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是与车身同等级别的碳基合成材料制成,驾驶室厚重的风挡玻璃,已经不能称之为风挡玻璃了,完全就是战舰的舷窗。
车身边缘都有折叠撞角,可以由人工智能灵活支配,车下六对由柔性复合材料制成的巨大麦克纳姆万向轮,可以让庞大的车身轻易转向任何方向,这六对车轮也是浮空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向内侧倾斜倒转,轮辋作为矢量喷口,推动基地车升空,横向倾斜的车轮转动起来,也可以成为水面动力,让基地车在水面快速行驶。
车头车顶各有一门主炮单元,原本想安装更加有逼格的定向能武器,但很快就体会到了鸿茧之前提醒的一些材料现阶段无法获取是什么情况,高威力的能量武器全部没有点亮,看起来解锁需要很多前置条件。前两世没机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叶松文也不清楚,现在受到了蓝星现存材料的限制,才让叶松文明白,系统凭空制造也是需要消耗蓝星资源的,与自己提供资源的区别在于,是自己收集资源还是系统帮忙收集资源。这样的话,重力炮,反物质炮什么的肯定更没戏了,叶松文还是无奈的选择了电磁炮这样的动能武器。
刚刚购买完,本是样子货的两门主炮瞬间变成了电磁炮,车头的主炮可以整个收回车头内部,车顶的主炮炮管可以收缩,让炮塔下降,嵌入底座,两门主炮都可以抬升,必要时可以作为迫击炮来使用。其实要说电磁炮的威力,并没比现有的热能武器威力更大,但电磁炮的射程远,射速快,噪音和后坐力都要比热能武器更小,对基地车的影响大幅度降低。而且电磁炮发射可以分为三档,最高一档正是可以通过迫击炮的方式发射制导导弹,用电磁动能代替常规导弹的一级推力,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发射微型运载火箭。
除了主炮,车身四角又各设置一门小型高斯电磁枪作为副炮,高斯机炮的子弹不需要蛋壳火药,只要弹头就好加工多了,也节省成本。
周边安装有系统出品配比有高消音设备的四挺二十三毫米和两挺三十毫米机炮,全部设置在滑轨上,可以无死角射击,平时还可以折叠隐藏进车内。
上述武器都需要单独购买,不过现在财大气粗,可以一次性补全。
整辆车只在驾驶室右侧设置了车门,车门有两层,分别设在了车梯的两端。外侧车门很厚重,具备与车身同等级的防爆标准,关闭后很有安全感,必要时可以调整为气密状态,将车内与外界完全隔离,让车梯过道形成一个气闸舱,内侧舱门的窗户除了比外侧车门窗户略大以外,规格完全相同。
通过内侧舱门进入驾驶室,可以看到科技感非常强的驾驶系统,操作台上各模块单元安装有基地车自带的综合探测设备,集成了各频段雷达和声呐等多种功能,生命探测器,物质勘探仪,电波接收装置一应俱全。不过虽然功能繁多,但因为有小婷操作,这些功能估计他自己不会常用。
驾驶室与车厢隔离,驾驶位后方的一扇舱门可以进入车厢,车厢内部安装有“静对冲减震器”,可以让外界的任何冲击对车内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车厢内部是宽敞舒适的卧房,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装修让房间显得格外明亮,洗手间、浴室和厨房的排列形成了一处过道,将靠近驾驶室的位置分出了一处小客厅,本来车厢的空间足够隔出两层,让更多的人入住,但叶松文将上层和下层的末端各留出了一部分空间作为机器人仓和无人机仓,让车厢空间缩水了不少,所幸就直接合成一个房间。不过顶层的武器仓还是可以通过折叠梯爬进去的,这是为了必要时可以有人,手动操控炮台。
机器人仓和无人机仓与车厢隔离,在车身车顶两侧向外各开一道闸门,方便基地车对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投放和收纳。
机器人和无人机现阶段可以用的,叶松文各挑了两款。
两款机器人中,小型的叫做“沉晶”,实际上是一种动力外骨骼,可以依靠自带的逻辑芯片自行行动,也可以由人操控,或直接由小婷接手,外形有些像动画片“黑门”里的外骨骼,但更加机械化,全部由合金和某种晶体纤维构成,看起来单薄,实际上非常结实。叶松文管它叫沉晶机器人,射击、格斗、搬运,样样精通,基本上是可以把它当作多功能机器人来用。但叶松文还看中它的另一项作用——人体拘束,这项功能可以在叶松文遇到不能一枪崩掉的敌人时使用,将其约束,控制其行动。
另一种更加强壮的机器人,也是一种动力外骨骼,不过这种是全包裹的,很像另一部动画片“灵笼”中的重力体,不过外形并非完全一致,要更加圆润一些,显得更加灵活。这种叶松文称之为重力机器人的外骨骼力大无穷,装甲厚重,结实耐用,拥有多处武器挂点,叶松文打算让它作为火力输出,增加挂点也可以携带更多物资。
两款无人机皆为悬浮动力,安静灵活,功能也分为两种——战斗无人机“青鸟”和运输无人机“信翁”。
“信翁”的机身较大,运输舱内挤一挤,甚至可以装人,虽说是运输无人机,但也有战斗能力,必要时甚至可以加装重火力和弹药库。
“青鸟”就要小巧很多,可以执行多种侦查任务,机身安装有多种武器,小口径的机枪还安装有消音器,可以执行刺杀任务,投放炸弹,发射微型制导导弹。
两款机器人一共买了二十架,沉晶机器人买了十六架,重力机器人买了四架。两款无人机也各买了二十架,青鸟无人机十六架,信翁无人机四架。这些机器人和无人机都可以自动折叠成方型,方便收纳进基地车的舱内。
车厢中部的正下方就是基地车的动力系统,本着需要更换的能源就不是好能源的方针,想一步到位,就算没有反物质引擎什么的,也要弄个聚变反应炉出来。结果发现即便是最便宜的聚变动力系统也需要七亿系统点数,吓得叶松文赶紧放弃了,后边还有一个花销系统点数的大头,这一次花掉七亿,后边就算是皇帝也没余粮了。这也让叶松文深刻体会到,要想让今后的生活无忧无虑,三十几亿的系统点数真就不算多。
聚变动力炉暂时买不了,叶松文就选用了一款高能核素电池动力系统。这一款通过轻重同位素转化,来获得能量的电池,是一个暖水瓶大小的金属圆主体,顶部有一个提手,方便从车厢地板下的蓄电仓里取出来。电池内部压缩了高密度的轻重同位素,其产生的分异反应所能生成的能量,比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更为剧烈,释放的功率足以支持连续发射电磁炮这样的高耗能武器,直到原料完全耗尽。这个过程甚至有一丝正反物质湮灭的味道。
单枚电池内存储的原料大概能维持二十年,六枚核素电池能让基地车全功率行驶八十年以上,这是叶松文现阶段能够获得的最安全高效的能源。整个动力系统运行时非常安静,没有强劲动力带来的巨大轰鸣,这样的电池,他一次性购买了十二枚,留六枚备用。八十年的时间,这辆基地车都未必会使用这么长,到时他应该早就获得更好的能源了。
办妥了能源问题,叶松文赶紧让小婷重新开启了全部隐匿功能,然后又出门看了一眼,原地真的什么也看不到,小婷号的舱门入口就像凭空出现的一样。回到车内,将小客厅左侧靠墙的壁橱向旁边挪动了一些,露出来三米宽的舱壁,叶松文将右手按在舱壁上。
“购买十二块一千立方米生命空间单元,以基地车为载体,创建生命空间。”
瞬间,叶松文脑海里出现了基地车的虚拟结构,并在自己触摸位置靠后的方位形成一个一千两百平米,十米高的空间,空间接触基地车舱壁的位置不停闪烁,叶松文将闪烁范围缩小到右手所按位置的三米宽,二点五米高。
呼的一声,基地车的墙面在这个位置真的形成了一扇门。设置上这扇门可以是虚门,也可以是实门,叶松文将其固定为实门,随即进门,走进空间。
空间内黑漆漆的,四周可以明显看到六条分界线将空间构成矩形,空间还处于初始状态,看起来与前世买来存物的向量空间没啥区别。当然,向量空间是无法进入的,但这里却可以身处其中而毫无异样,这里的氧气可以直接与锚定的本征空间交换,呼吸方面没有任何障碍。
叶松文看着空荡荡的四周,抬手正打算让系统简单装修一下,忽然听见鸿茧说:
“宿主,可以购买通用系统与空间绑定,形成空间管理系统,方便今后对空间的管理改造,如果空间与系统绑定购买,还可以享受九折优惠。”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