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个没有节操的人,但能力确实很强,用得好自然是有用的,用的不好,直接推到北京菜市口一刀切了也无所谓。
这大明两亿多人,还找不出人才来?
我大明可能缺粮食,但绝不缺人才!
在西安府,洪承畴迅速集结了三千精锐卫兵,他们经过数日紧锣密鼓的训练,便踏上了征讨山西叛军高迎祥的征途。
此时,朝廷的剿匪令已如疾风骤雨般传遍各地,山西各州府虽有所警觉,但行动迟缓,防范之力显得尤为薄弱。然而,农民叛军尚未形成气候,尚不足为患。
与此同时,尹伸正紧锣密鼓地调查秦王案。
秦王府内,一众要犯纷纷落网,被处以极刑,未留丝毫后患。
然而,西安府的赈灾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挑战与困难接踵而至。
商人王华坤,作为与秦王勾结的罪魁祸首,其财富之巨令人咋舌。
官府抄家之后,清点出的银两竟达十万两之巨,相当于今日的六千五百万元之巨。
在西安城门口,鲜血尚未干涸,王华坤一家数十口便遭处决,人头滚滚落地,又是一场血腥的杀戮。
崇祯皇帝抵达西安已逾十日,他派遣的官员纷纷到位,调查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按照时间推算,调查结果即将揭晓。然而,西安府下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崇祯尚未得到确切的汇报。
这十日间,西安知府兼陕西按察使尹伸的府邸门庭若市,前来拜访者络绎不绝。他们并非闲来无事之辈,而是怀揣着银两,企图通过贿赂以求自保。
然而,尹伸深知此时此刻的形势严峻,皇帝亲临西安,他岂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收受贿赂?于是,他果断拒绝了所有贿赂,甚至将胆大妄为者绳之以法。
大明官场,历来是权力与利益的角斗场。官员们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削尖脑袋往上钻。
而今,皇帝的一纸诏令更是让各州府大小官吏提心吊胆,保命的银两如潮水般涌向西安府,企图买通关节以求自保。
然而,尹伸却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自保之道并非收受贿赂,而是明哲保身。他深知,连朱家亲王都难逃一死,更何况那些贪赃枉法的狗官?因此,他选择了谨慎行事,少做少错以求自保。
正当尹伸感叹时局动荡、自己得以保全之时皇帝却突然召见他入宫。他猜测皇帝可能是要询问周围州府的基本情况。
岂料尹伸刚进了巡抚衙门(皇帝临时行宫),便有人呈递上来一套衣服。
衣服是平时的服装。
崇祯的贴身太监王承恩道:“尹大人,请更衣。”
“这是?”
“陛下的意思。”
尹伸也不再多问,脱了官袍,将这平头百姓的衣服换上了。
此时,崇祯也出来了,他也是一身素衣。
带上张之极、孙传庭、马祥麟,选了十几个身手矫健的御林卫。
“臣参见陛下。”
“免礼吧,尹爱卿,今日陪朕走一遭。”
“陛下,臣愚钝,这是去何处?”
“跟着朕就是了,走!”
尹伸赶紧跟上皇帝的步伐,出了去,便骑上马,一路向城外奔去。
尹伸立刻明白皇帝这是要搞微服私访。
都出都出来了,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心中不免又对这小皇帝的心思缜密感受震惊。
且说这微服私访是没有丝毫征兆的,尹伸也是临时被叫过来,来得匆匆忙忙。
既然是来得匆匆忙忙,下面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知府大老爷已经跟着皇帝出了城,自然就更不可能来得及把这消息传出去。
消息传不出去,外面见到的才是最真实的。
就像皇帝来陕西一样,临时在京师点了骑兵精锐,便星夜兼程狂奔而来,比送朝廷文书的驿站小哥还快。
这才让陕西各地的官员没有准备,这才有机会直接跑到安塞县去砍人头,去延安府去砍人头,才能知晓秦王原来这么不是个东西。
这才有了查抄秦王的借口,又给国库增收了六百多万两。
你说搞突袭香不香?
好像搞上瘾了!
这大明可不仅仅是朝堂上的官员各个都是影帝,地方上的官员也都是身怀本领的。
就说皇帝在西安的十天,西安城内的治安变好了,大家走路都点头微笑,说话都文明用语,活生生从西北糙汉大城变成了文明礼貌的新城市。
就像了崇祯上一世读书的时候领导去学校检查,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的、床上不能躺人的一样。
这些都是他娘的表面工程。
要想看到真实的东西,那就必须得搞突击。
尹伸硬着头皮问道:“陛下,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去长安县。”
崇祯当然不是张口就来,这些天,他早就派人去周围的县城里秘密调查。
调查得非常隐蔽,一般都只是来回走访,不会惊动任何人。
PS………………求收藏,求打赏………………,
催更,打赏,鲜花,什么的,请到碗里来,
感谢您一路持续不断的宽容与包涵,后面章节更加精彩,您的追订是我持继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