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舍利子;17.4 老枯树

换源:

  17.4老枯树

确定,袁海龙需要给手机充电,

霍华德拉着袁海龙进入寺庙后院。

这是一小圈僧人居住的简陋房屋。

在观音殿正后方,一间僧舍房顶已经坍塌,只剩两套人字形大梁架在立面上。

几名僧人正忙忙碌碌清理房屋中器物。

看情况,夜间屋顶坍塌时,肯定造成僧人受伤。

坍塌的僧舍左右,还有几间僧舍,屋顶在地震中都有或多或少破损,但整体尚且完好。

院落正西侧,是一间土坯房,

房顶,波纹板已经坠入房内,

看装置,是僧人们的厨房。

霍华德领着袁海龙来到厨房相邻一间僧人宿舍。

袁海龙看到,僧舍虽然没有严重破坏,但北侧墙体已经开裂。

霍华德从门后拉出一块接线板,上面,已经插满了6只不同手机的变压器,

霍华德拔下其中的苹果手机充电器,告诉袁海龙,可以在这里充电。

袁海龙用英文感谢了霍华德。

待袁海龙把手机插好,霍华德又开始喋喋不休用英文向他讲述来到这所寺庙后的事情。

之后,霍华德打开自己的苹果手机,

拉着袁海龙返回大殿前小广场,

给袁海龙看了一张几天前手机拍摄的照片,那是大院中老枯树。

同时,又把手中最后一幅素描画展开,给袁海龙看。

袁海龙仔细辨别,

“苹果手机照片中的老枯树,三支枝干分叉比较平均,并不是倾斜的。”

“而霍华德手中的素描画,老枯的三根枝杈,是倾斜指向天空。”

袁海龙从寺庙西南角(八卦坤位)看去,

“老枯树三个枝杈,被一股不知名强大力量扭曲了,倾斜着,指向西北方。”

霍华德告诉袁海龙,

一周前,他刚来到这所寺庙时,老枯树并不是素描画中样子,于是拍了张照片。

——可是,经历了昨晚地震,老枯树,竟然神奇而精准地变成了画中形状!

袁海龙感觉后背汗毛突然全竖立了起来!

这是一种毛骨悚然的感受!

“有人在很久前就知道这颗老枯树即将在地震中扭曲变形,并提前画了下来!”

袁海龙用英文问霍华德,

“谁画的这副素描?”

霍华德夸张地耸了耸肩,拼命眨眼,一副无辜表情。

霍华德用英文含糊解释,半个月前,在大同,一位不知名僧人把两幅素描给了他。

突然,袁海龙能够模模糊糊感知到,

“接收素描画时,霍华德就一脸懵逼,不知所以然。”

所以,无论如何努力回忆,思维也找不出更多有用信息。

此外,从白人眼中,普通中国人样子都相似。

想到自己死里逃生神奇经历,袁海龙有些不知所措。

霍华德向袁海龙提示,

素描画上,还有惊人细节!

第一幅,袁海龙像素描画,右下角,注着一组两个小数点后5位的数字。

第二幅,枯树素描画,右下角,同样注着一组两个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的数字。

霍华德告诉袁海龙,第一幅图的数字,是这家寺庙的地理坐标。

他就是根据坐标找到这里的。

但是,老枯树素描中,地理坐标却指向埃及,大金字塔。

望着老枯树,袁海龙呆呆发愣,

“偶然,踏入这间陈旧寺庙中,真是一块神奇空间!”

“世界变化迅速!

一转眼,整个生命进程就不一样了。”

“很显然,不久,自己即将造访大金字塔。”

袁海龙能够预感到:

“命运之门,就此打开!

从此时此刻此地开始,人生,将被迫卷入一场神奇之旅。”

霍华德也突然陷入思考,

“埃及,似乎是上帝给自己的指示,但,如何让戴眼镜中国人也去金字塔呢?”

在大枯树前思索,袁海龙感觉到来自身边霍华德传来热烘烘暖流。

不知是被大黄狗救命后打开了新的特殊能力,还是寺庙本身就是一处异常空间,袁海龙突然感觉,

“自己从桥牌竞技场培养出的牌局感知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现在,感知能力提升,自己竟然能够感知周边各种僧人的‘心情与情绪’。”

有的僧人,忧心忡忡;

有的僧人,却因枯燥生活发生变化而欣喜;

还有僧人,处于莫名焦虑中;

其中几名年轻僧人,竟然处于混吃等死的“反社会”状态。

在大学期间,袁海龙爱好并钻研桥牌。

作为沈阳市青年桥牌队队长、东北大学桥牌队队长,袁海龙在训练和竞技过程中,发掘出独特的“牌局感知能力”。

良好的桥牌手,必须能够感知搭档(队友)的情绪、竞技状态,用以辅助赛场决策。

袁海龙的特殊能力,

可以隔着正规比赛的幕布,准确感知自己同伴;

同时,经常年训练,也能感知复式比赛中另一室队友的竞技状态、情绪、决策疏漏等;

此外,即便隔着幕布,袁海龙同样可以感知牌桌上对手二人的情绪和状态。

——复式比赛中,场上,只有另一室两名对手是陌生的,袁海龙感知不到。

所以,绝大多数比赛,每局结束后,不必算分,袁海龙就能大致估计出竞赛结果。

在比赛中,袁海龙最喜欢遇到的场景,

就是在对手二人情绪失控时,把座椅向后一推,

幸灾乐祸旁观一名对手把头伸过幕布遮帘,与自己搭档争吵。

因为,对方情绪失控,必然导致心理失衡,从而影响理性判断。

所以,但凡发生了牌手与搭档争吵的事件,胜负已定:一定会输掉比赛!

延伸,在生活中,袁海龙不是与朋友争吵的人,

“重要原则:争吵,从来不会使队友心悦诚服,而只会破坏关系。”

“不撞南墙不回头。”

“所有说服(英文Convince),都要靠事实或事件触发!”

大殿前,小广场,

在一名干瘦老尼缓缓走过身旁不远时,

袁海龙突然感觉到,

“周围,充满一股强大的、带着‘铁锈’味道的坚强力量!”

袁海龙惊讶,注视眼前,缓缓走过的老尼姑。

不同于普通僧人,

她从中院(观音殿前,第二层套院)走出。

行为,与其他僧人不同。

她不是把后院物品搬到殿前空地,而是从殿前大院中寻找木板想办法把崩塌了半边屋顶的观音殿支撑起来。

几名僧人,正借着老枯树向四周树上拉几根绳索,

用来搭建临时居住的帐篷(防震棚)。

突然,攀附在梯子上一名年轻僧人惊喜叫道:

“大家快看,老槐树发芽了!”

仔细看去,

果真!

在老槐树已经枯萎糟朽的树干分叉处,

可能是落叶、朽木或灰尘形成的一小撮泥土中,

斜斜钻出,

一枝短短,嫩绿色树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