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跑了

换源:

  席面安排在正厅水廊,围着小水池一长圈落座,边上约六七寸宽的桌台,水面上飘着食物,雅致风趣。

此时,暴雨渐渐小了不少,伴着天灰色的乌云,听着雨声,倒是让人忘却了方才躲雨的狼狈。

“大少爷……”卫七一路跑来,气喘吁吁。

“怎么,她不吃?本少爷也看不上她,要不是母亲……”

“不是,跑了!那丫头跑了!”卫七顾不得身上的雨水,只将柴房瞧见的一幕说与他听,绳子散在地上,门上的铁链也解了下来。

杨官原本想说,要不是母亲总是张罗着婚事,又逼着他收房,他也没那心思,结果她倒好,大半夜逃跑,还撒谎,他一时气不过,想着教训一下,关她两天再给母亲送回去,居然又跑了。

他气的握拳,“去找,各个院落都找一遍。”

“都找了,就差大娘子院里头了。”

杨官想都没想,抬脚往海棠院走,卫七在后头跟着。

“张嬷嬷!张嬷嬷!”他一进院里便嚷嚷起来。

从里头走出一个妇人,正是张嬷嬷,她诧异询问:“大少爷可是找大娘子?”

“不是,我找你。”

“找老奴?”

杨官说明来意,询问姜清月在不在海棠院里,张嬷嬷摇头,“她估摸着跟月香在一处,老奴且去问问。”

半晌,张嬷嬷返回,说道:“月香说晨起醒来便没见过。”满脸疑惑,“这事怪了!”

“张嬷嬷,人跑了,府上寻遍了,海棠院也没有,定是跑了。”卫七在一旁抢着说道,“公子,要报官吗?”

张嬷嬷一听报官,脸色变了,“报官是大事,需得问过大娘子才行。”

只不过,大娘子今日才知晓一件伤心事,此刻好不容易安顿好王家二老,该是多休息休息才是。

但是大少爷这人,想一出是一出的,她怕是也拦不住。

王氏坐在厢房,揉揉眉心,听闻此事,诧异的望向张嬷嬷:“你可知为何?”

张嬷嬷思索了一番,“应当是填房一事。”

“你不是同我说那丫头欢喜的很吗?”

张嬷嬷又咬咬牙:“她好像是同我说过不愿意,老奴这不是想着,这也是好事,这丫头还小,兴许是害羞呢,我同她苦口婆心的说了些厉害,她应当是认同了。”

“应当?”王氏嗓门大了些,“这种事能应当吗?”

“还有你,既是逃了又被抓了,又为何将人关在柴房,不将人送到我这来?”王氏气不打一处来,“自己把事做绝了,就不要怨别人长了会跑的腿。”

王氏指着他鼻子说道:“你还想报官?你是要杨家成为全盐亭县的笑话不成?,逼良为妾,你也不是好东西!”

“我不是好东西?”杨官冷笑,“娘可是忘记了?是您非要往我屋里塞人。”

“你……”王氏闭了闭眼,无奈低声轻语,“官儿,你同娘说说,你到底想要什么?自从科举回来,你这性子就变了。”

杨官轻笑,“娘,我爱钻研医书,您不同意,我不愿意娶妻,您年年都要张罗,如今看来我只剩废物一条路了,当个闲散浪荡的公子哥。”

医书?

王氏脸色一沉,想起姐姐。

姐姐从小学医,同祖父一样,一心怀揣着悬壶济世的理想,结果后来遇上了那名姓陆的男人,救下他一条命,在王家细心照料了三个月,后来二人一同走了,说是寻一味药材,下月便回,再后来就是二十年再也没有露过面。

前几年官儿去京城赶考,落榜了回来,说要学医,而且已经偷偷学过小有所成,她担心官儿同姐姐一样,说什么也不同意。

这么想来好像就是从那时候,人就变了。

——

客栈这边。

姜清月马也擦完了,刚沐浴完,换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裳,衣裳宽大,就连腰间的带子也是绕上了两圈。

这是瑞安专门送来的,就算完全不合身,但也好过穿那身湿衣裳,她对此只有感激。

吃过店家送来的夜食,摸摸圆滚滚的肚子。

“阿嚏~”一个喷嚏打出,姜清月揉揉鼻子,她凝眉,怕是淋了雨这会子感冒了。

这下慌忙朝后厨奔,里头伙计正在烧火,听见脚步声抬头来看,微微一愣:“客官?可需要什么,直接吩咐小的即可,哪用得着亲自上这烟熏火燎的地方来。”

依旧是先前上楼送茶的伙计阿成,方才擦马对方还搭了把手。

姜清月笑道:“哪就那么娇贵了,方才淋了雨,这会儿身子有些不爽利,过来瞧瞧能否熬个姜汤喝。”

阿成点头,直说生姜有,面上又有些为难,“就是需等上一会儿,我这手头上还有些活计没做完。”

姜清月慌忙摆手:“要是方便的的话我自己煮上一些,我瞧着边上有个小土炕,大约是用来煮水的,你给些生姜,我自己煮。”

“那可不成,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要是当家的瞧见了,怕是要骂上我一通。”

“无妨,没那么多规矩,原本在家里头就是经常待在厨房里头。”她眯眼一笑,这话说的也没错,她在现代时就是常常待在后厨,在杨员外府也是想往厨娘的方向奔。

就是有种职业病,久了不进厨房便有些心痒难耐。

阿成说不过她,起身取了一小篮子生姜来。

接过来就有一股生姜独有的香气飘出来,个头均是小小的,淡黄色,她拿了几个,又在阿成的指引下找到一些粗糖,暗红色的,大约就是现代的红糖。

土炕里本身就有没有完全灭掉的火星,稍微添一些易燃的柴火,火势立马就旺了起来。

准备了砂锅,切了些洗净的生姜,切成片再切成丝,放进锅里,加了一大锅水放火上煮着。

中途加了些老红糖搅拌搅拌,煮至沸腾,熬到原本清水的三分之一。

取了几个小碗,分了几碗,给阿成伙计也来了碗,“你也来碗,给你们掌柜的也留一碗,这大的雨可别染了风寒。”

说完,她自己将那碗姜糖水喝了个干净,想起原主就是风寒没了,眼下但凡有些感冒的苗头,定是要立马压制住。

“我去给楼上的送两碗去。”说罢端起两碗朝楼上而去。

阿成暗衬,这姑娘是个贴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