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最高会议,林云遭受质疑

换源:

  六个小时后,载着林云的专机平稳降落在龙都西郊的军用机场。

晚上八点,距离第一次末日灾难,还有29天4小时。

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一队全副武装的特种兵,早已在舷梯下列队等候。

为首的,是一名肩扛将星的中年军官。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看到王峰陪同林云走下飞机,立刻上前,一个标准的军礼。

“林云同志,奉命前来接您!请上车!”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客套寒暄,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

车队再次启动,驶入了一条深邃的地下战备公路。

这条通道,如同一条潜伏于都城地下的钢铁巨龙,连接着龙国最重要的核心区域。

……

与此同时,一间最高级别的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如铁。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十几位身影。

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跺一跺脚,都能让龙国乃至整个蓝星的相关领域发生一场地震。

安全部部长周强,工业部部长李钢,科技部部长陈静,以及来自军事、资源、交通等各个部门的最高负责人,尽皆在此。

在他们面前的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三段视频:

樱岛火山喷发的烈焰浓烟,万岛湖盛夏冰封的诡异白霜,以及姊妹雪山雪崩吞噬一切的恐怖景象。

“我同意周强同志的意见。”

一名身着军装,面容刚毅如刀削的老者率先开口,他是军事部的部长,龙战。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之音。

“三件事,三件都被精准预言。这不是情报,而是事实!”

“我们没有时间去怀疑,更没有资格去怀疑。现在,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相信林云同志!”

“我反对!”

工业部部长李钢,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眼神却无比锐利的中年人,沉声说道。

“我不是怀疑预言的真实性,这三份灾情报告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怀疑的是,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主导整个国家的备战工作,这是否太过儿戏!”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末日备战,不是一句口号!”

“它涉及到全国的工业体系调整,数万亿吨物资的生产与调配,能源系统的全面革新……”

“这是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系统性工程!”

“林云同志可以提供情报,但他有管理一个千万吨级钢铁厂的经验吗?”

“他懂特高压输电网络的设计原理吗?”

“他知道如何在一个月内,将全国的食品生产线转为压缩干粮生产吗?”

李钢的话,字字珠玑,直指问题的核心。

他身旁的科技部部长陈静也点了点头,补充道:

“李部长说得对。”

“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周强眉头紧锁,正要反驳。

会议室厚重的金属大门,无声地滑开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门口。

林云来了。

不等周强介绍,林云已经径直走上了会议室中央的讲台。

他没有看任何人,而是直接启动了面前的投影设备。

“诸位,晚上好。”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

“现在是龙都时间,7月1日,晚上9点30分。”

“距离第一次全球性末日灾难——冰河世纪,还剩下,29天2小时30分钟。”

“届时,气温将会骤降至零下六十度,并且不断降低!”

“在极地地区,最低会达到零下一百五十度!”

“这样的极端温度,将会持续至少三年!”

精确的倒计时和冰冷的描述,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

“我们的任务,”

林云的目光终于抬起,直视着在场的所有人。

“是在这29天之内,完成三件事。”

“第一,储备足够全国十四亿民众,在与世隔绝状态下,至少生存三年的基础物资。”

“第二,建造足够容纳十四亿人,抵御地表零下九十度,乃至更低极寒气温的地下避难所。”

“第三,完成以上两点的同时,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时间,就是我们的一切。”

“从这一秒开始,龙国必须进入战时状态!”

“立刻,马上!”

话音刚落,全场死寂。

每个人都被林云描绘出的那幅末日画卷和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震撼得无以复加。

“我提议!”

安全部长周强猛地站起身,打破了沉寂。

“立刻成立‘末日备战指挥部’,统筹全国所有力量!”

“并由林云同志,担任指挥部最高顾问!”

“我反对!”

工业部长李钢也立刻站了起来,毫不退让地与周强对视。

“我重申,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备战末日,是一项科学!一项工程!”

“林云同志,你刚刚毕业,对吗?”

“请原谅我的直接,但你凭什么来指导我们十四亿人的备战?”

“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一切,全部告诉我们,由我和陈部长麾下的专家团队来主导,才是最稳妥,最高效的选择!”

李钢的话,代表了在场相当一部分技术官员的心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林云身上。

面对这尖锐的质询,林云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他只是平静地看向科技部长陈静,淡淡地问道:

“陈部长,既然你认为,专业的事该由专业的人来做。”

“那么,我问你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避难所,应该建在哪里?”

这个问题,似乎并不算刁钻。

陈静微微一愣,随即示意了一下身后。

会议室中,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站了起来。

他是龙国工程院的泰斗,罗振山,罗老。

罗老走到讲台边,调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龙国地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了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红点。

“林云同志,”罗老的声音沉稳而自信。

“我们龙国,擅长未雨绸缪。”

“这个问题,我们工程院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做过无数次类似的推演。”

“这些红点,就是我们结合了地质结构、岩层厚度、施工便利性、资源辐射范围、人口密度等数十个维度……”

“计算出内最适合建造超大型地下工事的地点。”

看着那份地图,在场不少人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这确实是倾尽国力,能拿出的最好方案。

然而,林云只是看了一眼,便轻轻地摇了摇头。

“罗老,我敬佩您的专业和奉献。”

“但是,这份方案,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