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贾宝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做好了心里建设,先在还只是听到,没有亲眼见到就已经脊背发凉,封城闭村。
感染疫病的村民活活烧死,没有感染的村民也都困在里面,直到疫病不再传播。
贾宝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
本应是喧闹鼎盛的洛阳城,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家家户户都禁闭着大门,要不是在重金之下,他与十四今晚就要露宿街头。
待在房间的贾宝久久不能平静,手紧紧握着拳头。
他能做什么呢?
他一个异世来的魂,每天算着生命值活下去,肩上扛着整个荣国公府,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就算是这样,他也是幸运的,他有再世为人的机会,开局也不算是困难模式,一切都可以在他的安排发生改变。
赵姨娘与贾环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他每天都很积极的活着。
那么下新村的村民们呢,就算生活再苦再难,他们也想努力的活下去吧,而不是被一把火把所有的希望都烧光。
云知府。
贾宝在纸上写下来这三个字。
他决定先去拜访一下,再前往下新村。
下新村也是非去不可的,虽然他不是大夫,但是他拥有一个神医朋友。
他以荣国公府的名义给云知府下了拜帖。
如他所料,不到一个时辰,云知府的人就找来了。
“您就是荣国公府的宝二爷?”来人将贾宝上下打量了一番,眼睛都看直了。
这位少爷也太好看了吧。
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端的是一个翩翩贵公子,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贾宝玉的颜值绝对能打。
来接贾宝的人是云知府的主簿师爷,姓章。
章师爷在心里泛起了低估,荣国公府的公子哥真是为了下新村的疫病来的?
怎么看都不像啊。
贾宝在给云知府的拜帖上写明来此地的目的,章师爷会知道不奇怪,来的时候还满怀期待,见了人之后,他只有一个念头。
这人是来玩的吧!
他得想个办法将人打发走,可又不能将话说的太直白了,万一得罪的这位爷,知府大人不好做。
“在下是洛阳知府的师爷,姓章。云知府正在处理下新村疫病的事,实在抽不开身,让下官来接待公子。”
贾宝没揭穿对方的小心思,这也怪不得人家看轻了他。
不说别人了,亲妈(作者)都嫌弃。
既然如此,贾宝决定直接去下新村。
“既然云知府在忙,我就不多加打扰了。”
章师爷正想松口气,却没成想,这位爷的下半句差点把他送走。
“冒昧问一下下新村如何走,我自己过去就行。”
章师爷:……
“宝二爷,你可知,下新村正在闹瘟疫,这玩笑可开不得。”章师爷一脸严肃的说道。
他不能放任对方的胡来。
“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贾宝也认真起来。
那是坚定不容拒绝的眼神,这才让章师爷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宝二爷。
“二爷您会医术?”
“不会!”
“二爷是给带了神医?”
“没有。”就当没有吧,毕竟你们也看不见。“但是我有一个神医朋友,他精通各种疑难杂症。”要不是看见对方越来越难看的表情,后面这句,他都不会补充。
章师爷听到这话,提到嗓子的躁意算是压下去了。
看贾宝也稍微顺眼了一点。
“二爷,容我提醒您一句,您真要去下新村吗?”
章师爷叹了一口气,下新村已经死了好多人了,每日酉时上空中飘起的黑烟,就是还有人被传染救治无效的死亡的证明。
知府大人为了此事各处寻求名医,要不是有他顶着压扛着,下新村早就没了。
“章师爷,你这般不想让我前往下新村,怎么,那里是有什么事情事不能让我知道的,还是说……”
“宝二爷!”章师爷双眼圆睁,紧紧地盯着宝二爷,大声呵斥道。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气中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原本温和的眼神此刻也变得锐利如剑,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其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十四见状立刻挡在贾宝身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下,贾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他是故意激怒章师爷的,原因无他,就是让从中探一探那位云知府是人还是鬼。
“还望宝二爷这话不要再说了,云知府一心为民,日月可鉴。”说的是乞求的话,用的确是怒不可歇的语气。
贾宝听后挑了挑眉,“想来是我误会,章师爷不妨为我解答一二。”他让十四退下,抬手示意章师爷先坐,咱们好好聊聊。
章师爷面色疑惑,这人到底想要坐什么。
刚刚还一副很赶时间,立刻要去下新村的模样,现在怎么有种要与他秉烛夜谈的架势。
“师爷是性情中人,我也没有必要绕弯子,有话我就直说了。”贾宝给章师爷斟了一杯茶。
章师爷惯会看人,可这一次,他几乎要看不透眼前之人了。
“宝二爷,但说无妨。”他心想,您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话吗?
“除了荣国公府以外,家父乃工部侍郎贾政,这次洛阳瘟疫,我是无意中在他的文书中看到,心里对此事百般挂念,借着前往白马寺祈福的名义,带着家仆半途中赶来了洛阳城,才发现洛阳城的下新村瘟疫已经开始蔓延。可这与我看到的文书不一样。“
贾宝故意停了停,在章师爷紧张的注视下,说完剩下的话。“家父的文书中,用的是疑似,未有,杜绝……您能明白吗?”
章师爷犹豫了一会,还是点了带你头,看着贾宝确是一脸茫然。
能听懂就行,其他的不需要太在乎。
于是贾宝接着说,“而我今日抵达洛阳城,却听城中百姓说,疫情很早就爆发了,城中当官的和县城当官都去了。章师爷您算这个一定在行,就算云知府将这事儿上传天听往返需要时间,但家父收到文书的时间竟是在五天前,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中间的时间哪里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