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图纸优化

换源:

  而新闻里说的流星雨,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了。时间不等人。

“六百万……”林默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无力。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钱,是如此重要。

陈云看着林默紧锁的眉头,也有些无奈:“兄弟,这已经是极限了。再省,就不是堡垒,是豆腐渣工程了。要不……你再想想办法?或者,咱们先按这个方案把地基和主体结构建起来,内部装修和设备什么的,以后慢慢添置?”

林默眼神一动。陈云的提议,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先把框架搭起来,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至于内部的豪华配置,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只建地基和主体框架,大概需要多少钱?”林默问道。

陈云想了想:“地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屋顶封顶,最基本的,能住人,不漏雨,大概……一百六十万到两百万之间吧。这还不包括门窗。”

两百万……依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比起六百万,似乎努力一下,还是有希望的。

“行!”林默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就先建主体!装修和内部设施,以后再说!陈云,你先按这个方向,把主体结构的施工图纸细化一下,越快越好。”

“没问题!”陈云见林默有了决断,也松了口气,“施工队我这边有熟悉的,都是老师傅,手艺靠得住。不过,钱你可得尽快到位,材料采购和人工都得提前预付。”

“我知道。”林默点点头,“钱的事情,我会想办法。”

送走陈云,林默一个人瘫在出租屋的床上,脑子里乱糟糟的。八百万的“完全体”堡垒自然是好,但现实是他连“丐版”都负担不起。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建个毛坯。

他打开手机银行看了一眼余额,不到二十万。距离两百万的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看来,还是得从空间里的那些宝贝着手。那些澳龙、黄花鱼、鲈鱼,生长速度惊人,品质也远超市场货色,是时候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了。

他起身,简单收拾了一下,离开了出租屋。当务之急,是赚钱。在末日真正降临之前,他必须把自己的堡垒建起来,哪怕只是一个坚固的空壳。

林默没有在床上躺太久。

他猛地坐起身,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两百万,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他还有空间,还有那些源源不断生长,品质远超凡品的水产。

就在他盘算着如何快速将空间里的存货变现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了起来。

是一个视频通话请求,来电显示是“老妈”。

林默心中一暖,接通了视频。

屏幕那头,母亲熟悉的脸庞出现在画面中,背景似乎有些杂乱,还能听到一些嘈杂的人声。

“儿子,在忙吗?”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没呢,妈,家里出什么事了?怎么乱糟糟的?”林默问道。

“好事,天大的好事!”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咱们村要修路,搞新农村建设,你爸的老房子和那几亩地,都要拆迁了!”

拆迁?

林默微微一怔。

“真的?那赔偿款……”

“村长赵康今天刚开的会,初步估算了一下,咱家那房子,加上地,还有青苗补偿什么的,乱七八糟加起来,大概能赔一百多万呢!”母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一百多万!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笔钱,简直是雪中送炭!

有了这一百多万,再加上他后续卖水产的钱,距离两百万的目标,一下子就近了一大截!

“妈,这事靠谱吗?什么时候能拿到钱?”林默追问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赵康说了,下周就开始挨家挨户签协议,签了协议,测量评估完,快的话,月底钱就能打到卡上。”母亲喜滋滋地说道,“咱家那老房子面积大,地也不少,分的肯定比别人家多。”

林默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这笔钱,他必须尽快拿到手。

老家的那些亲戚,他太了解了,一旦知道家里拿了拆迁款,各种借钱的理由肯定会接踵而至,到时候免不了一番拉扯。

“妈,我明天就回去一趟。”林默当机立断。

“回来好,回来好,正好帮着参谋参谋,这钱拿到手,咱们是去县里买房,还是……”

“这些等我回去再说,您和爸先别声张,尤其是钱的事情。”林默叮嘱道。

挂了电话,林默立刻开始收拾东西。

他买了当晚最快一班回老家的火车票。

夜色深沉,火车在铁轨上飞驰。

林默望着窗外飞逝的景物,心情复杂。

凌晨时分,火车抵达了县城火车站。

林默没有停留,直接包了辆车,连夜赶回了几十公里外的村子。

天蒙蒙亮的时候,他终于站在了自家那熟悉又有些斑驳的院门前。

推开虚掩的院门,母亲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他,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儿子,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父亲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林默,平日里严肃的脸上也难得地柔和了几分:“回来就好。”

简单的洗漱过后,一家人围坐在老旧的饭桌旁吃早饭。

母亲将一张银行卡推到林默面前:“儿子,这是家里的积蓄,还有你爸这些年打零工攒的,一共二十五万,你先拿着,拆迁款下来,我再给你打过去。”

林默看着那张银行卡,又看了看母亲那双因为常年操劳而布满裂口和老茧的手,鼻子猛地一酸。

他没有推辞,默默地收起了银行卡。

“妈,爸,拆迁款下来,你们有什么打算?想去城里住吗?”林默问道。

母亲和父亲对视了一眼,父亲叹了口气:“城里是好,但我们都住了一辈子农村了,去了城里,怕是不习惯。”

母亲也点点头:“是啊,街坊邻居都不认识,怪冷清的。”

“那就等拆迁款下来,我们在附近找个好点的地方,重新盖个院子,离村子近点,你们也能住得舒心。”林默说道。

父亲放下筷子,看着林默,忽然开口道:“你跟那个……心怡,处得怎么样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