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军队整编

换源:

  选择在粤省驻军的军阀倒是不多。

东北军和西北军,虽然对富裕的粤省颇有兴趣。

但对于他们来说,粤省实在太遥远了。

高级将领们想去,那些中基层军官和士兵们,估计都会拒绝。

但是,这一次由不得他们。

常光头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往粤省塞其他派系的机会。

在常光头的强制要求下。

东北军、西北军、川军、湘军、桂军、滇军,都需要向粤省派遣一个军级以上单位。

总兵力不得少于一万三千人。

中央军更加阔绰。

常光头直接决定调派两个主力师和一个重炮团到粤省去。

主力师的兵力都超过了一万两千人。

再加上一个重炮团和几个营连级支援部队。

总兵力会达到两万八千人。

中央军加上六个军阀的部队。

一下子往粤省塞进了十多万部队。

同时将十余万琼军调离了粤省。

如此一来。

就算陈旭有自立的野心。

也难以实现了!

自以为占了便宜的常光头,显然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提出这个方案的并不是他,而是陈旭。

陈旭又怎么提出一个让自己吃亏的方案!

陈旭此举,除了为粤省的全面土改争取窗口期和时间。

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进行准备。

系统除了签到奖励功能,还有杀敌兑换功能。

这就意味着,杀敌越多,奖励越多!

如何更多地杀敌?

自然是将战线铺得越广越好!

此外。

陈旭还准备利用交换驻防的机会,来拉拢地区省份的抗战武装。

陈旭有信心,将驻扎在粤省的外省部队,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这样一来,等于是帮助自己提供了十多万训练有素的兵员……

张海东回到粤州城的时候,已经是8月29日。

粤省境内的土改,已经全面完成。

因为土改发生的叛乱,倒是还有一些没有剿灭。

主要是那些地主武装和土匪,钻进了山林,增加了剿灭难度。

但大局已定,这些残匪已经颠覆不了大局。

“我离开金陵之前,马玉祥等人宴请我,透露了一个消息。”

“中央军调往粤省的两个师,已经完成了准备,随时可以南下。”

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张海东对着陈旭汇报道。

这样的场景,在陈旭的意料之中。

常光头虽然打小鬼子不积极,但对付各地军阀却是很积极的。

看看东北军。

宁愿让东北军打内战,也不调东北军去打小鬼子……

陈旭开口道:“中央军来了就来了,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

“将划定给中央军的驻地准备好,到时候让他们直接开进驻地去。”

“保持监控,别让他们瞎转悠,其他的不必理会。”

“中央军不同于其他派系,里面有很多常光头的死忠粉,不必急着拉拢。”

陈旭直接定下了基调。

优先拉拢其他派系的军阀,中央军先晾着。

陈旭继续说道:“土改已经基本完成,小鬼子在夷州岛的陆军师团已经达到了三个。”

“战争迫在眉睫,我们的军队整编工作,也需要加速推进。”

“陆军整编计划,参谋部已经制定出来了。”

“袁桂华,你宣读一下。”

在琼军进入粤省之前,袁桂华就是陈旭的参谋长。

如今琼军扩大了两倍,袁桂华依旧被任命为参谋长。

袁桂华站起身来,翻开手中的计划书,开始宣读。

“目前,我们陆军由五个部分组成。”

“包括保安军、德械军、美械军、苏械坦克军和粤军。”

“其中保安军总兵力18万人,德械军xx万人,美械军xx万人,苏械坦克军xx万人,收拢后完成教育保留的粤军13.8万人。”

“按照整编计划。”

“现有军级番号撤销,整编为师。”

“同时组建10个军级指挥机构,担任战时的战役指挥机关。”

“保安军编入8万粤军,而后编组成16个步兵师和5个炮兵旅。”

“步兵师师级番号,第1师—第16师。”

“德械军编入2.5万粤军,编组成1个装甲师、5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旅。”

“装甲师番号17师。”

“步兵师番号,第18师—第22师。”

“美械军编入3人,编组成6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旅。”

“步兵师番号,第23师—第28师。”

“苏械坦克军,拆编为5个独立装甲旅。”

宣读完毕,陈旭开口问道。

“对于这个方案,你们有没有不同看法?”

这个方案非常公证,按照兵力划分。

没有厚此薄彼。

各级将领自然没有异议。

看到众人纷纷表示没有意见,陈旭便开始宣读十个军长和二十八个师长的任命名单。

“原德械军军长刘羽山,原美械军军长许凯,调任琼系陆军副司令。”

“原坦克军军长马宏,调任琼系陆军副司令兼装甲部队司令。”

对于“南境统帅”大礼包中获得的三个军级指挥官。

陈旭自然不会亏待。

在全面扩军的情况下,三个系统将领的中将军官,全部被任命为了副司令。

今后如果战场需要组建集团军,他们就是优先人选。

宣读了人事任命。

让张海东等人发放任命书,陈旭则喝了杯茶,润润嗓子。

任命书发放完毕,陈旭再次发言。

“步兵师的编制,陆军参谋部已经拟定完毕。”

“考虑到装备库存和军工厂产能,有些部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换装,这个指挥员们要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

“另外,还有一件大事。”

“就是派兵前往外省驻防之事。”

“我决定,第1步兵师调往松江地区驻防。”

“第2步兵师为主体,加强一个步兵团,由第2军军部率领,前往燕京地区驻防。”

“第18步兵师为主体,加强一个步兵团和两个炮兵团,由第3军军部率领,前往秦省北部地区驻防。”

“第4军军部率领第3步兵师和第23步兵师,前往桂省南部地区驻防。”

“各支部队需要格外加强的武器,我都罗列出来了,参谋部遵照执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