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港的喧闹尚未散尽,王童心又匆匆赶回天工学堂。月球探索的余波仍在发酵,星月盟的成立让各国学者往来频繁,而他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各地的植物样本——这些带着异域泥土气息的种子,藏着解开生命奥秘的钥匙。
大人,南洋商人送来的木薯苗又枯萎了。孙驼子捧着蔫黄的植株,愁眉不展,还有西域进贡的胡麻,在中原根本结不出籽实。王童心轻抚着叶片上细密的病斑,突然想起月球神殿石柱上雕刻的奇异植物,那些半人半星的生物手中,似乎总握着某种发光的藤蔓。
这个念头如星火燎原,他立即召集各国匠人。中原老农带来祖传的嫁接工具,玛雅祭司献上记载着古老农谚的树皮卷,阿拉伯商人则贡献出沙漠植物的培育经验。在观星台下,众人开辟出一片特殊的试验田,用从南极冰层下采集的黑色矿石粉末改良土壤,又依照《周髀算经》的方位学,将田垄布置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试验初期,失败接踵而至。播种的粟米苗刚破土就蜷缩成黑色焦炭,嫁接的果树枝条渗出腥臭的汁液。陈三叔看着满地狼藉,摇头叹道:怕是触犯了五谷神,咱们不该打这些歪主意。王童心却蹲在焦黑的田垄边,发现一株粟米苗的根系在黑色土壤中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状生长。
三螺旋!他突然想起在月球陨石坑内发现的建筑残骸,那些石块的堆叠方式正是三螺旋结构。他连夜翻阅各国典籍,在中原的《齐民要术》里找到地气流转,万物相生的记载,在玛雅的《波波乌》中发现神树根系如蛇盘绕,直通星辰的描述。
灵感如潮水般涌来。王童心带领众人尝试将三种不同植物的幼苗按螺旋轨迹栽种:中原的粟米居中,南洋的木薯缠绕其上,西域的胡麻则作为外层屏障。他们还模仿月球陨石吸收月光的特性,用琉璃片制作成聚光罩,在夜间收集月华灌溉。
转机出现在第七个月圆之夜。三螺旋结构的植株突然发出微光,叶片在月光下泛起珍珠般的光泽。更惊人的是,次日清晨,原本只能结出十几粒谷穗的粟米,竟垂下沉甸甸的稻穗,每株都有近百粒饱满的谷粒。
消息不胫而走,各国使节蜂拥而至。波斯商人愿用十匹汗血宝马换取一株幼苗,希腊学者带着几何尺丈量植株的生长角度,中原诸侯则派重兵驻守试验田,生怕技术外泄。王童心却陷入沉思——这些夜间发光的植物,其闪烁频率与月球陨石坑的红光波动惊人地相似。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培育成功的第三日,整片试验田突然笼罩在诡异的白雾中。发光的植物开始疯狂生长,藤蔓缠绕成巨大的穹顶,将众人困在其中。陈三叔的斧头砍在藤蔓上,溅起黑色的汁液,而这些汁液落地后,竟化作扭动的蚯蚓状生物。
快用琉璃果!孙驼子大喊。王童心颤抖着取出琉璃果,却发现果实表面的裂纹已蔓延至核心,散发出的光芒也变得黯淡。危急时刻,他想起月球神殿石板上的共文月乃天地之钥,当即下令众人将采集的月球土壤洒在藤蔓根部。
奇迹发生了。藤蔓停止生长,逐渐萎缩成普通的枝条,白雾也随之消散。但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原本只适合在热带生长的木薯,竟在中原的土地上结出了硕大块茎,其淀粉含量比普通木薯高出三倍有余。
植物培育的成功引发了文明的变革。星月盟成立农业研究会,各国学者共享培育技术。王童心根据三螺旋结构,改良出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小麦,在沙漠边缘种植出耐旱的果树。随着产量激增,困扰各国多年的饥荒问题得到缓解,不同城邦间的贸易也因粮食盈余而更加繁荣。
然而,王童心的研究并未止步。他发现,每当月球进入特定月相,这些改良植物的发光频率就会加快,而地脉监测网显示,此时地下的震动也会增强。更诡异的是,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人体穴位图上,他偶然发现某些重要穴位的分布,竟与试验田的布局暗合。
天地人,本为一体。王童心在给各国学者的信中写道,我们在植物中看到的,或许正是天地运行的密码。就在他准备深入研究这种关联时,八阵司传来紧急消息:西域某城邦的试验田里,一株变异的胡麻突然长出了类似星图的花纹,而这些花纹,与月球陨石坑内的几何图案如出一辙。
夜幕降临,王童心站在观星台上,望着明月。琉璃果在他手中微微发烫,那些尚未解开的谜题,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指引着人类文明不断探索的脚步。他知道,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篇,而人类与天地自然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