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没那么容易啊!”
李双喜笑着道,“额之前派出的哨齐报告,跟着朱贼跑路的恩手,
其中的兵马更是恐怕乃是上万人!你现在手中有多少人?”
“下官有4000精兵!”原毓宗开口道道,
“可以在天津卫城内设伏……如果将军不放心,可以带一些兵马和下官一起潜入天津城。
有将军的天兵,再配合我的部队,我们联手拿住朱贼就易如反掌了。
只是将军得收起闯王的旗号,要不然就得走漏风声了。”
李双喜眼睛一亮,笑着道:
“那是自然的,若是真可抓住那狗皇帝,我必定在闯王面前好好说一番你的好话!!”
原毓宗也是大喜了起来
似乎是看到了荣华富贵便是在眼前。
“那便是多谢将军了!!”
崇祯十七年,3月18日。
天津卫南城的西门之外,
原毓宗挺拔的身形站在护城河的吊桥上,身上穿着宽大的官服。
他的身后,有数百的甲士,都是披着铁甲。
在原毓宗身后列阵,个个都挺胸凸肚,杀气腾腾的模样。
这一些士兵,都是天津镇的两位副总兵从各自的队伍里面精心挑选出来的好汉,
每人都喂了一两银子,吃了一顿饱饭。
而且很快的是,他们有一桩泼天巨大功劳等待他们。
一旦完成,便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了。
只是此刻这一些汉子们的脸上都有几分不安。
之前原毓宗和金斌、娄光先二将已经将今天要干事情告诉他们了。
他们都是知道,今日要对付的便是已经沦为“朱贼”的大明皇帝。
也便是说,他们今日干的那可是造反的大事情。
当然了,所谓的造反倒是没有让这群老兵油子太畏惧。
毕竟,现在北京城都快被大顺攻克下来了。
大顺军在黄河以北更是风卷残云一般,扫荡天下也便是在众人看来是时间问题而已。
天下民心几乎都是在大顺这一边了。
谁都觉得李自成乃是下一个真命天子!
如同当年的朱元璋一般。
所以以抓捕崇祯献给新主李自成,
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了。
不过很快,当真正看到了那护卫天子的兵马接近的时候。
众人的脸上还是露出来了惊骇之色。
因为此刻来到的兵马。
原来他们以为这一位狼狈出城的天子最多也就是剩下来大概数千人的京营而已。
加上之前天津巡抚的部队。
也最多是六七千人而已。
但是显然情况不是如此。
远处已经传来了马蹄的声音,还有士兵们的整齐的脚步声。
也是越来越密集,
甚至最后都连成一片,这蹄声如此浩大,大地似乎都在为之颤抖!
正在那里肃容等候的原毓宗变了脸色,
根本没有想到,狼狈逃出北京的崇祯居然有那么多的骑兵和士兵,
他回头看了一下等候的队列。
天津镇的一些将军士兵们都露出了畏惧之色。
毕竟这是造反,他们心中天然有一些发虚。
哪怕是有大顺人马暗中帮助,也是害怕。
尤其和他并肩而立的副总兵金斌已经握住了腰刀的刀柄,
似乎想马上下令所部撤入天津,闭门抵抗,
但是又迟迟下不了决心。
毕竟虽然崇祯要到天津卫河。
但是他也不是一定就要进入天津卫城,
他也可以绕过城池沿卫河而下。
沈廷扬和苏观生此刻也得到了崇祯来到的消息和旨意。
他们手中的上百艘海舟正沿河而上,
朱由检的大部队只要和他们汇合,
就能上船只,安全抵达海口大沽。
然后继续南下。
大沽口那边还有一座港城,
是由天津卫水师总兵官管辖的。
那里同时还是海运漕粮的堆放地,存放着大量走海路运送来的粮食
自打崇祯十五年之后,李自成祸患中原,
中原局势就急转直下,输往北京的漕粮转运日益艰难,
不得不更多改用海运,由淮安入海,以海运至天津大沽口。
而海运和漕运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待风,秋冬多北风,
由淮安北上是很困难的。
所以就只能等到第二年春天刮起南风时再出海北运。
因此崇祯十六年的部分漕粮,
一直等到十七年可运抵大沽。
后来又因为战事耽搁了转运,现在仍然存放于在大沽。
也就是说,
崇祯兵马一旦抵达大沽口,就能依托那里的城池和粮食进行坚持。
另外,天津水师和护粮的壮勇也颇为精锐,不大好对付。
如果护卫朱贼的兵马和水师、壮勇会师,再缩到大沽口城。
只怕闯王大军都去了也不容易打……
真要那样,原毓宗等人的不世之功就要泡汤了!
还是原毓宗反应快,一下按住了金斌的手臂:“莫急,再看看!”
金斌吸了口气,冲原毓宗一拱手道:“下官遵命!”
又过了一会儿,大队大队的甲骑,已经跳跃着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来的不仅是骑兵,而且是清一色的铁甲骑兵,数量至少有1000骑!
和1000铁甲骑兵一起出现的,
还有一副王命旗牌以及一面大纛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