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干活的灯下黑!

换源:

  这种汤包虽然个大,但是一个是汤多,传热快,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能蒸过了。

汤太过了,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也会使汤包开裂,旺火足气六分钟足够。

这种做法必须要有点本事,或者说要有点水平线之上的做包子的手法,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汤破的情况。

林哲还是有点挠头,现在重点不是包子皮,而是馅料的味道达不到他的要求。

这次上网还是学到了点东西,最起码多加练习,包子皮他能够做好了。

但是馅料的制作,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制作好的馅料,肯定要用料好。

制作汤包的用料,也就那么几种。

主料是梅花肉和小麦面粉,辅料就比较多了,高档的有火腿、蟹黄。

低调点的有猪皮冻、虾仁,这些挑选一些好品质的,对于林哲来说并不难。

所以,最后就只剩下了调料。

一种食物香不香,好不好吃,除了主料、辅料,就看调料了!

“食盐2小勺、酱油2大勺、葱2段、姜1小块、料酒2大勺、水适量,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啊!”

“太过普通,太过平常,也就没法改变,也发现不到里面有什么问题。”

“不对,还真有点奇怪。”

林哲看向大屏幕上方,迅速上翻,很快找到了他想要看的东西。

他看的这个教程,人家做灌汤包,使用的面粉只有六百克,也就是一斤二两,用的主料梅花肉,也不过是一斤。

这就是问题了,再看调料,食盐什么的都正常,只有两小勺,那么看酱油就感觉不对了,因为这里用了两大勺。

只有一斤二两面配一斤肉,调制馅料居然用两大勺酱油。

要知道做厨师的教学生,往往在放调料的时候,都会来个适量。

在这里,很明显一斤肉当中最少放两大勺酱油,这是合适的量。

两大勺是多了还是少了?

恐怕这个勺子的容量,也是个问题。

但是,不管勺子大小,这里用了两大勺的字眼,就说明需要多放酱油。

“人还是得有些生活经验啊,要不然就算看到问题,也不知道这是关键。”

有了发现,接下来再看这个教程,林哲的心得体会就来了。

剁至肉较碎时,放两大勺酱油、两大勺料酒和半碗水。

剁成有弹性的肉糜,肉泥体积也增大。

这都是经验,如果不懂,那就只能成为教训。

馅料变大,自然是好事,因为同样的肉,却可以出更多的包子,这利于商家经营。

不管是卖馅料,还是卖包子,原材料一样,重量却变沉、体积会变大,自然就能多赚钱,这是好事。

除了这个好事,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酱油,放多少酱油才算是两大勺?

如果没有点生活经验,看到两大勺酱油,也就老老实实的放自己认为的两大勺,在没有其他。

可是,现在恰恰是这两大勺的描述,让林哲想到了一件事。

原来他虽然从来没有做过饭,但是却见过他妈做饭。

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每年他家都包水饺,而且是荤素都有。

其中的经典,肯定是牛肉萝卜馅的水饺。

过年之时,小孩子高兴,疯玩就好。

可是大人却没法玩,反而是更忙,特别是林哲的老妈,每到过年之时,她好像就变得特别暴躁。

不是脾气突然变差,而是因为生气,气的什么?

肯定是生气家里人不帮忙,就看着她一个人忙活。

对于这一点,林哲是印象深刻,所以每年过年之时,林哲都会变得特别有眼色。

嗯,他的察言观色能力,好像就是那个时候觉醒的。

当然,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他大哥聪明啊!

眼看过年还要不停的忙活,没有功夫玩耍,就算是从小就懂事的大哥,也是不太乐意的。

这里就用到聪明才智了,林哲的大哥林鹏,从小就特别厉害。

所以他很容易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肢解过年的一切琐碎家务事。

过年要准备的吃喝玩乐,为什么非得等到年二十九才做?

提前就做一下准备不行?

把能够提前干的活,先零打碎敲的干完了,过年的时候是不是就会省事很多?

北方是寒冷的,像是饺子,就可以提前包出来,想要吃的时候直接煮就可以。

北方省毕竟不是黑吉辽,没有冻水饺的习惯,所以就出现了灯下黑。

后来盛红梅还高度赞扬了林鹏的聪明,而她根本就不能想象,这是大儿子在给她分解大年三天的工作,以帮助她更好更顺利的完成。

其实,所有工作还都是她的。

这个也不重要,只要过年的时候不太忙活,盛红梅同志就很高兴。

至于提前干活,也不重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