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福王以谋逆罪被诛

换源:

  管家着急啊,团团转。

“大王,世子好像被锦衣卫给抓住了。”

“哼!谅他们也不敢做什么!”福王脸色阴沉,穿着蟒袍,向前面走去。

“去把府里所有人都叫出来去接旨吧。”

“是。”

不一会儿,朱常洵便率领福王府上上下下到了门口。

骆养性骑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朱由崧在一边。

他见福王出来了,立刻道:“父王,这群人杀我们的护卫,还让我们的粮食被那些刁民抢了!”

福王毕竟活了三十八岁了,虽然对当今天子不满,但还不敢在锦衣卫面前表现出来,他怒斥了自己的儿子,然后笑脸道:“天使见谅,犬子不懂事。”

骆养性面色冷清,打开圣旨,道:“福王朱常洵接旨!”

王府上上下下都跪拜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福王朱常洵深明大义,赐良田三千亩,钦此。”

这大概是明朝最简单的圣旨了,就一句话。

但往往越简单,背后越复杂。

朱常洵微微一惊,不对啊,北京不是都在说本王要谋反么?怎么小皇帝还跟本王赐田了?

福王有些懵逼。

一边的朱由崧一听皇帝又给自己家里赐田了,心里别提多高兴。

骆养性道:“大王接旨吧。”

“臣接旨,谢陛下,万岁!”

朱常洵接过圣旨,道:“天使里边请。”

骆养性便跟着福王一起向王府里走去。

骆养性不由得感慨,福王果然是有钱啊,这豪华程度,都快赶上紫禁城了!

步入宽敞的客堂,福王悠然地命侍从奉上了香茗,宾主双方一番寒暄,气氛看似和谐而宁静。

骆养性,这位朝廷重臣,神色凝重地开口:

“近日朝中流言四起,陛下特命我转达大王,请勿被那些无稽之谈所扰,陛下心如明镜,决计不会轻信谗言。”

福王闻言,心中涌动着感激之情,连忙道:

“请代本王向天子表达最深的谢意。”

正当众人沉浸在一片温馨与信任的氛围中时,一名侍女手托木盘,步伐急促地闯入客堂,她的出现如同平地惊雷,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令人诧异的是,她竟能如此轻易地穿越重重守卫,无人阻拦。她径直跪在福王面前,声音清晰而坚定:

“请陛下,不,请大王即刻更衣。”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福王的脸色瞬间阴沉,正欲发作,却从侍女的话语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骆养性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沉声质问:

“你方才称呼他为何?”

侍女毫不畏惧,再次清晰地吐出二字:

“陛下!”

话音未落,骆养性猛地站起身,一把掀开木盘上的纱巾,一件璀璨夺目的龙袍赫然在目,这一幕让福王惊愕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连一旁的朱由崧也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

骆养性的脸色同样阴沉,他紧盯着福王,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王,这难道是您准备登基的信号吗?”

福王慌忙辩解,却已是百口莫辩,情急之下,他怒吼道:

“来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贱人拖出去杖毙!”

然而,骆养性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地冷静,他迅速出手制止了侍卫,同时高声喝道:

“慢着!福王,谋反乃是大逆不道之罪,岂能儿戏?”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门外涌入上百名锦衣卫,他们手持利刃,气势汹汹,显然早已蓄势待发。

朱常洵此刻彻底陷入了混乱与恐惧之中,他无法理解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未因此停止,三天后,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快报震撼了整个北京城——福王谋反的证据确凿无疑,从福王府中搜出了龙袍与铠甲,洛阳更是发现了大量甲胄。

这一消息迅速在朝廷中引起轩然大波,大臣们纷纷呼吁严惩福王,以儆效尤。

其实,福王朱常洵的遭遇并非偶然,其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的政治斗争史。

作为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自幼便备受瞩目,万历皇帝甚至一度有意传位于他。

然而,这一想法遭到了以东林党为首的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与皇帝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激烈斗争。

最终,万历皇帝不得不妥协,将朱常洵封为福王,远赴洛阳就藩。

这段历史便是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也为日后福王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如今,崇祯皇帝登基,东林党人重掌朝政,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扳倒福王的机会。

再加上温体仁等人在旁煽风点火,福王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崇祯皇帝在“万般无奈之下”,颁布了一道旨意:

赐福王自尽,并株连其家族,没收全部家产。

这道旨意看似公正无私,实则暗含深意,既安抚了朝臣的愤怒,又巧妙地排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

然而,福王朱常洵并不甘心就此认命。他上书申冤,声称自己无辜,但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

锦衣卫与户部官员如同两道冰冷的铁链,紧紧束缚住了他的命运。

他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拖延时间,却未曾料到崇祯皇帝的决心如此坚定。

最终,东厂提督魏忠贤带着他的爪牙们缓缓步入福王府。

面对这位权倾朝野的太监,福王心中虽有不甘与愤怒,却也只能无力地哭诉自己的冤屈。

魏忠贤表面上与他同仇敌忾,痛骂骆养性的卑鄙无耻,却在不经意间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他轻轻拿起一根白绫,语气温和却透着不容抗拒的寒意:

“福王殿下,您看这根白绫,是否足够送您一程呢?”

未等福王反应过来,一群东厂的爪牙便如饿狼扑食般冲上前来,将白绫紧紧缠绕在他的脖颈之上。

在魏忠贤那温和而残忍的笑容中,福王朱常洵的生命之火缓缓熄灭,他的故事也随之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PS………………求收藏,求打赏………………,

催更,打赏,鲜花,什么的,请到碗里来,

我将认真码字,来回报您的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