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门,交人还是交钱

换源: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十。

北京城内,春寒料峭。

宋良辰睁开眼,入目不再是熟悉的宿舍天花板,而是一片灰蒙蒙,散发着霉味儿的茅草屋顶。

“娘,他醒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紧接着,一张脏兮兮的小脸凑了过来,好奇地盯着他。

宋良辰愣住了。

他记得自己明明在图书馆熬夜看《明史》,怎么一觉醒来就到了这鬼地方?难道是……穿越了?

他试探性地动了动身子,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破旧的草席上,身上盖着一条满是补丁的薄被。

嗖嗖的凉意刺激着身体,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不由得掖了掖被子。

“这是哪儿?”宋良辰虚弱地问道,嗓子干哑得像破风箱。

“家里啊,傻哥哥。”

小女孩眨巴着眼睛,一脸天真:“你病了好几天,可把娘吓坏了。”

傻哥哥?宋良辰心中苦笑,看来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不太聪明。

这时,一位面容憔悴,衣衫打着补丁的妇人端着一碗浑浊的米汤走了过来。她小心翼翼地扶起宋良辰,用勺子舀起米汤,送到他嘴边。

“辰儿,你感觉怎么样?好些了吗?”妇人关切地问道。

宋良辰勉强喝了几口米汤,胃里舒服了一些。

他环顾四周,破败的家具,昏暗的光线,无一不昭示着这里的贫穷。

结合小女孩的话,以及妇人的穿着打扮,他大胆猜测,自己穿越到了古代乱世,而且还是个穷苦人家的傻儿子。

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朝代?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嗯…..娘………”宋良辰艰难的吐了两声。

“现在是哪个皇帝在位?年号叫什么?”

妇人喜极而泣,她双手合十,朝着屋里的神龛拜了拜:“辰儿,你……你终于好了,菩萨保佑!谢天谢地!……..哎,可这年月你好了也不知是福是祸!这世道……”

妇人忧心忡忡地望向窗外:“兵荒马乱的,吃饱穿暖都难,更别说……,哎,不说了,人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强啊!朱家的皇帝叫什么娘一个妇道人家哪能知道,不过听街上的人说,今年是崇祯十七年。”

“崇祯十七年!”宋良辰惊呼出声。

“几月啦?”

“三月十号。”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号,距离李自成围困北京城也就十天左右,崇祯,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一个个名字在他脑海中闪过。

这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杀戮的年代,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系统?”

宋良辰在心中默念,根据穿越小说的套路,他应该会绑定一个系统什么的吧?

“叮!历史奇幻系统已激活。”

一个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让宋良辰精神一振。

果然有系统!

“系统,你的功能是什么?”宋良辰迫不及待地问道。

“本系统的功能是不定时发布相关任务,宿主完成相应任务后,根据任务结果对历史轨迹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衍生不同的历史进程。”

“那系统任务都有什么?”

“系统任务随机发布,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任务会要求宿主制造出各种从未在当前世界出现的物品,例如火车,汽车,飞机等等划时代的物品,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那完成任务有什么奖励?”

“宿主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各种物品和技能,也可以用来提升宿主的属性。”

“属性?什么属性?”

“例如力量,敏捷,智力等等。”

宋良辰大概明白了,这系统可以让他在明末乱世中自由折腾,能闯出什么路子完全由他选择。

“那完不成任务有没有惩罚?”

“没有惩罚,完不成任务,下一个相同周期内取消任务。”

“比如呢?”

“任务周期是一年,宿主未完成任务,下一次任务将要到第三年才会发布,以此类推。”

这惩罚很人性吗!宋良辰笑了,这开局还不算太惨。

“叮!发布新手任务:在五天内制作出一种当前世界从未出现过的物品。任务奖励:托尼斯塔克的智慧及战甲一具。”

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不带一丝感情。

托尼斯塔克的智慧及纳米战甲一具?宋良辰欣喜若狂,托尼的智慧先不说,若是有了这纳米战甲,安全方面可以说是高枕无忧啦!

“系统你是认真的吗?不是说用积分才能兑换物品和技能吗?”

“新手福利任务,只此一次。”

宋良辰看着手中的浑浊米汤,心中思忖着以他家现在的条件能做出什么东西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伴随着粗暴的叫喊声:“宋家的还有没有人,都给我出来!征戍!不出来就烧房子!”

宋良辰心头一紧,看来李自成奔向京城的行军路线已经暴露出来,官府的人这是来拉壮丁。

他挣扎着想起身,却被妇人紧紧抱住。

“辰儿,别出去!打仗是会死人的!”妇人哭喊着,身体颤抖不已。

“娘,别怕。”宋良辰拍了拍妇人的后背,心中也满是不安。

他知道,在这个乱世,弱者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可怜的母亲和小女孩。

门外,官兵已经将院门撞开,闯进了院子,手里拿着刀枪,气势倒是颇显雄壮。

宋良辰强忍着不适,掀开被子,从草席上爬下来,妇人赶忙扶着他,走出房门。

入眼是一幅破败的景象:低矮的土墙,院中灰蒙蒙看不见一片绿色,墙角处堆码着一捆捆干柴。

闯进院里的一群人,打头的一人身穿鱼鳞铁甲,腰间悬着一把刀,身后跟着四名穿着布面甲搭配铁臂铠的士兵,旁边还有县里的书吏、坊正、里长等人。

“宋柳氏,你家需征戍一人,你是交人还是交钱?”

宋母道:“里长,我儿痴傻,远近皆知,更何况近日生了一场大病,如今就连下地行走都得要人扶着,哪里还能舞刀弄枪,上阵杀敌啊!”

穿鱼鳞铁甲的人上下打量了宋良辰一番,摇头说道:“个儿倒是挺高,不仅是个傻的,还是个病秧子,可惜了这副骨架子,去了战场也是白白送死。”

他转头对着旁边的里正吩咐道:“里正,记得让他们缴纳足额的戍税,别想偷奸耍滑。”

说完,他摆了摆手,示意手下离开,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里正待那身穿鱼鳞甲的将领走后,对宋柳氏低声说道:“宋柳氏啊,此次朝廷征戍,为期三月,你家应出一丁。只是你家大郎这身子骨……”

里正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宋良辰,摇了摇头道:“我看也是上不得战场的,便缴纳三两纹银抵扣吧。”

宋良辰记得前世看过一些关于明末的资料,说是崇祯年间,朝廷为了筹措军饷,加大了税赋的征收力度,其中就包括兵役戍税,也就是俗称的“人头税”。

他一直以为,这种苛捐杂税就算是有,也不会发生在京城,毕竟在天子脚下,朝廷官员们总要顾及几分体面。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样残酷的现实竟然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让他惊愕不已。

“宋柳氏,允你家两天时间,足够凑齐银两了。”

里正顿了顿,又放缓语气说道:“你也知道如今这世道不太平,朝廷用兵,处处都要花钱。这三两银子虽说不少,但要是真让大郎上了战场,怕是……”

里正没把话说完,叹了口气,摇摇头:“三天后我再来,若实在凑不够,便寻些亲戚朋友借上一借,总归不能误了朝廷的大事。”

宋柳氏讷讷无言,目送里正离开了宋家院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