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李承昀品行端正,秉性乖顺......特此封为顺王!日后可参与朝堂议政!钦此——”
侯公公手持圣旨,大声颂念完毕。
“儿臣遵旨,谢主隆恩。”
李承昀收下圣旨。
侯公公正要走,就见李承昀轻轻伸出手,挽住了他。
一旁的侍一则从怀中掏出些许银两递给了侯公公。
“侯公公侍奉父皇多年,不知道父皇这是......”
李承昀装作迟疑的表情开口道。
侯公公笑眯眯的接过银两,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三皇子殿下。陛下皇恩浩荡,奴才不敢妄加猜测。如今陛下封您为王的消息朝中将会传遍,真是一大佳话呀。”
“说起来,这么些年来,陛下的子嗣中,除过太子,便只有您与二皇子已经封王,真是可喜可贺啊!”
侯公公一脸笑意的恭维着,并且在“二皇子”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闻言,李承昀淡淡一笑。
“殿下果然聪慧。”
侯公公赞叹一声,便就此别过了。
临走出门时,他重新收起脸上的笑容,反而换上一抹凝重。
今日交谈不过三言两语。
可只这片刻,他发现面前这个三皇子远不如以往传言的那般简单...
李承昀坐在院中,重新品起那壶特制的清茶。
心中思绪流转。
如今,朝中势力已经瓜分成两股。
太子党和二皇子党。
二皇子和太子势同水火,可全都是庆帝的谋划。
前些年给二皇子封王开始,庆帝便在背后煽风点火,迫使太子与二皇子两人针锋相对,争权夺利!
庆帝心中的皇位继承人永远只有太子李承乾一人。
而二皇子李承泽不过是他用来磨炼李承乾的磨刀石罢了。
如今对我封王,是要故技重施,也要我当磨刀石?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如果我是在藏拙,那庆帝就逼我漏出手段,成全他的目的。
如果我确实没有任何才能,是个庸人。也不过是给个封王的名号罢了,对庆帝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总之,对庆帝来说,一个封王名号给了,便是百利而无一害。
小小手段罢了。
这种被人在手心拿捏的滋味老实说并不太好受。
不过算算时间,范闲也快要进京了,接下来,自己注定要名扬天下。
你封我为顺王?
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顺王不顺!
正在这时,又有下人前来禀报,说是太子和二皇子已经前来。
说罢,还不待李承昀起身。
一道熟悉的声音便已经从身后传来。
“三弟当真是好雅兴啊,于此小院饮茶品景,好不快活!”
二皇子李承泽甩着他那一头经典的羊驼发,朝着李承昀开口道。
他的身侧京城第一剑客九品实力的谢必安,双手抱剑,跟在二皇子的身边。
“三弟?该叫顺王才是!”
太子一脸不悦地斥责二皇子。
“正是正是,是我错了!”
二皇子一拍大腿,开口道。
来的倒是够快,表演的也够恶心......
李承昀回头,看着面前联袂而来的太子与二皇子。
看过一眼,李承昀便扭过头去,继续不紧不慢的喝着桌上的茶。
太子与二皇子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坐到了李承昀的身侧。
随着他们落座,很自然地看见了桌子上的南庆诗词集。
“诗词?三弟啊,这么多年来,可不曾听闻你有这样的爱好呢!诗词乃大道,非一般人可以欣赏的东西啊!”
二皇子当即嘲讽道,言语中赤裸裸的讽刺意味不带丝毫的掩饰。
言外之意很简单——诗词这种高雅的东西,你这种庸人能看的来?配看的来?
“二哥,你说话怎能如此直率?!”
太子当即开口劝阻道。
可这个直率二字,听起来就很讽刺了!
从两人来到这里说的第一句话,李承昀就很清楚他们的目的了。
两人得知了自己封王的消息。
当即决定联手前来警告自己一番,明嘲暗讽,无论自己有没有在朝堂之上争斗的心。
他们也决不会给自己这样的机会。
一边嘲讽着,二皇子直接拿起那壶清茶,就要往自己的茶杯中倒。
到这,原本并不做声的李承昀突然一把按住茶壶。
这可又给了太子和二皇子刁难的机会了。
“听闻三弟封王的消息,我们二人立刻决定前来祝贺,三弟自始至终话都不说,如此无力,我这当哥哥的倒也忍了。可现在,难道连喝口茶,都不行了吗?!”
二皇子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
“三哥,现在我可就要说说你了。不过一口茶罢了,我们做兄弟的,连着都不配有吗?我这太子,岂不是让人笑话?”
太子抓住机会,同样对李承昀施压。
说罢,太子和二皇子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三弟(三哥)莫非是,看不起我们?!”
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院中的几位死士同时上前一步。
而一旁的谢必安则眼神锐利地盯着他们,微微出壳的剑刃上反射着凛冽的寒光。
正在这时,一道轻笑打破了沉重的氛围。
“这可是真是冤枉我了!”
“我只是,想亲自为你们倒茶罢了。”
李承昀淡淡一笑,吩咐下人拿来两套茶具。
自觉地端起茶壶,朝杯中倾倒而去。
清澈无色的茶水缓缓落入杯中,三人的视线也顺着这水流交汇在了一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