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前面顺位继承的太子,是司马衷吗?”
对于史书不太熟络的老朱,转头看向朱标和一帮大臣。
太子是储君,是国本。
可是老朱也没想到,历史上能顺位继承的太子,居然这么少。
朱标沉吟片刻,道:“父皇,确实如此。”
殿堂下方的那些大臣们,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老朱眼神微微一变。
没想到太子想要继承大统,竟然这么难!
“不过标儿应该是能顺利继承咱的基业。”
朱元璋想到这里,内心稍稍欣喜。
在这一点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要不如他老朱。
开国帝王的权力延续,一直都是一个难点。
因为跟随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的,都是一批悍将。
如果太子没办法降服这些悍将文臣,就没办法顺利接手江山。
朱元璋倒是不担心这个问题。
太子朱标俨然已经是大明的二皇帝。
那些悍将都不敢不听他的话!
至于那些文官嘛……
虽然花花肠子比较多,但是标儿也能降的住!
不过。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之所以无法顺利交付皇权,并不是因为太子本身的问题。
他们的太子其实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反而都是极其合适的继承人。
扶苏有着民心,刘据素有贤名,而李承乾也是自幼监国,无一错漏。
只不过这三人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顺利继承皇位。
始皇、汉武帝的太子都被逼死。
太宗的儿子也同样被废。
“太宗也真是的,难道给儿子安排老师的时候,都不长个心眼吗?”
朱元璋笑着说道。
朱标闻言淡淡笑道:“唐太宗胸襟宽阔,非常人所及,或许他根本没有在意这一点。”
“只是希望能为儿子寻觅一位良师。”
“不过,这也确实挺巧合的。”
朱标之前学史的时候,也没注意这一点。
今日看了视频,他才方知这李纲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太子杀手。
果然书还是要多读,总有些趣味!!
“也是,唐太宗都能忍得下魏征那等谏臣,这心胸,咱比不了。”
朱元璋也是老实人,实话实话。
要是魏征生在大明朝,早就被他诛九族了。
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种心胸宽阔,才能容得下他。
……
永乐位面。
朱棣也是一脸诧异的看向朱高炽。
“这李纲居然是太子克星?”
“老大,是这样吗?”
之所以不问老二老三。
是因为他们都没老大有文化,成天就爱舞刀弄枪的。
朱高炽哑然失笑道:“的确……是这样。”
“李纲先后担任隋废太子杨勇、唐隐太子李建成以及李承乾的老师。”
“他这三位学生的下场,都不太好。”
朱棣啧了一声。
如果不是太宗的刻意安排,那就是冥冥中的天意了。
原来李承乾的命运,早在暗中就已经有了标注。
“难怪李承乾要反……”
……
这段太子克星的小插曲,让皇帝们都有些愕然。
尽管知道这并非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可这种巧合还是令人惊讶。
也许,一切早就在暗中注定了。
背负了太子克星命运的李纲,原本应该送走自己的第三位学生、大唐的又一位太子。
不过在这次的视频里,也许李承乾的命运会有所不同。
光幕视频,继续在播放。
李承乾落下马,并且留下了永久的腿疾。
【因为一次意外,我落下了腿疾,从此走路一瘸一拐。】
【尽管父皇并未说什么,可身体的残疾却让我逐渐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走路一瘸一拐的皇帝,是没有天子威仪的。】
【从那时起,也许一切就开始改变了。】
一个短暂的片段播放而出,似乎预示了命运的改变。
紧接着,画面再一转。
殿内。
一位面色苍白的雍容妇人躺在病榻上。
李世民坐在一旁,眼神中尽是疼爱和担忧。
因为躺在病榻上的女人,是他的一生挚爱,长孙皇后。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则是跪坐在殿外候着。
看着虚弱的长孙皇后,李世民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长孙皇后。
然而。
病榻上的长孙皇后似知自己时日无多。
自己是皇后,即便是离去,也要将自己收拾的端庄大方。
“我要梳头……”
长孙皇后声音虚弱的道。
李世民连忙唤来婢女。
“梳头好,来。”
看着妻子梳头时掉落的发丝,李世民无比心疼。
在这一刻,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悲伤,眼含泪光的将长孙皇后发丝收入怀中。
他与长孙十三岁便结为夫妻,一路走上,相互扶持。
每当自己因那些谏臣而愤怒时,她总能安抚自己。
如今看到妻子离去,李世民痛心疾首。
梳洗完毕后,长孙皇后向李世民叮嘱了自己的身后事。
一切都从简,不要坟墓、不要劳动百姓,以山为陵便可。
在离去之前,长孙皇后还想着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长子李承乾。
她恳求李世民不要轻易的废太子。
这是她一直以来,都放心不下的事情。
“承乾的腿不方便。”
“我求太子,废太子慎重啊!”
躺在李世民怀中的长孙皇后,用最后的声音虚弱道。
房门外。
死死抓着木门的李承乾,眼含泪光,望着屋内。
母亲直到现在,都还挂念着他!
李承乾悲从中来,双眼朦胧。
李世民看着怀里宛若风中残烛的长孙皇后,用力点了点头。
他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犹如决堤的水坝般夺眶而出。
在交代完这切后,长孙皇后看向不远处。
此时此刻,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她那腿疾未愈的大儿子李承乾!
她双眸中的视线已经模糊,只能看到门外一道朦胧的身影。
长孙皇后缓缓伸出手,似是要抓住那道牵挂的影子。
“承乾在外面吗?”
“是承乾在外面吗……”
听到母亲的呼唤,李承乾跌跌撞撞的奔向自己的母亲。
长孙皇后也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儿子扑去。
画面逐渐隐入黑暗。
旋即。
充满悲凉的旁白声,缓缓传出。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