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趁着暴乱悄悄溜了

换源:

  楚萧站在院中,手中紧握着那份尚未呈递给皇上的辞呈,心中五味杂陈。他在这官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早已身心俱疲,如今只盼能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回归田园,过上宁静的生活。

然而,就在他准备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时,一阵嘈杂的呼喊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楚萧心头一紧,侧耳倾听,只听得远处传来惊慌失措的叫嚷:“京城流民四起,在街上偷抢砸,正准备攻进皇城了!”

楚萧脸色骤变,手中的辞呈悄然滑落。他深知,这突如其来的暴乱将会引发怎样的混乱与危机。

京城的街道上,原本繁华热闹的景象瞬间被恐慌和混乱所取代。一群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绝望与愤怒。

街边的店铺纷纷紧闭大门,但仍有一些来不及关门的被流民强行闯入。货物被抢夺一空,桌椅被砸得粉碎,店主们惊恐地尖叫着,却无法阻止这群疯狂的人们。

一位老妇人紧紧抱着怀中的包袱,试图保护自己为数不多的财产,却被几个强壮的流民粗暴地推倒在地。她痛苦地哭喊着,却无人施以援手。

孩子们在人群中被挤得东倒西歪,哭声此起彼伏。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感到无边的恐惧。

一群流民冲向一家粮店,疯狂地抢夺着粮食。粮店老板试图阻拦,却被流民们打得头破血流。粮食袋子被撕开,白花花的大米洒了一地,人们不顾一切地趴在地上争抢。

街头的一辆马车被流民围住,车夫被拉下马来,马匹受惊,挣脱缰绳狂奔而去,撞倒了不少路人。

远处,浓烟滚滚升起,那是一些流民放火烧毁了房屋。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空。

楚萧匆匆赶到街头,望着眼前这一幕幕惨状,心中震惊不已。他试图组织一些士兵维持秩序,但在这汹涌的人潮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大家冷静!不要慌乱!”楚萧大声呼喊着,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人声中。

一些流民认出了楚萧,纷纷围了过来。

“楚大人,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一个满脸污垢的男子哭诉道。

“朝廷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另一个人愤怒地喊道。

楚萧看着这些可怜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无奈。他深知,这场暴乱的根源是百姓们生活困苦,被逼无奈。

“大家听我说,我一定会向皇上禀报此事,为大家争取一个公道!”楚萧大声承诺道。

然而,流民们的情绪已经失控,他们不再相信任何人的话。

楚萧转念一想,若是上奏辞呈说不准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如果借着这场暴乱,假借自己葬身于这场暴乱之中,此刻若是一走了之,岂不是上上策。

楚萧念叨着:“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拜拜了您了。”

皇城,风云突变,暴乱的火焰在街巷中熊熊燃烧,百姓们惊恐地四处奔逃,哭喊声、叫骂声交织成一片末日的景象。

萧楚站在府中的庭院里,面色凝重地望着远处的火光和混乱。他深知,这是一个逃离的绝佳时机,否则,一旦局势失控,他和他的家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追风!”萧楚大声喊道。

一个身形矫健的男子瞬间出现在他面前,单膝跪地,“主人,有何吩咐?”

“局势危急,我们必须趁此暴乱逃离皇城,前往巴蜀。你速速去吩咐下人收拾行李,要轻便但必备之物,不可有丝毫延误!”萧楚语气急促而坚决。

“是!主人放心!”追风领命,转身如风般离去。

萧楚又转头看向身边的丫鬟巧云,“巧云,你去收拾我的书房和卧室,重要的文书和细软切勿遗漏。”

巧云微微福身,“少爷,您放心,巧云明白。”

追风雷厉风行地召集了府中的下人们,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大家听着,如今皇城暴乱,主人决定离开此地,前往巴蜀。我们要迅速收拾行李,动作要快且有序。男丁们负责准备车马,检查马匹的状况,确保能长途跋涉;女眷们收拾衣物、干粮和水,尽量精简但要保证足够路上使用。还有,把府中的金银财宝都找出来,小心打包。谁要是敢偷懒误事,可别怪我不客气!”

下人们虽然心中慌乱,但在追风的指挥下,也都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冲进库房,翻找出珍贵的珠宝首饰;有的奔向厨房,准备干粮;有的则忙着整理衣物和被褥。

巧云走进萧楚的书房,先将书桌上的重要文书仔细叠好,放入一个精致的木盒中。然后,她打开抽屉,把里面的印章和信物一一收好。接着,她来到卧室,挑选了几件萧楚常穿的衣物,又把一些珍贵的玉佩和香囊放进包裹。她的动作熟练而利落,眼神中透着坚定和冷静。

萧楚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心中焦急地等待着。此时,一个小孩跑了过来,他是萧楚收养的孤儿李想。

“李想,你来的正好。”萧楚蹲下身子,看着李想的眼睛,“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

李想睁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

“等我们离开后,你要告诉外面的人,就说我在暴乱中身亡了。记住,一定要说得逼真,不能让任何人起疑。”萧楚紧紧握住李想的肩膀。

李想点了点头,“萧大哥,我记住了,您放心吧。”

终于,追风来报:“主人,一切都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萧楚看了看四周,深吸一口气,“好,出发!”

一行人悄悄地从后门离开府邸,向着城北的树林前进。

夜色笼罩着皇城,暴乱的喧嚣声渐渐远去。萧楚等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期望。

当他们到达城北树林时,发现巧云已经将行李摆放得整整齐齐,下人们也都安静地等候着。

“主人,都准备好了。”巧云轻声说道。

萧楚点了点头,“好,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天亮之前我们必须出发。”

众人纷纷找地方坐下,疲惫的身躯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然而,萧楚却无法入眠,他望着皇城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这次的逃离,是无奈之举,也是求生之路。他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但他坚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黎明的曙光渐渐洒在树林中,萧楚站起身来,“出发!”

马车缓缓前行,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萧楚回头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皇城,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楚萧,这位曾在都城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大臣,终是在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被迫离开了都城。他的离去,没有引起都城的丝毫波澜,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从辉煌的殿堂飘落。

皇帝听闻楚萧的死讯时,面无表情,冷漠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波动,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个寻常大臣的离去。在他眼中,楚萧的死,不过是朝堂上少了一个臣子而已,丝毫影响不了他继续在宫中的奢靡享乐。

然而,孙奸相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却充满了怀疑。他深知楚萧的能力和智慧,总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简单。于是,他多方派人打听,得到的结果却让他毛骨悚然——楚萧的尸体竟被饥饿的流民所食。原来,皇城内的禁军为了压制因饥饿而起的流民暴乱,手段极其残酷,而楚萧就在这场混乱中丧命。

可此时,楚萧却正行走在前往西蜀之地的道路上。他早已料到朝中孙奸相的阴谋,也做好了应对之策。在离开都城之前,他意外发现了一份至关重要的信件,上面详细记录了众多大臣贪污赃款的罪证。这份信件,成为了他手中的致命武器,也是孙奸相一心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原因。

孙奸相和孙平得知楚萧已死的消息后,终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在朝堂上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一直担心被楚萧揭穿。如今,楚萧“死了”,他们自以为高枕无忧,继续在朝堂上为非作歹。

在前往西蜀的路上,楚萧小心谨慎地保护着那封信件。他深知,这是他日后重返都城,揭露奸佞,重振朝纲的关键。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却未曾有过一丝退缩。

而都城内,皇帝依旧沉迷于酒色之中,对朝堂的腐败和民生的疾苦置若罔闻。孙奸相和孙平则更加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楚萧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蜀的艰难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神色疲惫却目光坚定。

在一处山林小径,楚萧终于与前来接应他的众人汇合。众人中,他的侍女巧云格外引人注目。巧云自幼便跟在楚萧身边,对他忠心耿耿。

汇合后,众人围坐一起,开始研究前往西蜀的路线。楚萧眉头紧锁,专注地看着地图,仔细思索着每一条可能的道路。

此时,巧云默默地走到楚萧身旁,轻轻递上一壶清水,说道:“公子,先喝点水润润喉。”楚萧接过水壶,仰头饮下,脸上露出一丝感激。

经过刚才的奔波,楚萧的衣衫早已沾满尘土。巧云心疼不已,趁着众人休息时,打来清水,为楚萧仔细清洗脏衣服。楚萧看着巧云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

楚萧对巧云说:“巧云,跟着我受苦了。”巧云抬头,微笑着回答:“公子,能陪在您身边,巧云不觉得苦。”

在这艰难的行程中,巧云的关怀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楚萧的心。有了巧云的陪伴和照顾,楚萧更加坚定了前往西蜀的决心,他相信,未来终会有转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