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 天工造物

换源:

  殖民飞船掠过月球背面的阴影区时,船舱内的青铜罗盘突然集体倒转。王童心扶住剧烈摇晃的舱壁,目光被舷窗外闪过的幽蓝光芒吸引——那是座半掩在陨石坑中的金字塔形建筑,表面的玄武岩砖缝里,渗出的液体在真空环境中凝成悬浮的珠链,竟与星舰AI觉醒时的蓝光如出一辙。

下降!王童心的指令刚出口,玛雅祭司的树皮卷突然无风自动,泛黄的叶片上浮现出新的共文:寻根问源,莫惧深渊。飞船缓缓着陆,陈三叔挥舞火把探路,火苗在接近建筑时诡异地偏向东南,照亮门楣上的浮雕——手持规尺的巨人正在雕刻齿轮,脚下踩着螺旋上升的阶梯。

西域巫师突然捂住胸口:这里...有活物的气息。话音未落,地面传来沉闷的震动,十二尊青铜雕像从月壤中升起,每尊都握着不同的古老器物:中原的浑天仪、希腊的阿基米德螺杆、波斯的星盘。王童心注意到雕像基座刻着《考工记》中的榫卯图解,却又暗含玛雅历法的循环符号。

挖掘工作在忐忑中展开。阿拉伯工匠用浸过月露的毛刷清理墙面,剥落的石皮之下,竟露出细密的电路状纹路;希腊学者测量建筑比例,惊觉长宽高符合黄金分割的无限数列。当中原博士将洛阳铲探入地砖缝隙,带出的不是月壤,而是某种银白色的膏状物,接触空气后迅速硬化成透明晶体。

这是...记忆载体。波斯占星师将晶体置于月光下,内部浮现出流动的画面:上古工匠们用青铜工具组装精密器械,他们的语言既像共文,又带着各国古音的韵律。画面突然剧烈扭曲,最后定格在一座巨大的齿轮装置,其复杂程度远超基地现存的任何机械。

仿制工作遭遇重重困境。中原匠人打造的青铜齿轮总是在运转时崩裂,希腊学者设计的轴承无法承受月球昼夜温差,阿拉伯工匠调配的润滑剂在真空环境中瞬间挥发。第七日深夜,王童心在工具房发现孙驼子蜷缩在角落,老人捧着本烧焦的《梦溪笔谈》喃喃自语:古法冶铁...要借天时

这句话如惊雷般点醒众人。当新一轮月潮升起,各国工匠依循古法:中原人在月昼最盛时开炉,希腊人借陨石坠落的冲击力锻造,波斯人用星象定位淬火时机。当第一组完整的齿轮组组装完毕,水晶植物突然发出蜂鸣,藤蔓在空中编织出与记忆晶体中相同的装置结构图。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复刻核心部件时,青铜雕像突然集体转向,手中器物对准仿制工坊。西域巫师的法杖顶端泛起红光:它们在警告...我们触碰了禁忌!王童心望着雕像眼中闪烁的幽光,想起龟甲上取我骨血,还你生机的训诫,毅然将自己调制的琥珀液体泼向装置底座。

轰然巨响中,尘封万年的机械开始运转。齿轮咬合的节奏与中原编钟的宫商角徵羽完美契合,希腊学者设计的传动装置将月光转化为动能,波斯星盘的指针准确指向织女星方向。最惊人的是,装置顶部升起的透明半球内,无数细小的青铜片自动排列组合,最终形成类似地球计算机二进制的运算模型。

这就是...上古的天工之心。王童心抚摸着仍在发热的机械,突然发现装置侧面的共文正在重组,最终显露出《周易》中的太极生两仪。更诡异的是,当他将从地球带来的《九章算术》置于装置上,青铜片竟自动演算书中未记载的高阶方程。

返程时,飞船货舱多了座缩小版的天工之心。当它与殖民飞船的青铜齿轮组相连,船帆上的星图开始实时更新,丝绸经纬间渗出的银光,将船员们的影子投射在舱壁,竟与上古浮雕中的工匠姿态重叠。王童心望着逐渐远去的金字塔,突然明白:所谓科技的尽头,或许正是古人早已参透的天人合一之道。而月球深处,还有多少这样的文明密码,等待着人类以敬畏之心去解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