,一边又在心中反复揣测皇上的意图。他找遍了府中的珍宝,却始终觉得没有一件能够配得上皇上的尊贵。而对于皇上的心思,他更是捉摸不透,每一种可能的情况都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令他焦虑不已。

终于,到了皇上寿辰的这一天。楚潇早早地起身,精心梳洗打扮,穿上最华丽的朝服。他带着精心准备的寿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那座威严的皇宫。

宫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楚潇却无心欣赏这繁华的景象。他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在这看似喜庆的氛围下,他仿佛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楚潇怀揣着那装满姜的木桶,踏入了皇宫。眼前的繁华景象与自己府中的困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心中的落差感愈发强烈。

歌女们身姿婀娜,翩翩起舞,那腰肢扭动的姿态仿佛在嘲笑着他的寒酸。桌上摆满了玉盘珍馐,肉香四溢,而他却想起自己在府中连一顿饱饭都难以求得。楚潇默默坐在自己的案桌前,端起酒杯,将那辛辣的酒液一饮而尽。

酒入愁肠,化作一腔愤懑。他回想起这几日处理的政务,所见的皆是百姓的困苦生活。粮食匮乏,民不聊生,而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却依旧阿谀奉承,粉饰太平。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还得在这虚伪的场合强颜欢笑。

看着皇帝在推杯换盏间昏昏欲睡,对民生疾苦全然不顾,楚潇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哀。他深知,这样的统治无法长久,国家的根基正在被一点点侵蚀。

楚潇的手紧紧握着酒杯,指节泛白。他想要起身直言进谏,将百姓的苦难告知皇帝,可脑海中却浮现出那位因直言而丧命的大臣的惨状,顿时如被一盆冷水浇灭了心头的火焰。

此刻的他,在这喧闹的宴会上感到无比孤独。周围的大臣们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没有人在意他的痛苦和无奈。楚潇再次将杯中的酒饮尽,试图用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经。

然而,越是饮酒,心中的思绪越是纷繁复杂。他想起了曾经的理想和抱负,立志要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可如今,在这黑暗的官场中,他却处处受限,无能为力。

不知过了多久,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皇帝醉眼朦胧,开始赏赐大臣们。楚潇看着那些得到赏赐的大臣们满脸谄媚的笑容,心中充满了不屑。

当轮到楚潇时,皇帝随意地挥了挥手,赐给他一些金银珠宝。楚潇接过赏赐,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这些财富对于他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宴会结束后,楚潇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皇宫。那装满姜的木桶仿佛在嘲笑他的天真和无力。回到府中,楚潇望着夜空,繁星点点,却无法照亮他心中的黑暗。他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是继续在这浑浊的官场中随波逐流,还是勇敢地挺身而出,为正义发声。

宴会结束后,已是深夜,楚潇带着满心的愤懑和无奈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而皇宫的寝宫内,皇上正与妃子们翻云覆雨,沉浸在温柔乡中。

在那群大臣之中,孙奸相的女儿孙平也在其中。楚潇曾经因孙奸相贪污赈灾款之事,想要揭露其罪行,这无疑是得罪了孙奸相。为了消除楚潇这个威胁,孙奸相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让她在皇帝面前吹枕边风。

此时,皇帝正慵懒地靠在龙榻上,审视着大臣们送的礼品。孙平看准时机,娇柔地凑到皇帝身旁,轻声说道:“陛下,臣妾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皇帝漫不经心地应道:“但说无妨。”

孙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作忧虑地说道:“陛下,今日臣妾在宴会上见那楚潇,心中甚是不安。”皇帝微微皱眉,问道:“楚潇?他如何让你不安了?”

孙平咬了咬嘴唇,继续说道:“陛下,那楚潇心怀不轨。您想想,此次您的寿辰,其他大臣皆送上珍贵奢华之物,以表忠心。可他楚潇,却只送了一桶姜,寓意着一统江山,这岂不是暗示他有取代陛下您的野心?”

皇帝听闻,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孙平见皇帝有所动摇,又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臣妾听闻楚潇在朝堂上一直沉默寡言,畏畏缩缩,说不定是在暗中谋划着什么阴谋。而且他曾试图揭露臣妾父亲的一些小事,臣妾觉得这不过是他借机排除异己,为自己的野心铺路。”

皇帝的目光变得愈发冰冷,冷哼一声:“竟有此事?”孙平连忙点头,娇声说道:“陛下,臣妾一心为了您和这江山社稷着想,绝不敢有半句虚言。那楚潇不可留啊,否则日后必成大患。”

皇帝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孙平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在皇帝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而另一边,楚潇在府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深知自己此次在寿宴上的表现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但却未曾料到孙奸相竟会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

几日之后,皇帝在朝堂上对楚潇的态度明显变得冷淡。楚潇心中一凛,察觉到了异样,但却不知缘由。孙奸相则在一旁暗自得意,等着看楚潇的下场。

这一日,楚潇依旧浑浑噩噩地前往朝堂。他满心忧虑,脚步沉重,丝毫未察觉即将降临的厄运。

当他踏入殿门的那一刻,右脚先跨进了门槛。这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动作,然而皇帝却借机发难。皇帝身旁的孙平娇声说道:“陛下,这楚潇如此不懂规矩,右脚入门,这可是对陛下您的大不敬啊。”皇帝脸色一沉,怒喝道:“楚萧,你为何右脚入门?拉出去打一百大板!”

楚潇瞬间愣住,他万万没想到这微不足道的细节竟会成为皇帝惩罚他的理由。还未等他开口辩解,侍卫们便一拥而上,将他拖到殿外。

板子重重地落下,一下又一下,楚潇的惨叫声在宫殿外回荡。他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每一下板子都仿佛要将他的骨头击碎。他试图咬紧牙关忍受,但疼痛实在太过剧烈,让他忍不住连连叫疼。

此时,孙奸相站在殿内,透过窗户看到楚潇凄惨的面容,心中说不出的畅快。他那阴翳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暗自思忖:“哼,楚潇,你也有今日。敢与我作对,这就是你的下场。”

孙奸相回想起之前楚潇试图揭露他贪污赈灾款的事情,心中的恨意愈发浓烈。他巴不得楚潇就此被打死,以绝后患。

一百大板打完,楚潇已经奄奄一息。他的衣服被鲜血染红,身体瘫软在地,意识也渐渐模糊。周围的大臣们有的面露同情,却不敢出声;有的则冷眼旁观,事不关己。

而殿内的皇帝,在惩罚完楚潇后,似乎出了一口恶气,继续与妃子们寻欢作乐,仿佛刚才的一幕从未发生。

楚潇被侍卫们拖回了府中,他躺在床上,伤口的疼痛让他无法入眠。他心中充满了悲愤和绝望,不明白自己为何会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他曾一心为朝廷,为百姓,却落得这般下场。

在痛苦中,楚潇暗暗发誓,如果能有机会翻身,他定要让那些陷害他的人付出代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