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明低眉顺眼地应承着,心里却盘算着如何脱身。
这广宁门,他是万万守不住的。
李自成的大军自崇祯十七年起,便一路东进。
二月初二,渡黄河,攻下汾州、阳城、蒲州,隔日攻下怀庆,杀卢江王载堙。
五日,攻太原,守将牛勇,王永魁,朱孔训等人督兵五千出战,尽殁于城外。
八日,守将张雄做内应,以神机炮轰破城门,城破,巡抚蔡懋德于三立祠自缢而亡,中军副总兵应时盛,亦自刎。
二月中旬,破忻州,进逼代州,总兵周遇吉据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因兵少食尽,周遇吉退守武关。
三月初,武关城破,周遇吉历战而死,身中矢羽如猬,其妻刘氏领二十余妇人登屋而射,被焚之。
因武关惨胜,军士伤亡十余万,李自成下令屠城,大同总兵姜瓖降。
十一日,宣府总兵王承胤降。
当这一封封战报直接展现在眼前时,瞬间摧毁了韩济民的最后一丝幻想,他仿佛看到李自成的大军挥舞着战旗,势如破竹般涌入京城。
而自己和这些守城的士兵,最终也只能成为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被无情地践踏,再也无人问津。
尸骨无存,亡魂无依,这便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寻出路。
曹化淳,一个归休养老的阉人,如今李自成兵临城下,圣上病急乱投医,让一介阉人督守城门。守城?他以为他是武宗时的张太监吗?
他眼角余光瞥向城下,空荡荡的官道上,只有风卷起几只被遗漏的残破竹筐。
“韩将军,你看这城防布置可还有疏漏之处?”曹化淳的声音尖锐刺耳,像指甲划过玻璃。
韩济明收回目光,恭敬道:“厂公虑事周全,末将并无补充。”
他心里盘算着,李自成的大军想必已从居庸关出发,这两日应该就能抵达,到时候……嘿嘿。
“那就好,那就好。”
曹化淳搓着手,干瘪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只要守住京城,你我二人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韩济明附和着点头,心里却暗骂:死阉人,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旌旗猎猎作响,起风了,城楼上的风更冷了。
韩济明告退一声,裹紧了身上的披风,走到城墙边,望着城外荒凉的景致。
…………………
白纸坊,宋家。
院门旁的空地上,露出一个坑洞,宋良辰将一块二寸见方的石板盖在坑上,用脚踩严实了,再用边上堆着的泥土回填,最后将一只笨重的石槽挪回原位。
这坑洞是昨夜宋良辰趁着夜深人静,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泥土被他收入系统空间,倒在了崇效寺后山里。现在,这条地道一路通往崇效寺山中,成了宋家躲避兵灾的安全通道。
“哥,你在干什么呢?”
身后传来宋小妹清脆的声音,宋良辰拍了拍手上的土,说道:“挖了个地道,若是形式不对,你和娘恐怕要躲进里面一段日子。”
宋小妹年纪小,也没多想,蹦蹦跳跳地跑到宋良辰身边,好奇地问道:“哥,咱们什么时候住进去啊?我还想看看里面好不好玩呢。”
宋良辰揉了揉妹妹的脑袋,柔声道:“快了,等哥哥再准备些东西,你们就可以住进去了”
“真的吗?”宋小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
宋良辰心里却是一阵苦涩,若是他孑然一身,无所牵挂,天下何处不可去,仗剑天涯,快意恩仇。
可自己还有母亲和妹妹,她们柔弱无依,在这乱世之中,一个疏忽,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辰儿,你又在哄小妹呢?”
母亲宋柳氏端着碗刚熬好的粥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担忧道:“辰儿,我听隔壁王婶说,城门都封了,街也禁了,这光景看起来倒像是闹打仗,也不知道什么人打来的?咱们……咱们一家该怎么办啊?”
宋良辰接过粥碗,笑着安慰道:“娘,您就放宽心吧,不管是谁打来,我都能护住您和小妹平安的。”
宋柳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这些日子,她明显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
以前那个痴痴傻傻的宋良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明强干,遇事果断的少年。
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在筹划什么,但宋家这几日发生的变化,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儿子脸上那份自信的神情,都让她感到安心。
这让宋柳氏意识到,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已经可以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了。
吃过早饭,宋良辰独自一人出了门。
他心里清楚,九门戒严,说明李自成的大军已经逼近京城,京城危在旦夕。
他必须尽快做好准备,才能在乱世中保全家人。
城里的气氛明显比前几日更加紧张,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只有偶尔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街角瑟瑟发抖。
宋良辰来到一家粮油铺子前,老板正愁眉苦脸地坐在门口,看到宋良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这位公子,要买点什么?”
宋良辰扫了一眼店内,货架上几乎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陈米和粗粮。
“老板,你这店里怎么一点东西都没有啊?”
老板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啊,眼下这情形,谁还敢进货啊?传言说闯军都快到昌平一带,万一城破了,这些东西可就都打水漂了。”
宋良辰心里明白,现在正是囤积物资的关键时刻,等城破之后,就算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了。
“老板,你这些东西我全要了,多少钱?”
老板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搓着手说道:“公子,您真是我的大救星啊!一共是……”
老板报了个数字,宋良辰也没还价,直接从怀里掏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子扔给他。
老板接过银子,掂了掂重量,顿时喜笑颜开,连忙招呼伙计把店里的存货搬到宋良辰指定的地方。
宋良辰又如法炮制,将附近几家粮油铺子、布庄、药铺的货物全部买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