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些人在冰冷的战壕中啃着这种味道并不怎么好的“砖头”时。
才意识到这东西真“TM”顶用啊。
毕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些仅仅是武器和装备,
但是要形成战斗力还要有一定的编制,
学生参考西方军队编制,最低级的是班,
每班15人,其中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
每人配1889年式步枪1支,备弹150发,
战斗手枪1支备弹100发,手榴弹3枚。
整个班分成4个小组,其中班长所带小组是5人,作为主攻组,
另外两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掩护和支援,
而支援小组每组2人,2人配备掷弹筒一具,
主射手携带掷弹筒和10发榴弹,
副射手携带20发榴弹。
同时两人都配有战斗手枪一支,备弹180发。
除正副班长和支援组外,
其它所有人员配备1889年式步枪一支,备弹200发。
手榴弹4到6枚。
除了武器外,每人还将携带工兵铲,
个人的给养以及急救包,
其中急救包主要是由止血绷带,止痛剂,
消毒酒精和金疮药构成。
一般非致命伤,经过简单包扎即可。”
这里,高明取出一个布包拆开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
只见止血用的钳子和切割绷带的小刀,
装着止痛剂,消毒酒精和金疮药的小瓶。
以及浸泡过药物的药棉和白色的绷带,
一般用到找的处理外伤用的药品和物品应有尽有。
此外还有一些白色的小药片。
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
“这些白色药片是?”
卫汝贵好奇的问道。
“这是净水药片,将军久在军中,
想必知道这水源的重要性,
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战场上河流湖泊虽多,但是可供饮用的水却很少。
所以为了保证士卒饮用水的安全,
学生特地加入了这些药片,
不用煮沸,一壶水放入一片即可保证食用安全。
当然了,如若要供应大量军队的水源,
还需要更大更专业的供水车才行。”
高明谦虚的说到。
“高明,想的很周到啊,从武器到工具,食品以及饮水都想到了。”
张文宣等略带敬佩的说。
当年他们打仗的时候哪能想到这么多?
结果不少兄弟因为救护不到位,
亦或者喝了什么不干净的水源导致减员甚至是死亡。
如果早有这些东西,
怕是不少好兄弟都能救过来或者少受一些苦。
“这些东西你打算给我北洋都装备上?”
李红章问道。
“尽力而为,这些全部都由官府生产是明显不行的。
但是这些饼干,罐头,急救包,铲子等物完全可以由民间代为生产,
我北洋提供技术,并作为股份入股,
而经营权则交到民间商户手中,产品生产出来后,
我北洋采购,这样既不用我北洋新建工厂。
又可以为百姓某些好处。”
高明知道李红章的潜台词是。
东西好是好,但是如何筹备,
如何保证我北洋有足够资金采购。
所以高明就把以技术入股和民间兴办政府采购的办法说了出来。
“这天津机械局的帮办大臣和水师学堂的副总教习任命批文明日即到。当那是,你可就是我大清国从四品的官员了。”李
红章慈祥的看着眼前的高明。
“多谢中堂大人栽培。”
高明业略带欣喜的回答道。
“去见省三的事情准备好了吗?”
李红章问道。
“除了中堂大人的亲笔书信,学生还专门为刘大人筹备了10万两白银和1889年式步枪100支,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各50支。”
高明将单子恭敬的递了上去。
“这意国人卫队可没有这么多的多余枪支可供抽调啊。”
李红章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这自然不是从意国卫队哪购买来。这批军火是微臣1个月前拍电报至意国,从哪里直接购买的,这只是一小部分。”
高明解释道。
“你在意国也不过才9个多月,能有如此财力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李红章不动声色。
“听幼樵说,你很想结交邓管带?这北洋军中比他职位高的,丁汝昌,刘步蟾你不结交,邓管带有何值得你如此看重?”
李红章好奇的问道。
“能力和责任。”
高明异常简单的回答。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黄海大海战中邓公掩护旗舰最终伤重不支而撞击吉野外。
邓世昌还创下了另外一项在北洋舰队中绝无仅有的记录。
在北洋服役期间,仅仅回过三次家。
仅从尽职的角度来说,
怕是在整个北洋中无出其右者。
“倒也是个理由,既然如此,这次你和张幼樵就乘坐南下巡视的致远。”
作为老李颇为看重的门生和管带。
既然高明有意交往,
那老李自然愿意穿针引线。
“学生在这里谢过老师。”
高明激动的行了一大礼。
事不宜迟,就在高明接到正式任命的官职后。
便在3日后与张幼樵一起登上了来大沽口迎接他们的致远号穹甲巡洋舰。
而高明也如愿以偿的与自己仰慕的民族英雄见面了。
而在寒暄后,两人的谈话就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海军方面。
“不知高明贤弟最近可曾听说李大人计划为我北洋各舰换装新式快炮的事情。”
邓世昌小心的问道。
毕竟这还炮之事事关重大,
不是他一个副将可以插手的。
“是有这个计划,朝廷刚刚下拨一批经费,有了钱,这换炮之事必然要进行下去,而且有的战舰可能还要加炮。”
高明回答道。
“邓大人是否想为致远加炮?如果大人有此意,高某愿助一臂之力。”
对自己敬仰英雄,高明自然是乐意帮忙。
“这换炮之事自然有丁提督,琅威理教习和两位总兵来决定。”
邓世昌不禁摇摇头。
“在下关心的是,这北洋各条巡洋舰如若争相增加侧弦火炮,都学倭人侧弦接敌的话,这战阵如何布置?”说
到这里邓世昌面带忧愁。
听到后面那句话,高明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
现在他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