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李世民:下一个太子是谁?!【求鲜花求月票】】

换源:

  李世民发现了弹幕颜色的规律。

每一种颜色应该都对应一个皇帝。

始皇帝、汉武帝等等都在光幕中发言了。

只有那玄色弹幕的帝王,说了一句后就没什么反应了。

朱棣汗流浃背,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哪怕是隔着一片天幕,老朱带给他的压力还是太大了。

朱高炽、金豆子、狂妄居士三个人站在他的身边,也都不敢说话。

他们也都看见了前面的弹幕。

也知道了自家老爹为什么话都不敢说。

别说是朱棣了,他们面临这位皇爷爷,也是压力山大!

好在众人没有追问朱棣,这让他松了口气。

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几人交流,都知道了各自王朝的持续时间。

唯有朱元璋不知道明朝历经多少年,有些闷闷不乐。

汉武帝对于大汉的四百年江山颇为满意。

世间没有不败的王朝!

相比之下,大汉江山要比大秦、大唐都长的多。

这就足够了。

始皇:

【若是武帝在太子一事上能更慎重些,大汉或许不止四百年。】

始皇还记着刚才刘彻一口一个暴秦二世而亡的事情。

刘彻脸色一沉,当即回复。

【亡秦者汉,此乃天命,天命不可违,即便扶苏继位,也不一定能改此结局。】

始皇看到刘彻的话,胸膛剧烈起伏。

始皇一抖衣袖,冷冷道:“扶苏,寡人即日便立你为储君,参与朝政!”

“我大秦,绝不可二世而亡!”

扶苏闻言心中一喜,躬身道:“诺。”

“儿臣定然竭力辅佐君父,治理好大秦。”

听到这话,始皇内心稍稍宽慰了些。

既然如今他已经知道接下来发生的历史。

自然不可能重蹈覆辙。

我大秦这一世,必不可能二世而亡!

朱元璋:

【历史已成定局,二位何须争辩。】

【秦皇、汉武、唐宗,三位功绩皆可称为千古一帝。】

【若能从这天幕里得知后世之事,方能提前准备,扭转乾坤。】

老朱见始皇和汉武帝开始掐架,就站出来劝了一句。

这句话倒是让始皇、汉武帝刘彻和李世民三人颇为受用。

毕竟说这话的是后世之人,还是后世的皇帝。

这番评价,可谓十分中肯了。

李世民也趁机将话题重新拉了回来。

李世民:【此天幕盘点历史之中意难平之太子,如今已出了长公子扶苏,戾太子刘据,不知接下来又会轮到哪一位太子。】

其他人对于李世民的提问也都很感兴趣。

是啊。

接下来会轮到哪个太子呢?

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唐朝之前的皇帝,所以对这段历史并不知晓。

但老朱和朱棣他们,可都是唐朝之后的。

他们已经隐隐猜到了会是谁……

老朱抓耳挠腮,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心中升起,像是猫抓痒痒似的难受。

这种情绪,叫做剧透。

但他也不好意思开口。

朱棣就更不敢说话了,生怕被老爹当场逮住。

也就在此时。

沉寂许久的天幕,再次缓缓浮现出画面。

【第三位意难平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承乾!】

当看到天幕标题的时候!

大家都沉默了。

场面变得有些尴尬。

始皇、汉武帝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两人的嘴角,隐隐约约有些想要翘起!

大家都是千古一帝嘛。

都在太子这档子事上出些岔子。

这很合理!

作为第一位被盘点的始皇,内心本身是有些羞愧的。

他横扫六国,开创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结果在太子这事上栽了。

还被第一个盘点。

这让他脸上无光。

但现在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相继被盘点。

始皇忽然觉得舒服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不是他的问题!

另一边。

刘彻脸色也没那么难看。

长公子扶苏、戾太子刘据,唐太宗之子李承乾……

他们这三个千古一帝,在太子这件事都栽了?!

汉武帝露出释然的微笑。

好好好。

这样大家谁都不矮谁一头。

……

李建成位面。

虽然弹幕系统已经开启了。

但李建成没有说话,而是在默默潜水。

当他看到李世民的发言时,脸上大惊失色。

“二郎……二郎成了唐太宗!”

“那我岂不是……”

李建成那颗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原本他还在担忧二郎是不是会威胁自己的太子之位。

现在看来,不用再怀疑了。

后面肯定是二郎做了什么,才成为了皇帝。

“二郎啊二郎!”

李建成捏紧了拳头!

既然如今自己已经知道了二郎成为皇帝,那就他应该早做谋划了!

“或许可以从后世皇帝口中,得到一些关于二郎的信息。”

“比如他如何当上的皇帝、”

“这样我便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准备。”

李建成双眼一亮。

这天幕当真是来对他示警的!

自己可以借此未卜先知!

二郎,你还拿什么和我斗?!

……

太极宫。

场面非常的沉默。

空气静的好像时间凝滞了一般。

李世民眼神呆呆的看着光幕上出现的标题。

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几位臣子,此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

所有人都看着天幕上的那一行字。

谁都没有想到。

这第三位被盘点的,竟然就是当朝太子!

李承乾!

之前陛下还在和他们讨论太子废立一事。

由此可见。

陛下是真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看样子在原本的历史中,陛下真的废了李承乾。

可是……

即便是被废,也不一定会登上意难平的名单。

从长公子扶苏和戾太子刘据的例子来看。

肯定是在废太子的前后,发生了某些事情。

这才导致李承乾登上了这个意难平的名单!

“承乾……”

李世民看着标题,顿时觉得痛心疾首。

他并不是因为李承乾登上名单,对他名声有辱而痛心。

而是痛心于这位爱子!

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承乾成为了意难平太子!

而且还排行第三!

难道当年玄武门之变,又要在大唐重演了吗?!

一想到自己当年的行径,竟在多年以后重演,李世民便感到深深的愧疚!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