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局,暗网监测工作小组。
陈伯年出了办公室,将手中的纸条交给一个工作人员说错:“查一下这个IP的所有信息。”
“好的。”
接到任务的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
几分钟之后,跟对应IP相关的信息,全都搜集完成。
陈伯年接过来看了看,访问记录一切正常。
没有任何登录暗网的痕迹。
不由得翻了翻白眼,自言自语道:“耿秋昌什么时候这么不靠谱了?拿一个普通的IP地址折腾我?”
想到这里,陈伯年气愤的拿起了手机,拨通了耿秋昌的电话。
“领导,你给我的IP地址我查了,就是一个普通的用户,没有任何访问暗网的记录。”耿秋昌抱怨道:“领导,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听到陈伯年略带抱怨的语气,耿秋昌倒是也能理解。
自己一个电话,让他们暗网舆论监测小组整整忙活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
还什么东西都没有查出来。
任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有点自己的小脾气。
对于陈伯年的抱怨,耿秋昌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的他担心的是,苏楠的数据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
那就意味着有一次毒品运输,很有可能会逃过法律的制裁。
如果不是真的。
那就意味着苏楠设计出来的这个【暗网舆论检测系统】整体性能可能存在问题。
想了一会,耿秋昌开口问道:“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IP地址的用户,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手段。
躲避了你们的监查。
而你们并不知道。”
“这......理论上是有这种可能的。”陈伯年如实的说道:“毕竟,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很快,谁也不敢保证犯罪分子会不会有高端人才研发出了相关的技术。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
要知道,咱们的【暗网舆情监测系统】可是三百多位顶尖专家,花费了三年时间研究出来的。
整体性能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想要躲开【暗网舆情监测系统】的检查,可能性不是很大。”
“可能性不是很大,就是有可能?”耿秋昌问道。
听到耿秋昌的话,陈伯年气极反笑道:“你要是这么理解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陈伯年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客气的回答了一下耿秋昌的问题,没想到他竟然把自己的客气,当真了。
还真的以为,自己管理的暗网舆情监控小组有什么技术漏洞呢?
难免有些生气。
耿秋昌心里其实也有怀疑。
怀疑苏楠的【暗网舆情监测系统】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可是,他的身份是人民警察。
是犯罪分子跟华国公民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警察战线一旦松懈了,那就是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身为警察,耿秋昌已经顾不得苏楠消息来源的真假了。
如果是假的,最多也就是白忙一场。
可如果是真的呢?
想到这里,耿秋昌决定试一试。
既然苏楠已经确定了对方有贩毒的嫌疑,那就锁定对方的坐标。
根据苏楠的【暗网舆情监测系统】提供的情报。
对方打算在明天晚上八点交易。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信息。
可也只有这一个信息,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的话。
自己就可以申请滇南行省那边缉毒战线上的同志帮忙了。
想到这里,耿秋昌看了一眼苏楠,问道:“苏老师,您的这个【暗网舆情监测系统】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您现在提供的情报,我们根本就没办法锁定目标。
如果您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们就能够提前布局。”
缉毒工作最难的其实就是抓贼抓赃。
很多时候,为了完整的证据链。
缉毒战线上的同志,都需要拿贼拿赃,提前布控。
在犯罪分子进行交易的时候,进行现场抓捕。
但问题是,毒贩跟其他的罪犯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华国,毒贩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所以,只要是贩毒分子,那都是亡命之徒。
一旦被包围之后,他们会奋起反击。
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降低警方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前布控。
提前包围犯罪分子,一旦反抗,立即击毙。
“我可以监控对方的设备,但是你知道的,我不是警察,没有执法权。”苏楠摊了摊手,解释道。
“我是警察,我有执法权。”耿秋昌拿出自己的警官证,示意道:“现在我请求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如果出了任何问题,我一个人承担。”
“就等你这句话。”
苏楠微微一笑,立刻通过渗透蜜罐,侵入对方的手机系统。
渗透蜜罐具有自动下载功能,可以在对方不经意之中,侵入对方的通信设备。
监控对方的一切行动。
在苏楠的操作下,仅仅几秒钟的时间。
苏楠就攻破了对方通信终端的防火墙。
几秒钟之后,对方通信终端的界面出现在苏楠的电脑上。
......................
PS;第二更送上!
新书首发,100鲜花加一更,10张评价票加一更,10条评论加一更,任意月票打赏催更加一更,每天封顶十更!!!跪求一切数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