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莫慕都市楼宇高 碎石合力基方牢

换源:

  我们是大地隆起上

脱落的头皮屑

被好事者收集煅烧

重新打包

和淬火称雄的钢筋配伍

筑成一座座美蛇舞腰的桥

砌就一栋栋城市雄起的地标

路宽了车多了

楼高了梦飘了

一个个黝黑的肩膀

扛起了繁华似锦的笑

向这傲世的繁华示好

“大娃哥,我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了,快到水泥厂了吧!”

“不远了,还待骑十多分钟吧!几段难骑爬坡路已经骑完,剩下这段路咱哥俩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根弟,怎么样,你累吗?”

“累啥,真正用劲的时候没到呢!骑车爬几个坡就叫苦连天的话,这苦力工咱哪还有资本当。恁说是吧,娃哥。”

“那倒是。”

“大娃哥,问你个事,你说这水泥为啥咱都叫它洋灰呢?”

“洋灰呢,其实是水泥的别称。咱国以前由于工业比较落后,许多东西都是从外国进口的,也就习惯性地在这些物品名字前面加一个洋字。”

“说起洋灰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因为若干年前中国没有这种东西,而水泥的颜色如灰,也就有了“洋灰”这个形象地叫法了。”

“知道了,大娃哥。那照你这么说咱俩骑的洋车也是个洋种了。”

“根弟啊,不仅咱俩骑的洋车是洋种,就连家里平时用的洋钉、洋油、洋胰子、洋碱、洋布、洋瓷盆也全是洋种,最初都是从外国进口。”

“这就是国家贫穷落后的遗留物。恁说是吗,大娃哥。”

“谁说不是呢,落后就要挨打嘛!中国那些年没少受帝国列强狗狼群的群殴和欺凌。每当想起这些就会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我泱泱中华怎样被这帮狗仔队追着打,什么鬼逻辑!”

“要不周伟人怎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豪言壮志呢!”

“大娃哥说得太对了,俗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邓伟人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好好上学,掌握更多更高端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恁说对吗,大娃哥!”

“只可惜像我这样的酒囊饭袋之人,这辈子没有机会给国家作出啥贡献啦!现在连自己最爱的人也弃我而去,我的出头之日会在哪里呢?”

“根弟,你也不必如此沮丧。咱们即使不能功成名就,也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就算咱是山脚碎石,也可以在岁月的熔炉里,转化成祖国大厦的粘合剂。楼宇高,山川丽,此生爱你入骨里。”

“大娃哥好文采,恁是高中毕业吧。”

“有啥水平,娃哥信口胡诌的。”

“根弟啊,其实仔细想想,咱农村除了文化低,收入低,要比对现代化建设贡献大小的话,比城市人也少不了太多。”

“你说城市人吃的粮菜油蛋肉,哪样不是出自咱农民之手,盖楼筑路哪样不需要咱农民参加。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农民就是国家大厦的底座。虽然地位不高,却最是抗压。”

“大娃哥,你说得太好了!佩服佩服!膜拜膜拜!”

“啥时候根弟也变得这么会溜须拍马啦!哈哈哈!”

“哟,根弟!你看咱俩这净说的,到了。”

“咱哥俩下车推着进入吧!厂子里人多车多,这样安全些!”

“好的,大娃哥!”

土根和大娃一前一后走进你的水泥厂大门。

人生啊,其实就是和苦难的一次又一次交手。

有诗曰:

我们是大地隆起脱落的屑

被收集煅烧重新打包叠

与钢筋配伍共筑那桥的婉约

砌就城市地标展时代热烈

路宽车涌楼高梦也摇曳

黝黑肩膀扛起繁华笑靥

向这傲世盛景我们示好相携

奔赴那轰鸣的水泥厂相约

“大娃哥机器声已真切

快到厂了吧满心的雀跃”

“不远了爬坡已翻越

剩下路咱能轻松些”

“弟啊可觉得累些?”

“这点算啥真正考验还没写

若怕苦怕累怎把苦力做也”

对话间前行不停歇

“为啥叫洋灰其中有啥情节?”

“往昔工业弱洋货进口写

灰样颜色便有这名贴

洋车洋钉也都是那岁月叠”

“落后就挨打历史伤痛难却

周伟人壮志崛起之梦不灭

知识是力量科技是命脉解

好好学习强国信念不跌”

“我这般模样难把贡献写

爱也离去未来何处可借”

“莫要沮丧咱也能发些光屑

做大厦粘合剂此生也无缺”

人生是与苦难的交手不歇

农村的我们也有力量如铁

粮菜出自手楼宇有汗写

虽位不高却撑起一片天阙

推洋车缓缓入那厂门界

坚定步伐迈向新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