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灵机重启

换源:

  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内,年过七旬的周教授扶了扶老花镜,手中的《庄子集注》突然变得滚烫。泛黄的书页上,“北冥有鱼“四个字正泛出诡异的青光。

“这...“老人颤抖的手指还未触及文字,那些墨迹突然如活物般蠕动起来,在纸面上重组为全新的段落:“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随着这段从未见过的文字浮现,周教授感到一股暖流从指尖涌入。他年轻时因文革被折断的右臂,此刻竟传来久违的知觉。更惊人的是,书架上数十本道家典籍同时震动,书页哗啦啦自行翻动,仿佛在回应什么。

“老周?你怎么了?“助手小李推门进来,手中的咖啡杯啪嗒摔碎在地——她看见无数发光文字从书页中飘出,在老人周身形成旋转的星河。

与此同时,三百公里外的量子物理实验室,王院士盯着示波器上突然出现的规律脉冲,脸色煞白。“这不可能...“他反复检查设备,“这个能级跃迁模式...完全违背量子力学原理!“

而在雪山之巅,摄影师陈墨的镜头前,极光突然凝聚成清晰的剑形。当他下意识伸手触碰时,指尖传来触电般的刺痛,一段陌生的修炼口诀在脑海中炸开...

郑缘通过青铜残片感知着这一切。两界通道虽然只开启了短短一瞬,但足以让彼界的“桥梁“们接收到灵机波动。此刻在他意识海中,数十个光点正在陆续亮起,像黑夜中相继点燃的篝火。

“成功了...“郑缘擦去鼻血,看向掌心。那里有一粒米粒大小的晶莹光点——这是通道开启时,从前世世界带来的纯净灵能。虽然微不足道,却证明了两界能量交换的可能性。

木芽虚弱地蹭了蹭他的脸颊。强行维持通道让小树精元气大伤,那些新生的银斑正是透支本源的体现。但它传递来的情绪充满希望:随着更多“桥梁“觉醒,下次开启通道会更容易。

===

青岚宗藏经洞最底层的密室内,郑缘面前摊开着令人瞠目的图纸。这是他凭借记忆绘制的前世科技装置:量子对撞机、核磁共振仪、甚至还有太空望远镜的结构简图。

“这些铁疙瘩真能感知灵气?“莫长老挠着乱蓬蓬的头发,酒气喷在图纸上。

“在彼界被称为'科技'。“白长老小心翼翼地用玉尺测量着图纸比例,“郑师侄说,他们的学者通过仪器发现了类似灵能的'暗物质'。“

郑缘指向对撞机部分的注释:“当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时,会产生能量跃迁。王院士观测到的异常脉冲,很可能就是灵能粒子。“

林沐的遗物——那截焦黑竹子突然发出微光。郑缘将它放在图纸中央,竹子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与木芽身上的如出一辙。

“看这里。“郑缘指着纹路的变化,“当我说到'能量跃迁'时,自然之力的反应最强烈。这说明...“

“两个世界的真理本质相同!“白长老突然激动起来,“你们的科学家用机器捕捉到的,正是我们通过打坐感知的天地元气!“

莫长老突然拔剑在地上划出深沟:“那这个呢?你们那边有人能劈山断海吗?“

郑缘沉思片刻,调出记忆中的核爆影像。当量换算的文字说明让两位长老脸色发白。

“无需修行...凡人持此器竟能...“白长老的胡子不停颤抖,“难怪要自我封印...“

===

深夜的药堂静室,郑缘将青铜残片贴在额头,再次进入深层冥想。这次他不再抗拒那段坠楼记忆,而是主动回溯每个细节。

寒风呼啸的楼顶,前世的自己站在边缘。但此刻郑缘注意到曾经忽略的细节:西装口袋里露出半张诊断书——“晚期脑瘤“;手机屏幕上是一篇未发送的长文,标题是《论道家内丹学的科学依据》。

“原来如此...“郑缘的灵魂颤抖着。那个“自己“并非单纯的自杀,而是在生命尽头试图验证修行真实性的疯狂实验!

坠落过程中,两个世界的屏障恰好因噬界兽的活动变薄。当濒死的灵魂冲出肉体时,故乡世界的“毛球“本能地想保护这个执着的研究者,而濛沅世界的新生意识则渴望吸收异界知识来完善自身。

“我是被两个世界同时选中的...“郑缘恍然大悟。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突然觉醒的“桥梁“们,其实早就具备灵性潜质,只是末法时代的封印压制了他们的天赋。

木芽突然跳到冥想阵中央,双手插入特制的通灵土。淡金与银白纹路交织成复杂阵图,将郑缘的意识引向更深层。

他看到两个“毛球“之间,那些新生的光丝正在形成奇异结构:有些如DNA般螺旋缠绕,有些则构成分形几何图案。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结构与王院士实验室观察到的“暗物质分布图“惊人相似!

“道法自然...“郑缘想起《两界书》中的记载,“原来科学才是彼界最接近大道的修行方式!“

突然,一阵刺痛从灵魂深处传来。通过新生光丝,郑缘感知到金钵寺地底的黑影正在蠕动。更可怕的是,它伸出了无数触须,正沿着两个世界的历史脉络回溯——它在寻找末法时代封印的薄弱点!

===

重阳这日,青岚宗举行隆重的“两界司“成立大典。仪式没有设在庄严的主殿,而是选在了郑缘初悟剑道的剑坪。

九根剑柱环绕着新建的祭坛,坛中央立着青铜残片与罗盘融合后的新法器——“天机仪“。各堂精选的三十名弟子按天罡位站立,每人手中都捧着特殊的玉简:这些是郑缘口述、由文修弟子记录的异界知识。

“自今日起,两界司三大职司正式确立。“清微真人手持玉如意点向虚空,光幕中浮现出组织结构:

“文研阁“负责解析异界典籍,首座正是康复后的林沐。虽然失去双腿,但他以文气凝聚的“才气轮椅“反而成了最强法器。

“器造堂“由器堂精锐组成,正在尝试将科技原理与传统炼器术结合。首件成品“灵能透镜“可以观测到灵气流动。

最神秘的是“桥梁处“,仅有郑缘、木芽和三名神识特殊的弟子。他们负责通过梦境联系彼界的觉醒者。

莫长老捧着一个玉盒走上祭坛:“老子没什么文化,就送你这个。“盒中是节指骨——这是他当年斩杀的魔君遗骨,可抵御心魔侵蚀。

白长老的礼物更特殊:一根青翠的竹枝。“从林沐那截焦竹上长出的新芽,“老人轻声道,“蕴含两个世界的生机。“

仪式进行到最关键环节时,天机仪突然自行启动。星光组成的立体投影中,两个世界的模型清晰可见,其间有数百光丝相连。每根光丝都对应着一个觉醒的“桥梁“,其中最明亮的几根赫然是周教授、王院士等人。

“诸天星斗,听吾敕令!“清微真人突然割破手腕,将血洒向天机仪,“以吾青岚千年气运为誓,护此两界通道!“

鲜血被天机仪转化为金色光雨,洒在所有弟子身上。郑缘感到体内双重筑基的气旋突然加速,文气白漩中浮现出DNA螺旋,剑意青漩则化作分形几何图。木芽趁机将自然之力注入,在两者间架起彩虹般的桥梁。

===

大典后的庆功宴上,郑缘独自来到剑坪边缘。山下云海翻腾,恍如前世见过的太平洋波涛。

“想家了?“莫长老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独臂提着两坛灵酒。

郑缘接过酒坛,任辛辣的液体灼烧喉咙:“我在想,那个世界的'我'现在怎样了。“

酒液在坛中晃荡,倒映出两个交叠的月亮——这是青岚宗特有的“双月同天“奇观。莫长老突然用剑尖挑起一滴酒,在空中划出玄妙轨迹:

“知道为什么斩界剑诀最后一式叫'通'而非'斩'吗?“老人醉眼朦胧地说,“因为最高明的剑法不是破坏,而是连接。“

郑缘若有所思地看向自己的双手。左手萦绕着文气凝成的数据流,右手跳跃着剑意化作的量子模型。而木芽正蹲在他肩头,将两种力量编织成全新的脉络。

山下突然传来悠扬钟声。通过天机仪的联系,郑缘感知到彼界此刻正在发生的事:

周教授在图书馆地下室成立了“古典修真研究会“;王院士调整对撞机参数后,首次捕捉到稳定的“灵能粒子“;甚至那个颓废的程序员“郑缘“,也开始在深夜编写一款名为《两界》的神秘游戏...

最令人振奋的是,两个世界的“毛球“表面,那些断裂的古老光丝正在重新连接。虽然噬界兽的阴影仍在虎视眈眈,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

“路还很长。“郑缘将剩下的酒洒向云海,祭奠两界的先驱者们。

木芽跳到他头顶,两片新生的叶子在月光下舒展。那叶脉的纹路,赫然是两个相互缠绕的世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