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飞船的青铜钟敲响第七下时,王童心正对着舱壁上新显现的共文蹙眉。那些由藤蔓荧光勾勒出的文字,在月光下忽明忽暗,与破译的人类DNA密码产生奇异共鸣。突然,整艘飞船剧烈摇晃,船帆上的星图竟如活物般扭动,最终拼出三个硕大的共文——访客将至。
消息传开,飞船陷入慌乱。西域巫师将骆驼骨撒满甲板占卜凶吉,卦象却全部支离破碎;中原博士反复推演《易经》,得到的卦辞皆是见险而止;希腊学者架起青铜望远镜,在观测到的星域中发现无数光点,如流星群般朝着飞船疾驰而来。
它们的轨迹...和我们从月球金字塔获得的星图完全吻合。阿拉伯占星师的声音颤抖着,他手中的星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停在织女星方向,这些访客...或许正是上古管理者的后裔。王童心握紧腰间的青铜罗盘,想起龟甲上以和为贵的训诫,心中已有定计。
筹备会议在浑天仪残骸旁召开。各国代表各执一词:中原士大夫主张以礼相待,依照《周礼》准备迎宾仪式;西域商人提议用丝绸香料换取和平;希腊学者则设计青铜弩机,以防不测。王童心将从月球带回的龟甲、树皮卷、青铜齿轮摆在中央,沉声道:上古文明留给我们的,不是对抗的武器,而是对话的智慧。
在他的主导下,众人开始制定与外星文明接触的准则。中原匠人打造刻有《礼记》名句的青铜礼器,希腊数学家设计精确的距离测算装置,波斯诗人撰写赞颂和平的诗篇。当玛雅祭司将树皮卷上的古老咒语融入礼仪流程,培育舱的藤蔓突然集体发光,在空中编织出类似公约条文的图案。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危机悄然降临。某日清晨,船员发现船帆上出现神秘灼烧痕迹,形如爪印。更可怕的是,船舱内的天工之心装置开始不受控制地运转,青铜片投射出战争场景:巨大的星舰发射着火焰般的武器,所到之处星球化为齑粉。
这是警告!西域巫师脸色煞白,若我们准备不当,必将重蹈覆辙。陈三叔握紧斧头,提议提前发动攻击,却被王童心制止。他望着舱外逐渐清晰的光点,突然想起破译的DNA密码中,有段序列与和平鸽展翅的形态惊人相似——或许,生命的本质,本就向往着和谐共生。
转机出现在混血的波斯-希腊学者伊本身上。他在整理星图时,发现织女星方向的光点移动轨迹,竟暗合中原《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王童心据此重新调整计划:撤去所有攻击性器械,在飞船四周布置由琉璃果藤蔓编织的光带,播放用各国乐器合奏的和平乐章。
当外星飞船终于靠近,众人屏住呼吸。那是艘形如巨大贝壳的银色载体,表面流转着与共文同源的光纹。王童心带领代表团走出舱门,手中捧着刻满不同文明符号的青铜板——那是他们连夜赶制的星际公约草案,开篇第一句便是《道德经》中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外的是,外星飞船并未发动攻击,反而投射出全息影像:画面中,不同形态的外星生物围坐在一起,共同建设着某种发光的建筑。影像末尾,出现了与殖民飞船船帆上相同的星图,以及一串共文——愿以理解为舟,渡文明之海。
在双方的交流中,王童心震惊地发现,外星文明提供的公约条款,竟与他们拟定的内容多处重合。更诡异的是,其中某条关于禁止掠夺其他星球资源的规定,与地球文明尚未公开的《天工开物》补遗草案不谋而合。难道,这份星际公约的框架,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埋下伏笔?
当第一份星际公约签署完毕,殖民飞船与外星载体同时响起悠扬的乐声。培育舱的藤蔓疯狂生长,将两份公约编织成发光的纽带,连接起两艘飞船。王童心望着舷窗外璀璨的星河,忽然明白:所谓文明的进步,不在于征服与掠夺,而在于不同智慧间的理解与包容。而在浩瀚宇宙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文明,等待着以和平之名相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