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迁都准备!

换源:

  从这一些情况便是可以看出显而易见的一点,

那便是大明作为一个国家,其根基压根就没有朽烂。

不仅没烂,而且还相当不错。

大明绝对还有救!!

只是需要一位合适的领头人而已!!

而显然崇祯没有那一个能力。

好在现在的崇祯被后世的朱由简取代了!!

朱由简还是有信心,尽量拯救大明的。

这就是要从如今大明的两京制说起了。

据他所知道,明成祖永乐大帝就已经猜测到了日后大明可能有这般情况。

所以给他的子孙们准备了这条后路,不然也不会迁都北京之后。

依旧设北京和南京两个首都,还设两套班子。

朱由检也相信。

自己只要是跑回南京重新励精图治,到时候重回巅峰,也是可能的。

再不济,保住南边半壁江山,划江而治,也是可以的。

而且根据现在朱由检知道的,现在的大明虽然是虽然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但都是在长江以北。

小冰河时代带来的干旱,严寒,鼠疫等也都基本上是在北方。

而现在的长江以南,

尤其是江南,依旧是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基本没有战乱,

天下赋税大半都出自江南,民心也还在。

所以,朱由检觉得自己去南京,再造大明还是有机会的。

而且,他还有机会体会到当古代皇帝的真正快乐,

比如把秦淮八艳,陈圆圆……等人召进宫里,

帮她们简单身体什么的。

朱由检也记得,

历史上便是因为崇祯在李自成包围北京城之前没有南迁而是自挂煤山,

甚至连太子朱慈烺都不愿意派到南方。

才让,日后的南明王朝光是因为争夺立谁为君王都争论了一年,

直接错过了防御满清南下的最好时间。

更是日后南明内都不易。

现在朱由检也不会再犯错了。

而且他也不想要刚来一个月就吊死。

所以,他肯定要尽快准备好南迁的事情,逃离北京,前往南京。

不可能因为所谓“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这面子而不要了性命!

大明怎么灭的?

和这死要面子活受罪脱不了关系。

辽沈大败后。

大明第一战略大师,熊廷弼要放弃辽东,死守辽西山海关一带。

结果大明言官,大明天子天启帝,出于复辽的政治正确,天天嚷嚷着要收复辽东。

贸然出击,广宁之战,大凌河之战再遭惨败。

十几万大军被打的丢盔弃甲。

之后明明是明朝已经无了收复辽东的可能。

而此刻按照熊廷弼的计划,撤退到宁远城,山海关一代再好不过了。

但是大明偏偏还要反攻,

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两大活宝领导下,

在辽东布置十几万军队。

在辽西大修关宁锦防线。

一年数百万的辽饷扔下去了!

但是全部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辽东辽西一代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巨大出血口。

但是这么多钱扔进去,鞑子没有杀了几个。

反而是辽西的关宁军军阀化了。

在吴三桂的手下。

崇祯根本便是掌握不了,甚至是暗中和皇太极勾结,养寇自重。

而巨额的辽饷配合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人祸,

致使北方则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催生出来了李自成,张献忠的一大批叛军。

之后便是恶性循环,辽东辽西一代的军阀,需要巨额粮饷。

北方在巨额的一年数百万的辽饷下不堪重负,叛乱不断出现,

江南因为制度缘故,商税无法收取,加上土地大部分都是在大地主的手中。

外加上,大量朱明皇室占据大量的土地,却是根本收不上丝毫的税收。

这几大情况一起是压了下来!!

可谓乃是病来如同山倒。

自然大明的灭亡也是活该的事情了!!

不过当然,朱由检也知道自己想要南迁也可没有那般容易!

毕竟他是皇帝,身份特殊。

想要是,离开京城的话,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反对。

一些,是已经为了升官发财梦想着投靠敌人,或是已经投敌的权贵官员们。

比如大顺,或许是满清鞑子。

还有一些大部分产业在北方的京城权贵和北方官员们。

豪宅,美人,大部分的田地,都是在北方,他们肯定也是不希望自己南迁。

还有便是一帮,死要面子,嘴硬无比的朝中老顽固们了。

天天说着一些政治正确的假大空话语,

之前天天嚷嚷“不可学南宋,复辽,复辽!”

最后是坑的几百万辽饷打了水漂,北方边地到处都是叛乱的百姓,

现在又是天天吼着“不可南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老顽固们!!

看起来他们说的话没错

实际上错的就是离谱了!!

不过当然了。

朱由检也有应对的方法。

虽然一次次的惨败,他的威望不如之前了,

但是怎么说他也是皇帝。

想要阻止他南迁的,只要是心怀鬼胎的,他直接剁了便是了。

而且这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将那一些心怀异志的大臣们都是杀了。

还是能够一箭双雕。

借此,抄一波家,发一笔财,好有钱招募兵马,和用来南下迁都的事情。

现在的他可不是之前的崇祯了,做什么事情都是要顾忌面子了。

作为穿越者,自然是如何实用有利如何来了。

钱现在,对于朱由检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了。

之前,他在穿越之后,就立刻查看了自己的内库,

结果实在是非常的悲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