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真是自不量力,本来兵力就不如我们多,竟然还分成三部。
要是他集中一起,我还真的挺费劲。
可是分成三部,正好让咱们各个击破。”
长安城里,有着警察厅长程立祥这个内应,贾宝玉那是了如指掌。
特别是他还知道历史,知道陈树蕃的具体兵力和布置。
他把情报交给赵聘章,左协中等人。
“按照情报,陈树蕃和陆建章达成了协议。
陆建章交出长安城,并推荐陈树蕃接任秦西省军务督办。”
“而陈树蕃那边,也已经安排了左右支队接管长安以外的地盘。
负责长安往西的,是郭坚郭方刚的右翼支队。”
郭坚岁数也不算大,他是1887年生人。
早年就读于县立小学堂时,每听人谈论反清革命,便奋然而起,说:“此正吾人之责也”。
以后他广结“刀客”,每遇不平之事,即拔刀相助。
1911年10月长安起义时,他到省城参加学生军,后在交通司任守卫,与耿直相识。
清军分东西两路进攻秦西,郭、耿到大荔募集“刀客”和农民组成“冯翊军”,迎击清军。
共和告成,“冯翊军”被改编为巡缉营,郭坚任营长,隶属于陈树藩的省陆军第四旅。。
1914年陆建章督陕,巡缉营被遣散。
郭和耿直秘密活动于黄龙山,积蓄力量,策划反陆。
1915年12月袁世凯帝制自为,护国运动兴起。
郭、耿联合白水地方武装高峻,于1916年3月24日在白水起义,树西北护国军义旗。
通电讨袁逐陆,向蒲城进兵,并在陈树蕃争夺护国军总司令名义时,付出巨大。
陈树蕃改郭坚部任游击军。
袁大头死后,李雪生担任生长,并把郭坚改为警备军。
郭坚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反而被出身同盟会的李雪生拉拢。
张勋复辟时,陈树蕃对郭坚很不满,于是做出决定。
“安排郭坚部向京城进发。”
同时又电告晋西省的阎百川,让他以重兵围追堵截。
?这一次郭坚命大的很,虽然大部分兵力都没有了,而且麾下的几个同盟会成员也就牺牲,但他自己则是带着50个老弟兄。潜伏回了省内。
因为陈树蕃表面也是同盟会出身,再加上当时靖国军的存在,使得陈树蕃不能光明正大的杀他。
但是带着几十个人回来的郭坚,也不敢在长安附近,而是跑到了凤翔。
?后来护国军起,郭坚又牛逼了,只是很快又被击溃,还死了老战友耿直。
?最终,郭坚是万事不成,死在了九姓家奴手里。
可以说,此人凶狠毒辣,欺压百姓,不比陆建章差。
他在同盟会里的人缘,可是非常的差。
很多人认为,他根本就不算革命党。
唯独孙大炮称赞。“搞革命,地方受点损失是难免的,只要在西北能树起革命旗帜。”
?我草,感情挨欺负的不是你们老孙家是吧?
遇到郭坚这个土匪,贾宝玉心里很是轻松。
他一声令下,三十二团主力开始急行军。
大军开动,一场关乎秦西省命运的战争迫在眉睫。
大地上,那是蓝天白云。
远处炊烟袅袅,是贾宝玉等人故意布置的。
警卫营汇报,郭坚部已经到了前方。
于是贾宝玉以村庄炊烟做诱饵,吸引郭坚部。
果不其然,郭坚得到消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所有人不得停下,前面就是村庄,进了村子我允许你们大开杀戒。”
“多谢支队长。”
郭坚的部下都是起义军,并非正规军招募的良家子。
因此,很多都是当地的混子。
他在学校的时候就结交刀客,全省各地都有刀客朋友。
可说是刀客,其实就是土匪。
这些土匪人多势众,却并没有任何的正规训练,哪怕是在行军路上也和老百姓放羊一样。
他们除了郭坚要求去巡逻,其他时候根本没有任何防备。
谁也没有看到,远处已经埋伏着两千人的三十二团赵聘章部。
至于说警卫营,工兵营,炮兵营等,则是在四周设伏。
“记住了,只要机关枪不开火,任何人不准开火。”
火炮太贵重了,因此并不会给郭坚手下使用。
北洋军的连长,排长们,视察着自己部队的防御阵地。
因为没有看得起郭坚部,这防御工事也是简陋的。
不远处,郭坚的部队已经映入眼帘。
但是有着防御工事的掩护,他们并没有发现北洋军已经埋伏好了。
远处的高地上,贾宝玉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
一望无际的行军路上,郭坚的部队就像赶大集的一样。
但是专业人士还是一眼看出来人数。
“看来郭坚的部队又增加了,这不得三四千人?”
“旅长,就这群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老百姓来一万人也不是正规军的对手。
而且看他们的行军,武器装备也不够。
他总不能拿着大刀长矛,来攻破我们的机关枪阵地吧。”
一边的副官王儒钦非常不屑。
贾宝玉也是这样想的。
“好了,命令部队开火吧,解决了郭坚,我们的敌人就会减少四分之一的兵力。”
陈树蕃部有两个团,郭坚部虽然人数三千多,但是装备不够,大多数也都是刀客新兵。
另外还有个胡笠僧部,主力也只是一个营。
那边有英启的骑兵团对付他,还是足够的。
这三家并不配合,只是都有北洋军的敌人而已。
有了贾宝玉的开火命令,全军立刻出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