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六识

换源:

  有词云:少年游

昨日欢纵,雁去青睐,

骄陽掩飞霞,今日欢尽,

飞霞如昨,犹不与杨花。

却道憔悴衣不悔,玉壶在人家。

恰似风流惹一笑,

分明了,还少侠。

舞轻扬戊戌年交年节

前世的余阳熟读大明三藏法数,

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

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作用者甚熟。

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

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

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

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

此界为欲界,然而有仙人出没,

欲界之上一定有更高的位面,

有仙人栖息。欲界之中一定有灵气的存在,

只是自己六识未开,感觉不到罢了。

也许去采药帮是一个途径。

取得功法方能修炼,

这金手指在哪里呢?

余阳念此灵光一现。

余阳自怀中掏摸出一个绣着九瓣莲花的破旧锦囊,

这是在离开的前夜。按照前世的记忆从家里的石炕洞里找到的。

也许这是父亲留下的唯一念想。

小心翼翼的打开绳结,

里面除了那三两碎银子之外,

还有一枚黝黑的圆珠,

摸起来的质感似乎是一颗植物,

如同莲子,但却浑圆无痕,不似凡物。

这难道是父亲在云雾山狩猎捡来的宝贝?

余阳对着窗户举起圆珠逆着光仔细一看,

原本黝黑的表面,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道浅浅的纹样,

好似树木的年轮,又好似前世宋画中的淡绿山水,

忽隐忽现。

余阳起身,吩咐店小二准备开水,

沐浴更衣,换上了仅有的一套青色长袍,

叮嘱小二不要来打扰。复又坐在弥勒榻上。

盘膝静心。直到心无杂念,细嗅蔷薇之境。

举起左手中指狠狠地咬破指尖,均匀的涂在圆珠上,

默默等待着。

等待着,毫无反应。

为什么?余阳默默地望着窗外,

一动不动,一直到晚上,月亮爬了上来,

直到月光好似水银一般洒在脸上,

洒在手中的圆珠上,

忽然一层豪光包裹着圆珠的四周,

映着余阳的脸上欣喜的目光,

复又赶紧举起左手咬破已经干涩的创口,

心头血再次抹在圆珠上,

这一次鲜红的血好似落在沙漠上的雨水,

缓缓的渗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