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入围

换源:

  赵斐然似乎无视了他,继续以稳定的配速匀速奔跑。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训练,但对他来说,这不过是热身而已。

很快,侯浩然等人手中的可乐都见底了,但赵斐然不仅没有倒下,甚至配速还提高了!这让周围的人感到震惊:“天哪,他还是人吗?怎么不喘不累,反而越跑越快了?!”

“老子的两瓶可乐都喝完了!”

核动力与技术学院里,刘教授风尘仆仆地从龙科院返回,脸上却掩饰不住的喜悦。他笑着向路人打招呼,让认识他的人顿时感到一阵鸡皮疙瘩。一向严肃古板的刘教授何时展现出如此的表情,实在令人震惊。

当他路过公告栏时,只是随意地瞥了一眼,随后又恢复了严肃的面孔。眉头紧锁,他注视着科技设计大赛入围名单:“什么,居然没有全部入围?”

这...这是!秦教授的嘴巴张成了O型,呆呆地盯着地上的设计图。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工整至极的设计图。它描绘的是一件金属装置,整个结构像是一座金属圆柱体,顶部和侧面由复杂的系统构成。内部同样是一个精细的系统,看起来既精密又充满科技感。每一块零件都被详细标注,解释其原理与用途。

防腐隔热系统:“...”

激光发射系统:“...”

冷却系统:“...”

当秦教授审视这张设计图时,他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的作业。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他对设计图深有体会,深知其价值。他自己也曾经无数次耗尽稿纸来绘制设计图,因此清楚这幅设计图的非凡之处。尽管他自认为多年的积累使他在绘图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与眼前的这张设计图相比,他的技巧显得平凡无奇。

这幅设计图不仅在绘图技巧上出类拔萃,所描绘的装置结构紧凑、细节精致,主次分明。若要给出评价,无疑是完美的典范。然而,让这位资深科研工作者如此震惊的,并不仅仅在于其出色的绘图能力。真正令他惊讶的是设计图的标题:

掌控核聚变后的未来科技之引擎——惯性约束巨变发动机

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动机?可控核聚变?!

即便是以他的沉稳性格,面对这样的词汇也不禁为之震撼。如果他没有前往龙科院参加会议,或许对这些词汇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因为可控核聚变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是全人类在过去乃至未来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内都在追求的目标。

这个估计时间恐怕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想法,实际消耗的时间成本可能得跨越一个世纪。而且,并非一定能顺利入门。想象一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实现过程就像漫长无垠的时间长河,淡淡,波澜不惊。

然而,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在,只要提起可控核聚变,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感。受邀参加龙科院的会议,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实际应用方向,他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激动。起初,他对这项研究感到困惑,但后来,他的导师悄悄透露了一个惊人消息——我国已经在不久之前成功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个消息让刘教授激动不已,当场振奋。作为龙科院的候选成员之一,他也接触了一些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这些天里,他深受震撼,对华夏的科研能力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华夏已经完全掌握了核聚变技术,这是否意味着在科技领域,华夏已经领先全球?

刘教授不禁老泪纵横。他毕生致力于科技研究,渴望为华夏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提升华夏在全球科技领域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多年的梦想,如今梦想终于成真,他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自豪与激动。他感慨道:“复兴有望!”

既然如此,深入探索可控核聚变的实际应用便刻不容缓。如果能够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无疑将是对全人类的巨大福祉。

带着喜悦的心情,刘教授返回国科大。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将可控核聚变技术应用到发动机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样的想法让他兴奋不已。没想到,当他刚刚萌生此念时,就在眼前看到了设计图!

刘教授迅速接过这份设计图,找了个安静的位置仔细研究。通过整体结构、各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以及各种细节分析,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份设计图不仅切实可行,其操作性甚至可以被视为国家机密!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份作品竟然出自自己学生的手中?“是谁的作品?”刘教授仔细查看后,在落款处发现了熟悉的名字:“赵斐然?!”“怎么会是他?!”刘教授无比震惊。他一直以来都以为赵斐然只是依靠关系进入国科大的特招生,但现在他意识到,赵斐然的实力远超他的想象。想到之前领导对他关照赵斐然的指示,更加确信赵斐然的才能和实力。看来,这一届,他所指导的班级即将诞生一位杰出人物。

随后,刘教授意识到某件事,眉头紧锁:“不应该啊,这样的作品怎么会没有入围资格,这不是荒谬吗!”于是,他气愤地找到了评审组组长陈刚:“陈教授,你们评审组是如何筛选作品的?为何这件作品不能入围!”他将作品递到了陈刚的面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